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產學跨界就是這麼任性!達闥科技CEO黃曉慶擔任華科大電信學院院長

雷鋒網AI科技評論:9月1日消息,達闥科技創始人兼CEO黃曉慶接受華中科技大學邀請出任華中科技大學電子資訊與通信學院院長一職,同時仍將繼續擔任達闥科技的CEO。

黃曉慶在任職演講上表示:學校負責培養人才,企業對接使用人才,我覺得自己可以結合雙方需求,幫助學校更有效地把控人才培養,為企業輸送最優秀的人才,從而打開校企雙贏的新局面。同時提出了他的“三個夢”。他說:“第一,是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

需要全國人民一起努力去實現這個夢。第二,是科學夢,我們在資訊產業,甚至整個科技領域,都會面臨即將到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而最後一個夢就是我們華科大人的夢,這個夢就是把母校建成為一個創新創業、成就企業家的中國的斯坦福。”

翻看黃曉慶的履歷:

1982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獲電子工程學士學位。1984年畢業于伊力諾依州立大學,獲電子工程與電腦科學碩士學位。

現任全球首家智慧型機器人運營公司達闥科技公司董事長兼CEO,全球通信及創新技術權威,國家首批“千人計畫”特聘專家。曾創立UT斯達康公司、WACOS軟交換系統公司,並曾擔任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院長、美國UT斯達康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CTO等職。

從履歷不難看出黃曉慶在移動通信技術上有非常深厚的技術積累。在去年雷鋒網舉辦“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 2016)”上,黃曉慶也詳細介紹了他所創立的達闥科技的未來願景。

達闥科技致力於打造全球首家雲端智慧型機器人平臺,採用雲、網、端相結合、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相融合的技術,構建雲端機器人大腦(HARI),高速、安全、全球覆蓋的機器人神經網路(VBN)以及服務型機器人本體,並以三者為基礎,組成能支援百萬規模終端的雲端智慧平臺。

以上願景通俗來講就是把機器人的大腦放到雲端,然後用神經網路接到一個機器人的身體上。

做通信技術出身的他很自然地就將機器人神經網路聯繫到移動通信網路。

黃曉慶曾在在多個公共場合說過:達闥科技的目標是在2025年實現家庭保姆機器人,不過也表示這一目標十分宏觀,所以要先研究機器人的大腦及神經網路,搭建安全可靠的雲計算基礎設施。此次涉足學術界,想必也是為了加快培養這方面的技術人才。

提到這次雙方結合,

有國家政策背景的支持,也有華科大對電信學院做了深化改革的原因。黃曉慶從中看到了母校對教育改革的決心,再加上對母校有著天然的感激、感恩之情,最終作出了這次跨界之舉。

提出學研產用模式

人工智慧領域近幾年發展迅猛,行業頂尖技術人才供不應求。學研產用可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模式之一。黃曉慶表示將會帶動學院聚焦下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慧和服務機器人領域,將其作為學院研究和教學新的發展方向,真正將“教學、研究、生產與應用”融合創新,保持教育教學的基礎功能,加強專業性研究,將研究成果更快的推向社會,促進生產、落地應用。

人工智慧跨界選手有很多。比如人工智慧電腦視覺領域的翹楚、斯坦福大學終身副教授和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李飛飛同時也是穀歌雲首席科學家;斯坦福電腦系副教授同時也是“穀歌大腦”之父的吳恩達,曾擔任過百度首席科學家,負責人工智慧專案,離職後創立自己的第二家公司deeplearning.ai。國內的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山世光博士,擔任博導的同時創立了中科視拓。

以上這些都是從學術界跨界到產業界,且非常成功的例子。華中科技大學則是反其道而行,將擁有強大技術背景和對未來有很好感知力的黃曉慶引入學界。對於華科來說,這是回應國家教育深化改革的首次實踐,而對於黃曉慶來言,同樣是一次不小的挑戰。

雷鋒網

將其作為學院研究和教學新的發展方向,真正將“教學、研究、生產與應用”融合創新,保持教育教學的基礎功能,加強專業性研究,將研究成果更快的推向社會,促進生產、落地應用。

人工智慧跨界選手有很多。比如人工智慧電腦視覺領域的翹楚、斯坦福大學終身副教授和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李飛飛同時也是穀歌雲首席科學家;斯坦福電腦系副教授同時也是“穀歌大腦”之父的吳恩達,曾擔任過百度首席科學家,負責人工智慧專案,離職後創立自己的第二家公司deeplearning.ai。國內的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山世光博士,擔任博導的同時創立了中科視拓。

以上這些都是從學術界跨界到產業界,且非常成功的例子。華中科技大學則是反其道而行,將擁有強大技術背景和對未來有很好感知力的黃曉慶引入學界。對於華科來說,這是回應國家教育深化改革的首次實踐,而對於黃曉慶來言,同樣是一次不小的挑戰。

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