華文網

“雙積分”近期將發佈實施 業內人士稱或2021年才進行考核

段思瑤 梁薇

8月已過,新能源汽車“雙積分”政策的出臺時間備受業內關注。


在9月9日開幕的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以下簡稱泰達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透露:“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制訂了‘雙積分’管理辦法,近期將發佈實施。”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也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政策已明確,在落實好現有政策的同時,將積極配合工信部等有關部門加快新能源積分交易市場化激勵和實施。”

這意味著,

在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後,“雙積分”政策將接棒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與此同時,有消息稱,“雙積分”政策本週五已完成部委會簽,可能下週一發佈。

一位參加了泰達論壇開幕前一日舉行的閉門會議的業內人士向NBD汽車表示:“本來‘雙積分’政策是要在本週五晚上發佈的,但因為一系列原因沒有發佈。”

而對於外界一直關心的“雙積分” 政策的相關考核內容,上述業內人士向NBD汽車透露,

“雖然,‘雙積分’政策近期將發佈,但真正實施考核可能要等到2021年。也就是說,如果企業2019年未達標,也可能並不會受到處罰,可以提前透支2020年的新能源積分”。

以一家年產97萬輛傳統汽車的車企為例,按照“雙積分”政策的要求,2018年,其新能源汽車積分需要7.76萬,按每輛純電動汽車積5.6分(以續航400km算)、每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積2分計算,2018年其必須要生產銷售1.39萬輛純電動車,

或3.88萬輛插電式混動車才能達標。

如該車企不能完成此要求,到2019年結算時,其可以提前預支2020年的積分,以滿足2019年的積分要求;這也意味著,到2020年,該車企要賣更多的新能源汽車以換取積分。

“政策之所以會這樣調整,從目前來看,國家還是想激勵企業去發展新能源汽車。”上述業內人士說。

不過,該業內人士也表示:“在正式的‘雙積分’政策出臺之前,任何的變動都有可能。”

一位接近政策制定的知情人士也曾向NBD汽車透露,

雖然政策將很快發佈實施,但並不意味著2018年就開始對不達標的企業進行懲罰。

一家新能源汽車發展較快的整車企業相關負責人在泰達論壇現場向NBD汽車坦言,“如果‘雙積分’政策能按期實施,會給企業帶來切實利好,但因徵求意見稿對積分的演算法和變動太過複雜,對企業有一定的影響”。

NBD汽車瞭解到,在去年9月第一次發佈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中,

新能源積分是根據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純電動續駛里程等技術指標確定。而與第一次發佈的徵求意見稿相比,今年6月由工信部起草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對新能源積分的演算法則較複雜,不僅將續航里程作為指標,同時也將整車整備品質納入其中。

隨著“雙積分”政策實施在即,車企方面也是動作頻頻。

從去年“雙積分”政策提出到現在,為進行有效應對,國內外車企可謂費勁腦筋,紛紛加快新能源汽車領域佈局。在此背景下,部分國內發展新能源汽車較早的車企已然成為“香餑餑”,頻頻遭遇“搶親”,比如長城與禦捷合作、福特擬牽手眾泰。

雖然,新能源汽車已然成為行業發展的大方向,但國內車企還缺少正向研發的純電動平臺,動力電池尚未取得革命性突破,先進感測器關鍵部件的研發剛剛起步,整車輕量化、智能化仍有待進一步提升,政策如何引導車企進行此方面的發展是業內關注的另一個焦點。

對此,一位參加泰達論壇的業內專家認為,在新能源汽車“後補貼時代”,“雙積分”政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激勵政策出爐。

隨著“雙積分”政策實施在即,車企方面也是動作頻頻。

從去年“雙積分”政策提出到現在,為進行有效應對,國內外車企可謂費勁腦筋,紛紛加快新能源汽車領域佈局。在此背景下,部分國內發展新能源汽車較早的車企已然成為“香餑餑”,頻頻遭遇“搶親”,比如長城與禦捷合作、福特擬牽手眾泰。

雖然,新能源汽車已然成為行業發展的大方向,但國內車企還缺少正向研發的純電動平臺,動力電池尚未取得革命性突破,先進感測器關鍵部件的研發剛剛起步,整車輕量化、智能化仍有待進一步提升,政策如何引導車企進行此方面的發展是業內關注的另一個焦點。

對此,一位參加泰達論壇的業內專家認為,在新能源汽車“後補貼時代”,“雙積分”政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激勵政策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