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又到了吃草莓的季節,但是草莓招誰惹誰了?

小獅弟 糧策新農業論壇

4月,又到了吃草莓的季節,關於草莓的各種“友情提醒”也在流行:“特別大的打了膨大劑,不能吃”、“畸形的是打了激素,不能吃”、“顏色太紅的染過色,不能吃”、“白屁股的滿肚子激素,

不能吃”……這些是真的嗎?吃個草莓可真夠糾結的。其實,這些基本都是謠言,想吃草莓儘管吃吧。

大個草莓:膨大劑助長,我冤!

謠言:每家水果攤點的草莓分大個兒和小個兒草莓,價格從10元一斤到20元一斤不等,個頭較大的草莓像雞蛋一樣,

一般比小的貴上3、4元錢。草莓個頭大,無疑吃起來爽。但有人說,太大的草莓不能吃,打過膨大劑的。是真的嗎?

真相:說個大的草莓是膨大劑的產物,大個草莓可要“擊鼓喊冤”了。一直以來,“膨大劑”是草莓被質疑的關鍵字,但其實在草莓種植中是禁止使用的。每個草莓都像人一樣,能自己分泌生長荷爾蒙激素,不需要膨大劑“助長”。草莓種植戶表示,改變種植方法就可以讓草莓變大,

比如一個草莓苗本來可以結7、8個果子,通過掐掉2、3個,這樣被保留的果子就會吸收更多的營養成分,所以就會大一些。 此外,農戶在草莓的生長期間注重肥料的施加,尤其是後期如果用豆餅、玉米杆等有機肥來保持土壤的有機質含量,也會讓草莓果實既個兒大,也能保持質優。

畸形草莓:我醜≠打激素

謠言:每個草莓都長得不一樣,人們總是喜歡那些顏色鮮紅、形狀堅挺飽滿的“完美”草莓,而嫌棄一些奇形怪狀的“醜”草莓。這些“醜”草莓被懷疑打了激素。

真相:作出這一推理的朋友真是腦洞大開。其實,畸形草莓多數是授粉不足造成的,而造成授粉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昆蟲、低溫及環境等因素。畸形草莓主要影響的是美觀,

與激素真沒啥關係。種植草莓的農戶表示,給草莓注射激素,是得不償失的。注射激素後,草莓的體積雖然變大了,但細胞密度疏鬆,捏在手上軟綿綿的,儲運性很差,放一夜就全部打蔫,虧本都賣不出。

掉色草莓:掉的是天然色素

謠言:愛吃草莓的人應該有這樣的經歷,

買草莓回家後用淡鹽水清洗草莓。之後,拿草莓的手指被染得發紅,而剩下的草莓表面也泛白了,跟清洗之前的鮮紅差距太大。難不成買到了染色草莓?

真相:事實上,草莓根本不適宜染色,如果染色的話就需要用水和染色劑,這樣草莓就會爛得很快。草莓本身就是紅色的,榨出來的汁也是紅色的,存放時間稍長的草莓拿在手上就會導致手指變紅,如果草莓破碎了,放入水中一會也會使水變紅。在吃完草莓之後,盛放草莓的碗底會有一層淡紅色積水,這都是草莓自身的天然色素。

白屁股草莓:人家只是發育慢一點而已

謠言:有些草莓尖部紅豔欲滴,基部卻顯得蒼白。有些人管這樣的草莓叫“白屁股”,由於與果實前端的紅色形成鮮明對比,也被貼上了激素過量的標籤。

真相:草莓的發色過程實際上是光與內源激素兩者共同作用完成的。草莓膨大到一定程度時,乙烯開始產生,並在光刺激下累積花青素,於是草莓就從淡綠色轉變為紅色。通常來說,草莓越靠近尖端發育時間越長、累積花青素越多,因此草莓的發色過程是從尖端向後逐漸進行的。早春在大棚內生產的草莓,由於受光照較弱等影響,發色過程偏慢,果實較大的草莓品種,果實基部發色更為推遲。如果等到整個草莓都變紅,果實頂端其實已過熟,可能會導致整個果實黴變。因此果農一般不等果實完全變紅就開始採摘,這時大個草莓的基部大多是發白的。

幾乎每年這個時候,網上都會傳出很多有關草莓的謠言。筆者始終理解不了,為什麼好吃又漂亮的草莓會成為眾矢之的?難不成是其他水果的惡意報復?

草莓被謠言包圍,最慘的是那些草莓種植戶和經營戶。筆者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每一個草莓和每一粒米一樣,都是辛勤勞動的產物。讓謠言遠離草莓,還果農一個清白。

本期核心亮點

農業品牌專家實戰分享:農業品牌如何創建、農業電商如何運營、農業模式如何構建。

農企業家成功案例分享:新的時代下企業是如何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小到大的跨越式發展。

專家一對一:農業資深專家面對面輔導,梳理企業運營模式,明確發展方向,為農企答疑解惑!

一次報名、終身學習:每期課程都會更新,後期開班,前期學員還可繼續學習,保證學員學到位實現企業需求。

報名方式 零壹零-捌伍伍壹捌伍捌壹 和 活動具體詳情點擊下方"連結"

http://www.hdb.com/party/te20u.html

放入水中一會也會使水變紅。在吃完草莓之後,盛放草莓的碗底會有一層淡紅色積水,這都是草莓自身的天然色素。

白屁股草莓:人家只是發育慢一點而已

謠言:有些草莓尖部紅豔欲滴,基部卻顯得蒼白。有些人管這樣的草莓叫“白屁股”,由於與果實前端的紅色形成鮮明對比,也被貼上了激素過量的標籤。

真相:草莓的發色過程實際上是光與內源激素兩者共同作用完成的。草莓膨大到一定程度時,乙烯開始產生,並在光刺激下累積花青素,於是草莓就從淡綠色轉變為紅色。通常來說,草莓越靠近尖端發育時間越長、累積花青素越多,因此草莓的發色過程是從尖端向後逐漸進行的。早春在大棚內生產的草莓,由於受光照較弱等影響,發色過程偏慢,果實較大的草莓品種,果實基部發色更為推遲。如果等到整個草莓都變紅,果實頂端其實已過熟,可能會導致整個果實黴變。因此果農一般不等果實完全變紅就開始採摘,這時大個草莓的基部大多是發白的。

幾乎每年這個時候,網上都會傳出很多有關草莓的謠言。筆者始終理解不了,為什麼好吃又漂亮的草莓會成為眾矢之的?難不成是其他水果的惡意報復?

草莓被謠言包圍,最慘的是那些草莓種植戶和經營戶。筆者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每一個草莓和每一粒米一樣,都是辛勤勞動的產物。讓謠言遠離草莓,還果農一個清白。

本期核心亮點

農業品牌專家實戰分享:農業品牌如何創建、農業電商如何運營、農業模式如何構建。

農企業家成功案例分享:新的時代下企業是如何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小到大的跨越式發展。

專家一對一:農業資深專家面對面輔導,梳理企業運營模式,明確發展方向,為農企答疑解惑!

一次報名、終身學習:每期課程都會更新,後期開班,前期學員還可繼續學習,保證學員學到位實現企業需求。

報名方式 零壹零-捌伍伍壹捌伍捌壹 和 活動具體詳情點擊下方"連結"

http://www.hdb.com/party/te20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