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經培訓就上崗,不合格的爸爸媽媽有這些症狀,你中招了麼?

因為昨日寫了文章《不適合帶孩子的幾種老人,你家老人中標了麼?》很多讀者留言,反應熱烈。但是其中一小部分人認為,這篇文章肯定是站在小輩的立場所寫,頗有指責老人之嫌疑。

所以,筆者決定,仔細思考這些年嬰幼兒行業的從業經驗,總結一些不合格的爸爸媽媽的特點,看看您是否中招?

第一,懶惰的爸爸媽媽

有些媽媽超級懶惰,孩子八點上課,最遲7點30起床,媽媽硬是睡到7點20,匆匆忙忙起床收拾漱洗出門。隨便在街上的小攤小販處買個包子豆漿湊合著送孩子上學自己上班。

其實,如果早起半個小時,放點音樂,做一份溫馨的早餐,搭配上水果和牛奶,孩子營養豐富,美好的一天也從豐盛的早餐開始了。豈不更好?

孩子斷奶後,添加輔食階段,雖然很多母嬰店裡有各種各樣的輔食。但是,如果媽媽閒暇之余,抽空做一些果泥、菜泥、米糊、麵條、各類粥等,是不是更有意義呢?吃的放心,做得美味。

但是,

現實生活中,有部分媽媽太懶了。女人生孩子做母親,第一要素就是要勤快。很多時候,母愛從媽媽的飯菜開始,不是麼?

第二,不思進取的媽媽

部分媽媽全職在家帶孩子,除了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其餘時間幾乎都是在看無聊電視劇、刷手機螢幕。在家裡整整呆了好幾年,除了年齡增大皺紋增加外,腹中才華絲毫沒有添加,甚至早已荒蕪。對整個世界除了娛樂八卦和東家西家長短外,

幾乎無任何認知。

孩子帶到上了幼稚園,想自己找份工作,忽然發現自己與這個世界的差距,好像要穿越的感覺。

第三,自私的爸爸媽媽

每天一下班或者一有空閒,要麼逛街約吃飯,要麼搓麻將,要麼KTV,總之很忙很累沒有空閒陪孩子,但是卻中了我要做超級“娛樂辣媽”的癮。

鄰居自從婆婆來了後,每天下班就去打麻將。因為老公天天在外面應酬沒時間,索性自己也沒有時間算了。這對夫妻經常在棋牌室聚會,老公在二樓,老婆在一樓。反正誰都忙,都忙著應酬娛樂。

或者一下班和孩子沒有說幾句話,要麼看電視聚精會神,要麼聊天聊得熱火朝天。

第四,對育兒知識無任何經驗且不學習的爸爸媽媽

一天,一媽媽帶著孩子到母嬰店裡逛著玩。

育嬰師發現這個孩子很奇怪,看起來有一周歲孩子的身高,孩子的胸口鼓起來一大塊。育嬰師問這個孩子的媽媽,寶寶多大了?媽媽說三周歲過一點。而這個孩子看起來才一周歲左右的樣子,胸前的骨頭已經高聳,孩子已經表現出了明顯的佝僂病。育嬰師提醒孩子媽媽,寶寶的情況建議去醫院看看。一般家長聽到建議後會立刻前去。然而,這位媽媽說,孩子奶奶說了,孩子爸爸小時候也是這樣。

醉了,罷了。遇到這樣的媽媽,如何是好?

第五,喜歡動粗的爸爸媽媽

特別喜歡暴力教育,動不動就發火揍孩子,隨手拍、隨手打、隨腳踢。好像一天不發火,太陽不落山。

凡爸爸特別喜歡揍孩子,動不動就揍,特別容易發火。有一天孩子放學,老師告訴凡爸爸孩子上課不注意聽講,凡爸爸一聽,一個耳光打上去,差點把孩子打得失聰。

暴力的父母,給孩子的內心帶來的是深深的恐懼感和不安全,壓迫孩子,讓孩子難過、悲傷、自尊心嚴重受挫,也會影響成年後孩子的心理和對下一代的養育方式。

第六:習慣語言暴力傷害的爸爸媽媽

經常對孩子竭斯底裡地說一些難聽的不堪入耳的氣話,比如:你怎麼這麼笨?你真是蠢到家了?你就像傻瓜一樣,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會做錯?你是豬啊.......總之,特別難聽的話。

第七:情感冷漠型的爸爸媽媽

很少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交流,如果孩子犯了錯或者因為某些原因父母對孩子不滿意或者認可,這類父母會一段時間故意不和孩子說話,漠視孩子的需求和期望,用這種方式懲罰孩子。俗稱冷暴力。這種暴力對孩子的傷害看起來沒有直接動粗明顯,但是傷害同樣很大。孩子畢竟是孩子,她們的心智情感水準接納不了。

第八,怨婦媽媽

一天到黑,抱怨老的,小的,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翻來覆去地說,滿滿的負能量和負面情緒。小到孩子把衣服弄髒了,大到老公哪一天遲到回家了。嘮叨和埋冤絕對是一對難兄難弟,兩個人捆綁在一起,直到把聽者逼瘋為止。

第九,喜歡比較型的虛榮媽媽

這類媽媽的口頭禪是,你看看誰,又得獎了。你看看某某,又考級了。你看看誰,又是第一名......然後,轉頭就對孩子說,你再看看你自己,什麼時候能像她一樣如何如何?我相信每個孩子聽到這樣的嘮叨都恨不得捂緊自己的耳朵想撞牆。這類媽媽,簡直是五星級的摧毀大師。

第十,不會經營婚姻的爸爸媽媽

一點點事情,當著孩子的面,整得雞飛狗跳,一地雞毛。動不動家庭大戰、婆媳大戰、離婚鬧劇的家庭,孩子能安心麼?

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所謂婚姻的種種艱難與坎坷,但是,說到底,人就是在矛盾中糾結生活。甲有甲的不足,乙有乙的苦衷,所謂百年修得同船渡,也要講究掌舵人的方向和撐船人的技巧。如果可能,給孩子完整的愛。如果不可能,教會孩子如何面對不完整的愛。而不是,支離破碎的婚姻,帶給孩子傷痕累累的成長苦難。

第十一,吹毛求疵不尊重長輩的爸爸媽媽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因為婆媳關係,因為岳父岳母與女婿的關係,無論何種關係,坐下來慢慢溝通。切忌當著孩子的面,大呼小叫,強詞奪理,不要讓孩子過早地看到恨與醜惡的東西,另外無論成人之間有任何成見,一定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說彼此的惡。

觀察生活所寫,歡迎補充與評論。謝謝關注!

孩子奶奶說了,孩子爸爸小時候也是這樣。

醉了,罷了。遇到這樣的媽媽,如何是好?

第五,喜歡動粗的爸爸媽媽

特別喜歡暴力教育,動不動就發火揍孩子,隨手拍、隨手打、隨腳踢。好像一天不發火,太陽不落山。

凡爸爸特別喜歡揍孩子,動不動就揍,特別容易發火。有一天孩子放學,老師告訴凡爸爸孩子上課不注意聽講,凡爸爸一聽,一個耳光打上去,差點把孩子打得失聰。

暴力的父母,給孩子的內心帶來的是深深的恐懼感和不安全,壓迫孩子,讓孩子難過、悲傷、自尊心嚴重受挫,也會影響成年後孩子的心理和對下一代的養育方式。

第六:習慣語言暴力傷害的爸爸媽媽

經常對孩子竭斯底裡地說一些難聽的不堪入耳的氣話,比如:你怎麼這麼笨?你真是蠢到家了?你就像傻瓜一樣,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會做錯?你是豬啊.......總之,特別難聽的話。

第七:情感冷漠型的爸爸媽媽

很少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交流,如果孩子犯了錯或者因為某些原因父母對孩子不滿意或者認可,這類父母會一段時間故意不和孩子說話,漠視孩子的需求和期望,用這種方式懲罰孩子。俗稱冷暴力。這種暴力對孩子的傷害看起來沒有直接動粗明顯,但是傷害同樣很大。孩子畢竟是孩子,她們的心智情感水準接納不了。

第八,怨婦媽媽

一天到黑,抱怨老的,小的,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翻來覆去地說,滿滿的負能量和負面情緒。小到孩子把衣服弄髒了,大到老公哪一天遲到回家了。嘮叨和埋冤絕對是一對難兄難弟,兩個人捆綁在一起,直到把聽者逼瘋為止。

第九,喜歡比較型的虛榮媽媽

這類媽媽的口頭禪是,你看看誰,又得獎了。你看看某某,又考級了。你看看誰,又是第一名......然後,轉頭就對孩子說,你再看看你自己,什麼時候能像她一樣如何如何?我相信每個孩子聽到這樣的嘮叨都恨不得捂緊自己的耳朵想撞牆。這類媽媽,簡直是五星級的摧毀大師。

第十,不會經營婚姻的爸爸媽媽

一點點事情,當著孩子的面,整得雞飛狗跳,一地雞毛。動不動家庭大戰、婆媳大戰、離婚鬧劇的家庭,孩子能安心麼?

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所謂婚姻的種種艱難與坎坷,但是,說到底,人就是在矛盾中糾結生活。甲有甲的不足,乙有乙的苦衷,所謂百年修得同船渡,也要講究掌舵人的方向和撐船人的技巧。如果可能,給孩子完整的愛。如果不可能,教會孩子如何面對不完整的愛。而不是,支離破碎的婚姻,帶給孩子傷痕累累的成長苦難。

第十一,吹毛求疵不尊重長輩的爸爸媽媽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因為婆媳關係,因為岳父岳母與女婿的關係,無論何種關係,坐下來慢慢溝通。切忌當著孩子的面,大呼小叫,強詞奪理,不要讓孩子過早地看到恨與醜惡的東西,另外無論成人之間有任何成見,一定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說彼此的惡。

觀察生活所寫,歡迎補充與評論。謝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