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騎行日記|九寨行:從若爾蓋草原到川主寺鎮,沿途盛開格桑花

作者:晨鐘

攝影:晨鐘

天剛剛亮,樓下就響起陣陣越野摩托的轟鳴,

是那幫騎摩托上青海的驢友出發了。我們也被吵醒,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出發。

街上一家早餐店開門了,不一會就擠滿了人,忙的老闆、店小二不可開交。說來這的早餐還是挺貴的,我們每人喝一碗稀飯、吃一個花卷、就一碟榨菜,花了8元錢。

7:30分,我們與四川的車友一道浩浩蕩蕩出發了,213國道畢竟平坦,縱然是緩上坡,騎行的感覺也不一樣,大家好像憋了一股子勁,撒開丫子你追我趕瘋狂起來,

有一段我們暗中較勁,速度達到36公里,把四川的大部分車友甩得不見蹤影。

這些日子穿過了三個大草原,今天又進入四川的若爾蓋濕地,一路景色大同小異,視覺也都疲勞了,無心過多地停下來拍照。在花湖風景區,由於門票太貴,一張70元,四川的車友和我們誰都沒有心思進去看,遠遠眺望,景色和尕海差不多,於是大家只稍作休息就繼續出發了。

路兩邊也奇怪了,居然盛開著紫色的連綿不斷的格桑花,與青青的草原,潔白的羊群、威猛的犛牛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引過往遊客紛紛頓足觀看、拍攝。格桑花,高原最美麗的花,阿壩人民把“紮西德勒”播撒,以這樣的方式夾道歡迎遠方的貴客。

也許是若爾蓋草原海拔較低,

嗜血如命的蚊子成群結隊,我們到來豈能放過。我停下車子剛拍了幾張日爾郎山雄姿,感覺肩膀一整癢痛,才發現身上爬滿了長腿黑蚊子,我趕緊騎上車子逃避,就這樣幾個蚊子還叮在後背誓不甘休。尤其是穿過日爾郎山隧道,氣溫明顯潮熱起來,蚊子更是囂張,剛停下休息一會,給車子鏈條加點油,蚊子就肆無忌憚地撲了上來,曉明一邊加油一邊驅趕蚊子,
居然把寶貴的半瓶油灑在褲子上。

翻過日爾郎山,一路下坡,我們幾個人越騎越舒暢,12點整就沖進了若爾蓋縣。三個四川的車友等他們的大部隊,我們找了個飯館進午餐、休息。

若爾蓋縣沒有什麼可遊玩的,耗在這裡半天覺得冤枉,但到下一站又相隔140公里,如果是漢人區,這百十公里的路不在話下,七個多小時就可以拿下,可這是藏區,縱然路況很好,基本都是下坡,

心裡還是沒底。曉明建議乘車趕到川主寺,可以節省一天的時間,“人在他鄉”無異議,我去汽車站聯繫到川主寺的交通車,沒有合適的快客,就聯繫了一輛麵包車,300元送我們到達目的地。

下午三點多,到達南下松番、北上九寨溝、東至黃龍、西達若爾蓋這個四通八達的川主寺鎮。這裡正大興土木,所有街道兩邊的建築都在裝修,一打聽才知道,政府撥了專項資金,要把這個旅遊交通要鎮復古。我們下榻郵電賓館,條件不錯,價格自然不菲。

川主寺依舊是藏傳佛教勝地,規模不大,佛法無邊,香火卻也旺盛,外面施工的噪音刺耳,大殿裡的喇嘛們全神貫注虔誠地誦讀經文。鎮上物價高得嚇人,西瓜到這漲到2塊錢一斤,酷愛吃西瓜的我和曉明直搖頭。鎮上漢人居多,藏民反而寥寥無幾,做生意的、旅遊的、加上建築施工人員,街道顯得狹窄擁擠,也由於正在改造,到處瓦礫成堆,塵土飛揚或泥漿飛濺。

到這裡,賓館開始不配備一次性洗漱用品,說是為了環保,熱水也定點供應,讓人感覺有點被宰的滋味。

晚飯我們還是四菜一湯,加了當地特色飲料——青稞啤酒,每聽六元,類似於米酒,酸不嘰嘰的,還挺有後勁,“人在他鄉”喝完就有點暈糊。

這裡正大興土木,所有街道兩邊的建築都在裝修,一打聽才知道,政府撥了專項資金,要把這個旅遊交通要鎮復古。我們下榻郵電賓館,條件不錯,價格自然不菲。

川主寺依舊是藏傳佛教勝地,規模不大,佛法無邊,香火卻也旺盛,外面施工的噪音刺耳,大殿裡的喇嘛們全神貫注虔誠地誦讀經文。鎮上物價高得嚇人,西瓜到這漲到2塊錢一斤,酷愛吃西瓜的我和曉明直搖頭。鎮上漢人居多,藏民反而寥寥無幾,做生意的、旅遊的、加上建築施工人員,街道顯得狹窄擁擠,也由於正在改造,到處瓦礫成堆,塵土飛揚或泥漿飛濺。

到這裡,賓館開始不配備一次性洗漱用品,說是為了環保,熱水也定點供應,讓人感覺有點被宰的滋味。

晚飯我們還是四菜一湯,加了當地特色飲料——青稞啤酒,每聽六元,類似於米酒,酸不嘰嘰的,還挺有後勁,“人在他鄉”喝完就有點暈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