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部在華工廠停產 北京現代:你們想多了!

近日,有外媒報導,韓國現代一名發言人在本週二(8月29日)表示,由於零部件供應中斷,已暫停其在中國全部4家工廠的生產。這篇報導稱,由於銷量劇烈下滑,現代與北汽在華合資企業——北京現代已無力向供應商支付報酬,

造成零部件供應商斷供的局面,工廠因此停產。

不過,北京現代很快就否認了這一消息,其表示在華工廠目前並沒有停產。8月30晚,北京汽車(1958.HK)連夜針對這一停產報導發佈澄清公告稱,“目前北京現代生產系統短暫波動已解決,

北京現代全部工廠均為正常生產經營狀態,本公司認為,上述短暫波動對本公司整體經營業績無重大不利影響。”

那麼真相到底是怎樣?

據瞭解,起因是8月21日,油箱供應商英瑞傑宣佈:停止向北京現代供貨!因為北京現代拖欠了英瑞傑1.11億元的貨款,

導致英瑞傑自身難保,周轉資金不足,最終不得不斷供,這是導致北京現代工廠全面停產的直接原因。

不過,筆者認為,根本原因還是北京現代銷量下跌,無法維繫支撐整個龐大供應鏈。

在今年年初,由於收到了各方面外界因素以及中國品牌整體向上的影響,現代起亞集團在華銷量已經呈現明顯的下滑趨勢,而導致了營業收入的下降。2017年上半年北京現代實現整車銷售30.1萬輛,同比下滑42.4%。8月29日北京汽車公佈2017年中期業績,儘管上半年集團實現收入同比增長36%,股東應占溢利卻直接砍半,

同比減少了59%至9.86億元。

北京現代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以價格較低而性價比頗高的優勢迅速成為車市中的重要一員。甚至一度創下了現代速度的高效成績。2012年發生的“釣魚島”事件使當時中國民間抵制日貨情緒高漲,不少消費者在購車的時候將目光瞄向了法系車和韓系車,

日本車企元氣大傷的同時也使北京現代當年的銷量大幅度上升,走上了其在中國市場佔有率10.08%的巔峰。這段時間可謂是北京現代的巔峰期。但是,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2017年初因為大家都知道的“國際政治原因”,使北京現代自年初開始銷量就在下滑,韓系車經此一擊,市場佔有率立馬呈現腰斬的局面。

不過,根據7月乘聯會資料,北京現代出現逆勢回升的狀態,經歷了4-6月三個月徘徊4萬輛以下銷量後,7月單月銷量再次提升至5萬輛,達到50015輛,環比6月增長42.7%。其中全新途勝、新名圖、領動三款主打車型的月銷量均突破1萬輛。

但距離全年80萬輛的銷售目標,北京現代的壓力仍然很大,7月的增長能否為北京現代開個好頭?讓這家歷經了銷量腰斬、停產風波的的企業稍稍好過點呢?還有待市場和時間的證明。

文/鄧黎

更多精彩內容請搜索微信訂閱號:車動力·大嘴說車——長按可複製:yuguo20141021

不過,根據7月乘聯會資料,北京現代出現逆勢回升的狀態,經歷了4-6月三個月徘徊4萬輛以下銷量後,7月單月銷量再次提升至5萬輛,達到50015輛,環比6月增長42.7%。其中全新途勝、新名圖、領動三款主打車型的月銷量均突破1萬輛。

但距離全年80萬輛的銷售目標,北京現代的壓力仍然很大,7月的增長能否為北京現代開個好頭?讓這家歷經了銷量腰斬、停產風波的的企業稍稍好過點呢?還有待市場和時間的證明。

文/鄧黎

更多精彩內容請搜索微信訂閱號:車動力·大嘴說車——長按可複製:yuguo201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