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鳳求凰——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究竟是不是司馬相如的精心騙局

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約前179年—前117年),字長卿,是西漢大辭賦家。

漢族,四川蓬州(今南充蓬安)人,一說成都人。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後人稱之為賦聖。

卓文君

卓文君(西元前175年—西元前121年),原名文後,西漢時期蜀郡臨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人,漢代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為蜀郡臨邛的冶鐵鉅賈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卓文君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頭吟》,詩中“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堪稱經典佳句。

魯迅的《漢文學史綱要》中還把二人放在一個專節里加以評述,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司馬相如善鼓琴,其所用琴名為“綠綺”,西漢景帝時梁王所贈,是名噪一時的古琴,其名流傳至今,甚至在文學作品中成了古琴的別稱。

鳳求凰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私奔的故事,長期以來膾炙人口,傳為佳話。據《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他人京師、梁國宦遊歸蜀,

應好友臨邛(今四川邛崍)令王吉之邀,前往作客。當地頭號富翁卓王孫之女卓文君才貌雙全,精通音樂,青年寡居。一次,卓王孫舉行數百人的盛大宴會,王吉與相如均以貴賓身份應邀參加。席間,王吉介紹司馬相如精通琴藝,眾人說:“聽說您‘綠綺’彈得極好,請操一曲,讓我輩一飽耳福。”相如就當眾以“綠綺”彈了兩首琴曲,意欲以此挑動文君。“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
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但是卓文君一到司馬相如家才知道他家一貧如洗,生活逐漸拮据,司馬相如只好賣了房子與卓文君一起回到了臨邛,開起了酒店,最後由卓王孫救濟才慢慢好起來。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

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講壇》開講《司馬相如“鳳求凰”:欺騙世人兩千多年的愛情神話》,引起一場軒然大波。據王教授所言,司馬相如對卓文君是先劫色後劫財,琴挑是別有居心的,後來還情變,喜歡上了別的女子。說得直接點,是風流文人在勾引多情寡婦,一個決非君子,另一個也不肯做淑女,雙方一拍即合。所謂的“文君夜奔”其實是一場陰謀,更不是才子佳人相識于落難時,相濡以沫於困厄間的真情。這非但不是愛情神話,其中更是隱藏著卓文君的無數辛酸淚。

相濡以沫於困厄間的真情。這非但不是愛情神話,其中更是隱藏著卓文君的無數辛酸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