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風笛聲聲 古絲路響起新“駝鈴”——太原局開行“一帶一路”黃河號旅遊列車側記

行進在沙漠中的“駱駝騎行隊”

即將發車的“一帶一路”黃河號旅遊列車

參團遊客合影

隨著聲聲風笛,8月10日至20日,“一帶一路”黃河號旅遊列車載著732名三晉遊客,歷時11天,行程上萬里,

遍遊西北五省,盡覽絲路風情。明星大咖、民間藝術家一路隨行,車上車下文藝演出帶動沿途各地文化交流互動。融媒體全程跟進,報台網刊連續播報,報導數近200篇、收視率突破300萬、轉載量超過4000條……綿亙萬里的古絲綢之路響起了品味絲路精神、傳揚三晉文化的新“駝鈴”。

合力共為,保“駝鈴”準時鳴響

8月10日,當遊客從臨汾、太原等地陸續進站上車時,他們馬上被乾淨整潔的車廂、充滿西域風情的車內外裝飾所吸引,

紛紛拍照留念。他們不會知道,列車的順利開行是太原鐵路局近50個部門和單位共同努力、兄弟鐵路局密切協作的結果。

“一帶一路”黃河號旅遊列車由太原局與山西廣播電視臺聯手打造,黃河電視臺、山西新創鐵道國際旅行社等部門具體承辦,是太原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落實中國鐵路總公司“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工作主題的創新成果,也是鐵路部門與新聞媒體、商務旅遊文化跨界融合的全新模式,

對提升旅遊列車開行品質、加速區域間經濟文化交流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為既滿足廣大遊客領略絲路風光的需求,又符合開展文化交流、公益行、援疆行等活動的需要,太原局與黃河電視臺積極溝通,路局客運處、運輸處、機務處、調度所與沿線各鐵路局精心設計,合理鋪畫旅遊線路和列車運行徑路。

“攬不夠客怎麼辦?”這是一個月來,

山西新創鐵道國際旅行社經理郭歡喜一直糾結的問題。人數不達標,車就開不了。為此,他們與同為承辦方單位每天對接參團人數,商量對策。於是,電視裡、網頁上出現了旅遊列車廣告,街頭巷尾的人群中、公園廣場舞的隊伍裡處處有人在作介紹。看著報名的人越來越多,郭歡喜的心才放下。

為防止中途斷電造成飲水、如廁等困擾,8月7日的協調會上,

太原局領導對原先採用機車直供電車輛的方案進行了調整,車輛部門安排專人負責,從全域緊急調撥,僅用1天時間就將車輛重新編掛到位。太原晉太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連夜組織人員進行廣告設計和內外裝飾,太原客運段調配大量人手進行列車保潔和臥具整備,太原站周密安排遊客團體乘降……全員協作,確保了“一帶一路”黃河號旅遊列車準時開出。

提升品質,讓“駝鈴”更加悠揚

“桃花來你就紅哎,杏花來你就白……”8月14日晚,隨著“一帶一路”黃河號旅遊列車開進古絲綢之路上的明珠——敦煌,列車舉辦的“唱享敦煌”文化交流活動也在敦煌文博館廣場拉開帷幕。由列車乘務員組成的文藝小分隊與隨行的山西著名歌手、表演團體和敦煌當地藝術團隊同台演出,吸引了眾多遊客和當地百姓。小分隊表演的大同數來寶、男女聲獨唱等節目不時引來陣陣掌聲和叫好聲。

“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是備受詬病的團體遊模式。為提升這趟絲路之旅的品質,列車組建起文藝小分隊,邀請國家一級演員、山西省著名歌唱家劉文濤,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孝義市剪紙協會主席郭潤芝等明星大腕和山西風雅頌女子合唱團等文藝團體一路同行。他們不僅在各旅遊景點舉行了山西民歌唱享敦煌、唱享天池活動,而且在列車上開展了遊記大賽、攝影大賽和K歌大賽等30多種文化互動活動,使列車成為展示交流山西傳統文化的移動平臺,為遊客帶來高附加值的全新體驗。

同時,這趟列車還是“融媒體+鐵路旅遊”的一次嘗試。列車上,中央及省市媒體記者隨車體驗,即時報導,擴大了旅遊列車的影響力。臨汾遊客武先生說:“途中很多朋友打電話過來問候,說在電視上、網上看見我了,我感覺挺幸福。”

真情服務,使“駝鈴”聲聲歡暢

8月20日,太原站月臺上,已經結束旅程的遊客們下車後,很多人不願離去,有的要與列車工作人員合影,有的抓住工作人員的手不放。11天的旅行,“一帶一路”黃河號旅遊列車的全體工作人員用真情服務,為廣大遊客創建了一個和諧溫馨的家。

75歲的許福元老兩口是在孩子的勸說下參團旅遊的。為方便老人拍照,兒媳婦還專門給他們買了個平板電腦。但在乘大巴前往月牙泉途中,許老先生發現平板電腦丟了,老人一下慌了神。隨團導遊知道後,連忙聯繫看守列車的工作人員幫忙尋找。工作人員不僅幫助找回了武老先生遺失在鋪下的平板電腦,而且派人專程送到了旅遊景點,讓許先生夫婦感動不已。

提起列車工作人員,很多人都能說一段感人的故事。剪紙藝術家郭潤芝看到大半夜列車員仍在不停地忙碌,專門剪紙一幅表達謝意。黃河電視臺總監許雲淩說:“鐵路工作人員的嚴謹、認真、熱情、細心保證了這趟列車成功開行,也增加了我們今後與鐵路更深度合作的信心。”隨團重溫絲路精神的全國勞模、全國人大常委、昔陽縣大寨村黨支部書記郭鳳蓮也被列車工作人員的精細服務所感動,寫下“黃河兒女情常留,太鐵精品旅遊專列安全遊,服務好,活動美”的感言。

本文圖片由張炯攝

“桃花來你就紅哎,杏花來你就白……”8月14日晚,隨著“一帶一路”黃河號旅遊列車開進古絲綢之路上的明珠——敦煌,列車舉辦的“唱享敦煌”文化交流活動也在敦煌文博館廣場拉開帷幕。由列車乘務員組成的文藝小分隊與隨行的山西著名歌手、表演團體和敦煌當地藝術團隊同台演出,吸引了眾多遊客和當地百姓。小分隊表演的大同數來寶、男女聲獨唱等節目不時引來陣陣掌聲和叫好聲。

“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是備受詬病的團體遊模式。為提升這趟絲路之旅的品質,列車組建起文藝小分隊,邀請國家一級演員、山西省著名歌唱家劉文濤,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孝義市剪紙協會主席郭潤芝等明星大腕和山西風雅頌女子合唱團等文藝團體一路同行。他們不僅在各旅遊景點舉行了山西民歌唱享敦煌、唱享天池活動,而且在列車上開展了遊記大賽、攝影大賽和K歌大賽等30多種文化互動活動,使列車成為展示交流山西傳統文化的移動平臺,為遊客帶來高附加值的全新體驗。

同時,這趟列車還是“融媒體+鐵路旅遊”的一次嘗試。列車上,中央及省市媒體記者隨車體驗,即時報導,擴大了旅遊列車的影響力。臨汾遊客武先生說:“途中很多朋友打電話過來問候,說在電視上、網上看見我了,我感覺挺幸福。”

真情服務,使“駝鈴”聲聲歡暢

8月20日,太原站月臺上,已經結束旅程的遊客們下車後,很多人不願離去,有的要與列車工作人員合影,有的抓住工作人員的手不放。11天的旅行,“一帶一路”黃河號旅遊列車的全體工作人員用真情服務,為廣大遊客創建了一個和諧溫馨的家。

75歲的許福元老兩口是在孩子的勸說下參團旅遊的。為方便老人拍照,兒媳婦還專門給他們買了個平板電腦。但在乘大巴前往月牙泉途中,許老先生發現平板電腦丟了,老人一下慌了神。隨團導遊知道後,連忙聯繫看守列車的工作人員幫忙尋找。工作人員不僅幫助找回了武老先生遺失在鋪下的平板電腦,而且派人專程送到了旅遊景點,讓許先生夫婦感動不已。

提起列車工作人員,很多人都能說一段感人的故事。剪紙藝術家郭潤芝看到大半夜列車員仍在不停地忙碌,專門剪紙一幅表達謝意。黃河電視臺總監許雲淩說:“鐵路工作人員的嚴謹、認真、熱情、細心保證了這趟列車成功開行,也增加了我們今後與鐵路更深度合作的信心。”隨團重溫絲路精神的全國勞模、全國人大常委、昔陽縣大寨村黨支部書記郭鳳蓮也被列車工作人員的精細服務所感動,寫下“黃河兒女情常留,太鐵精品旅遊專列安全遊,服務好,活動美”的感言。

本文圖片由張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