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裡曾誕生“世界上最昂貴的民房”,現在村民卻再不敢動一塊磚!

曾經公眾熱議的遼寧綏中“最美野長城被砂漿抹平”事件已漸漸平息,

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什麼是野長城,也並不瞭解野長城默默散發的獨特魅力和價值所在,這也是當年長城沿線曾誕生過“世界上最昂貴的民房”的原因之一。

我國的萬里長城到底有多長,2012年6月國家文物局向公眾發佈,認定中國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

共計43721處,這是我國首次公佈歷代長城的資料。

我國最早被驢友們稱為"野長城"的地方,其實是保留了明長城的最原始形態,具有保護和開發的歷史價值。

野長城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指沒有被修葺過或者人為開發的長城,目前來講,由於資金、保護力度、保護人員等因素的限制,我國的大部分長城已被風雨腐蝕和人為破壞。

長城雄偉挺拔、綿亙蜿蜒,

據統計,如八達嶺、居庸關、慕田峪等景區裡一樣的經過人工修繕的,不到整個長城的10%,我國目前90%以上的長城,湮沒在無人問津的地方,它們在自然侵襲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老去。

過去,由於經濟上的窘迫,人們對野長城的價值沒有認識,加上無人管理,

促使長城沿線的村民們上山掏磚搞自家建設。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曾有個“長城村”,村裡所有民宅,甚至豬圈、廁所,都是用長城磚蓋起來的,那裡的房子被稱為“世界上最昂貴的民房”。

後來當地政府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制定了最為嚴格的保護措施,

這種事件已逐漸消失,村民再不敢動長城一塊磚。長城旅遊給沿線村民帶來的經濟收入,也讓他們意識到保護長城的重要性,並自發擔當起長城的守護者。

比起那些修繕好的長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原汁原味的野長城的味道,蜿蜒于河北省遷安市境內的近百里野長城,就給當地旅遊資源注入了新的活力。——文中所有圖片拍攝于河北省遷安市白羊峪長城旅遊區及徐流口長城。

就給當地旅遊資源注入了新的活力。——文中所有圖片拍攝于河北省遷安市白羊峪長城旅遊區及徐流口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