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總是說謊,家長應對準備哪些妙招應對?

各位家長,當你第一次發現自己孩子撒謊的時候,你是怎麼應對的?

拆穿他的謊言,嚴厲訓斥他一頓?

裝作不知道,得過且過?

委婉暗示他了撒謊,引導他誠實?

分析他撒謊的原因,

改變日常習慣?

說謊,是人的某種本性,更何況是小孩子。當小孩子的思維逐漸變得複雜,並且有能力分離現實世界與虛構世界時,他本身就具有了說謊的能力。

這個時候,只要受到一些特定的情景觸發,比如打碎了杯子、寫不完作業怕挨批評,甚至單純覺得好玩,

都有可能說謊。

孩子說謊的“技能”一旦被“解除封印”,甚至在當時得不到家長恰當的引導,就有可能開始第二個謊言,直至第三個、第四個……當說謊,尤其是惡意的說謊成了習慣,這時的孩子就難管了!

什麼是惡意的說謊?一周前,武漢一個上五年級的小孩打電話報假警,

謊稱媽媽要跳樓,結果兩名民警在居民樓上上下下找了3個小時也沒有找到孩子媽媽,過程中,員警好幾次回電話給孩子,說“報假警是違法的”,但孩子仍然堅持說“媽媽要跳樓”,問孩子在哪卻又不說。

直到最後,民警通過電話背景音裡的複讀機聲,才碰巧在1樓找到了孩子家的位置。也直到孩子媽媽回來,發現孩子闖了大禍,才僅僅對孩子批評教育。

所以,一旦孩子養成了惡意說謊的習慣,不管是做了錯事掩蓋錯誤,還是覺得“好玩”而故意撒謊,都會對家庭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

所以,在我們改變孩子說謊的習慣前,我們先要認識孩子說謊的原因:

自尊心太強

有的家長喜歡給孩子不恰當的表揚。

“你真棒,真聰明、真優秀”這類話,如果經常和孩子說,甚至孩子做的不夠好也說,就會讓孩子覺得“飄飄然”。而一旦孩子自己都覺得做的不夠好,就會希望通過撒謊來獲得家長的肯定。:

另外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日常鼓勵不夠。有的媽媽對孩子學習的鼓勵還是不夠充分的,這實際會造成孩子對這方面肯定的異常渴望。所以孩子可能為了自己在媽媽面前有面子,或為了讓媽媽高興,

就編造出唱歌得三等獎的謊言來。

對家長批評心生畏懼

這個場景很常見,也很好理解。比如孩子有一次考試得了70分,回來用白紙把分數貼上。為什麼?因為怕被媽媽批評,上次考了80分時媽媽都說再這樣以後不許看電視了,這次才考70分完蛋了……

其實,孩子的撒謊大多數時候是不由自主的,大部分根源在於家長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所以媽媽爸爸們不必嚴厲批評他(批評了也不能直接讓孩子改掉說謊的毛病),而且儘量不要貼上撒謊孩子的標籤(“鄰家的壞孩子就愛說謊,你也學他?丟人!”)。

分不清現實與虛構世界

有一次孩子和鄰家孩子打鬧,把空著的手一直背在後面。我問他這是在幹啥,他說拿著“金箍棒”。其實,很多孩子看了動畫片後,都會將虛構的情節帶入現實中。

這個行為本身是正常的,然後一旦被“誤用”就很麻煩,甚至會“裝傻”。比如還有一次,孩子貪玩,把家裡的電閘關了。我猜到是孩子趁我在廚房而在家裡淘氣,但問了孩子怎麼回事,孩子竟然說“家裡被閃電擊中了……”

面對分不清現實和虛構世界的孩子,我們只要假以時間,多加引導,往往都能讓孩子有效分清二者,並讓孩子知道,現實中如果亂說話、亂淘氣,是要負責任的。

那麼,面對孩子這些說謊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改掉那些說惡意謊言的壞毛病,同時又不給其身心造成巨大傷害呢?

方法1:直接點破

只要孩子已經上了小學,講謊話時,家長沒有必要再繞著圈子讓孩子承認錯誤了。很多孩子能意識到自己講謊話,會對家長造成什麼樣的傷害,家長會對他們有怎樣的處理。但他們還是會講。

所以,如果遇到孩子講謊話,就直接點破,指出來,你在講謊話。並告訴他,你的謊話欺騙不了媽媽,媽媽不喜歡講謊話的孩子,所以,你講的謊話,媽媽絕對不會當真,而且也不會幫你達成願望。這樣,孩子意識到講謊話的最終結果是被識破拒絕,自然有所收斂。

方法2:態度嚴肅

用不著輕聲軟語,讓孩子清楚地認識到講謊話的嚴重後果。很多孩子說了謊話後,你去問他,他會極力地否認。所以,家長繞過那些開導誘導的過程,直接嚴肅地處理這件事情。你用你嚴肅而生氣的態度,讓孩子強烈地意識到這種錯誤的行為。家長絕對不能輕意寬恕孩子。

但,記得,態度一定要嚴肅,但不是嚴厲,不能過於兇狠,更不能打孩子,否則會造成孩子擔心,而不講實話。

方法3:必要的懲罰

即使是孩子最終承認自己在講謊話,認錯的態度較好,但家長還是必須給予一定的懲罰,千萬不可心軟。

這個懲罰可以涉及到孩子想要的一個東西,想吃的美食,或者是想玩的玩具,或者是想看的動畫片等。告訴孩子,這是你講謊話的懲罰。媽媽不希望這種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這樣,孩子會意識到自己的謊話已經給自己的利益帶來了傷害,那麼就會改正這種行為。

但是,懲罰一定是物質的,而不是體罰,更不是冷暴力。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這次的懲罰只是臨時的,就事論事,並不影響任何他們對孩子的愛。

方法4:家長的自我反省

這一點其實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都很大了,卻一貫撒謊。那就不只是孩子自身的行為問題了,一定是家長日常的生活習慣出了問題。

比如是不是家長自己也經常相互背著說謊,或者和孩子說謊?或者家長太過暴力,讓孩子覺得有些場合只有說謊了才能不讓自己受到皮肉之苦?

如果是因為這些原因,那麼問題就更在家長了。如果是自己的不對造成讓孩子成為替罪羊,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了。所以,媽媽爸爸一定要多反思日常的行為,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面對孩子說謊,

我們要做的,

就是適度引導和反思,

不讓孩子因過度的自尊而說謊,

更不讓孩子因暴力的家庭而說謊。

而家長首先要做的,

就是當個誠實、守信的好榜樣。

而且儘量不要貼上撒謊孩子的標籤(“鄰家的壞孩子就愛說謊,你也學他?丟人!”)。

分不清現實與虛構世界

有一次孩子和鄰家孩子打鬧,把空著的手一直背在後面。我問他這是在幹啥,他說拿著“金箍棒”。其實,很多孩子看了動畫片後,都會將虛構的情節帶入現實中。

這個行為本身是正常的,然後一旦被“誤用”就很麻煩,甚至會“裝傻”。比如還有一次,孩子貪玩,把家裡的電閘關了。我猜到是孩子趁我在廚房而在家裡淘氣,但問了孩子怎麼回事,孩子竟然說“家裡被閃電擊中了……”

面對分不清現實和虛構世界的孩子,我們只要假以時間,多加引導,往往都能讓孩子有效分清二者,並讓孩子知道,現實中如果亂說話、亂淘氣,是要負責任的。

那麼,面對孩子這些說謊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改掉那些說惡意謊言的壞毛病,同時又不給其身心造成巨大傷害呢?

方法1:直接點破

只要孩子已經上了小學,講謊話時,家長沒有必要再繞著圈子讓孩子承認錯誤了。很多孩子能意識到自己講謊話,會對家長造成什麼樣的傷害,家長會對他們有怎樣的處理。但他們還是會講。

所以,如果遇到孩子講謊話,就直接點破,指出來,你在講謊話。並告訴他,你的謊話欺騙不了媽媽,媽媽不喜歡講謊話的孩子,所以,你講的謊話,媽媽絕對不會當真,而且也不會幫你達成願望。這樣,孩子意識到講謊話的最終結果是被識破拒絕,自然有所收斂。

方法2:態度嚴肅

用不著輕聲軟語,讓孩子清楚地認識到講謊話的嚴重後果。很多孩子說了謊話後,你去問他,他會極力地否認。所以,家長繞過那些開導誘導的過程,直接嚴肅地處理這件事情。你用你嚴肅而生氣的態度,讓孩子強烈地意識到這種錯誤的行為。家長絕對不能輕意寬恕孩子。

但,記得,態度一定要嚴肅,但不是嚴厲,不能過於兇狠,更不能打孩子,否則會造成孩子擔心,而不講實話。

方法3:必要的懲罰

即使是孩子最終承認自己在講謊話,認錯的態度較好,但家長還是必須給予一定的懲罰,千萬不可心軟。

這個懲罰可以涉及到孩子想要的一個東西,想吃的美食,或者是想玩的玩具,或者是想看的動畫片等。告訴孩子,這是你講謊話的懲罰。媽媽不希望這種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這樣,孩子會意識到自己的謊話已經給自己的利益帶來了傷害,那麼就會改正這種行為。

但是,懲罰一定是物質的,而不是體罰,更不是冷暴力。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這次的懲罰只是臨時的,就事論事,並不影響任何他們對孩子的愛。

方法4:家長的自我反省

這一點其實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都很大了,卻一貫撒謊。那就不只是孩子自身的行為問題了,一定是家長日常的生活習慣出了問題。

比如是不是家長自己也經常相互背著說謊,或者和孩子說謊?或者家長太過暴力,讓孩子覺得有些場合只有說謊了才能不讓自己受到皮肉之苦?

如果是因為這些原因,那麼問題就更在家長了。如果是自己的不對造成讓孩子成為替罪羊,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了。所以,媽媽爸爸一定要多反思日常的行為,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面對孩子說謊,

我們要做的,

就是適度引導和反思,

不讓孩子因過度的自尊而說謊,

更不讓孩子因暴力的家庭而說謊。

而家長首先要做的,

就是當個誠實、守信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