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民間故事說的“鬼打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在農村,有的人晚上在外面走路或者大白天的進山,會發現自己總在一個圈子裡轉來轉去,無論怎麼走都走不出去。其實,人在這個時候就是迷路了!但這所謂的迷路與一般人在陌生的地方迷路不同,

“鬼打牆”是說 人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卻還會迷路。

遇到鬼打牆的時候,人都會迷失方向,換句話說就是迷路了。此時,人的眼睛和大腦的修正功能出現故障,記憶混亂甚至不存在相關的記憶。或者來自大腦的修正判斷是錯誤的、假的、混亂的,

你感覺你在按照直線走,其實那個時候人是由自己的本能在支配,所以走出的路線必然是圓圈。

在農村,經常有人在固定的地方,比如墳場遇到鬼打牆,這一切都顯得如此的神秘。其實正因為這些地方的標誌物,更容易讓人產生混淆,人在判斷方向是很多都是依靠地面的標誌物,當然這些標誌物有時會造成假像,讓人的大腦產生錯誤的判斷。當遇到“鬼打牆”時,

你覺得自己仍然有方向感,其實那個時候你已經迷了路,你的大腦產生一些錯誤的資訊。當人迷路的時候,如果沒有停下來繼續走,那麼一定是出於本能的運動以至於走出一個圓圈。

那麼“鬼打牆”這種現象是如何造成的呢?

其實關於“鬼打牆”,生物學家已經有了明確的解釋。

有這樣一個實驗:把一隻野鴨的眼睛蒙上,再把它扔向天空,野鴨就開始飛,但如果是很開闊的天空,你會發現,野鴨飛的路線居然是一個“圓圈”!讀者不信可自己蒙上雙眼,在一片寬闊安全的地上憑藉著自己的直覺行走,記錄下來行走路線,最後你走的也是一個圓圈。

在生物學中,生物運動的本質是圓周運動。如果沒有目標,任何生物的本能運動都是圓周運動。

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不同生物的身體結構有細微的差別,比如鳥的翅膀,兩個翅膀的力量和肌肉的發達程度是有差別的。人的兩條腿的長短和力量也有差別,因此人邁出的步子的距離會有差別,比如左腿邁出的步子距離長,右腿邁出的步子距離短,

積累下來就是一個大的圓圈。就如同圓規畫圓一樣,其他生物也是遵循這一生物的本能。

世間萬物,其實都有一定的內在法則。其實,我國古代的很多風水術士在不斷的研究中,早就掌握了這一簡單的科學秘密,他們在建造帝王陵墓的時候,就是運用這個規律,人為的佈置一些地面標誌物,讓人很容易在此迷路,出現“鬼打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