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諾蘭揭秘執導戰爭巨片《敦克爾克》最震撼心靈八大情節

著名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最新執導戰爭巨片《敦克爾克》在北美票房一路飄紅,於9月1日(即今天)在中國大陸上映。英國歷史暢銷書作家約書亞•萊文出版的圖書《敦克爾克》成為電影劇本的基礎,

他本人也擔任了電影《敦克爾克》劇本創作和拍攝歷史顧問。在得到電影官方獨家授權的《敦克爾克》(重慶出版社出版)圖書中,諾蘭與約書亞•萊文展開了一席長談,諾蘭坦露心跡,暢談他關於電影拍攝屏前幕後扣人心弦的情節。

最困難、最危險的事情:

橫渡海峽真切體驗戰爭環境

《敦克爾克》劇本寫完前諾蘭沒告訴任何人。諾蘭是聽著敦克爾克的故事長大的,為此諾蘭還特意和妻子還有一個朋友去過一次敦克爾克,一起冒險橫渡海峽。那真的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天氣惡劣,三人擠在一個小船裡,朝著原本的戰區駛去。親自登上小船重現那段旅程,可以窺見那些勇士的壯行,他們完成的壯舉太需要勇氣了。

諾蘭說,重現敦克爾克戰役是其經歷的最困難、最危險的事情,還好沒人朝他們頭上扔炸彈,完好無損地回來了。

最感動的事情:

敦克爾克撤退後受人民夾道歡迎

敦克爾克大撤退中最令諾蘭感動的一點——就是當這些小夥子們獲救回到家鄉後,他們陷入了深深的內疚和自責,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讓故鄉的英國人民失望透頂,然而他們卻發現自己竟被當成戰鬥英雄、被夾道歡迎,

在諾蘭看來這是情感上的巨大轉折。歷史上,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在於人們並不明白在敦克爾克究竟發生了什麼。他們只能從報紙上獲得資訊,只能在大撤退完成之後才逐漸明白,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因此,電影中有了人們去閱讀報紙上邱吉爾的演說的情節。

↑敦克爾克電影劇照(圖片來源網路)

最果斷的決定:

絕不讓德國人出現在電影

諾蘭認為自己做的不是一部戰爭電影,而是一個倖存者的故事。這就是為什麼諾蘭決定在影片中絕不讓德國人直接出現了,甚至連提及他們都毫無意義。影片純粹以倖存者的角度進行敘事,而不是去展現事件的政治衝突。就像《大白鯊》裡的鯊魚,或許觀眾能看見魚鰭,

卻看不見鯊魚本身。如此一來,在人們腦中,即使在評判影片中的其他人物,其道德感也會自動將納粹看成最邪惡的東西。

諾蘭認為影片的責任是避免帶有誤導傾向地展現納粹形象,但影片一再讓觀眾關注納粹主義與其注目之處,卻並不直接展現納粹主義,在諾蘭看來是恰當的。

最令人恐懼的感受:

由遠及近的炮火轟鳴音響效果

諾蘭表示在拍攝時曾將自己代入海灘上士兵的角度。對於大多數士兵來說,與敵軍接觸的時間十分有限,他們所看見的大多是炮彈從天而降,所聽見的是幾英里外的炮火轟鳴,而當他們切實想著炮火的轟鳴正逐漸逼近,這景象便更加可怖。諾蘭目前在電影中對混音的嘗試,就在於如何把聲音營造出一種距離感,以便讓戰鬥聽起來先是在十裡開外,然後是七裡開外,然後是四裡開外,從而展現這種逐漸逼近的戰火為海灘上的士兵營造了多麼徹骨的恐懼。

↑ 敦克爾克電影劇照(圖片來源網路)

時代最大的不幸:

如同敦克爾克大撤退中的歐洲移民危機

諾蘭認為這個時代最大的不幸、最大的恐怖之一,便是目前對歐洲移民危機的不當處置。我們再次用冰冷的機制去處理數量如此龐大的難民,他們擠在小船上,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把難民與敦克爾克大撤退進行對比的聯想非常可怕,我們這個年齡的現代人很難想像報紙頭條裡的這種災難。但這些事情總是切切實實地在發生,當今世界依舊有著如此慘劇。

最喜歡、最仰慕的電影:

泰倫斯·馬力克的《紅色警戒》

泰倫斯·馬力克的《紅色警戒》是諾蘭最喜歡的電影。雖然這部電影和本片毫無關聯,但它與諾蘭的許多其他作品息息相關。諾蘭導演的電影《記憶碎片》就深受《紅色警戒》的影響。在製作《敦克爾克》前諾蘭也曾放映過《紅色警戒》,但除二者的核心故事都取材自二戰歷史外,二者並無關聯,而二戰題材是永恆的。即使《敦克爾克》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故事,它也會讓人覺得十分親切,仿佛這個故事就發生在當下,這也正是諾蘭在影片結構裡所追求的。

交流最有意思的人:

親歷敦克爾克大撤退的老兵

與敦克爾克老兵的談話讓諾蘭獲得不少靈感,影片展現的內容也是源于老兵們的經歷。人們似乎可以將防波堤上發生的這一切稱作“有秩序的混亂”,或是“官僚主義式的混亂”。而當詢問老兵們對敦克爾克精神的理解,他們的說法各不相同。諾蘭印象中有三個表述非常直接。一人認為那些小船代表了敦克爾克精神。另一位則認為整個事情都是扯淡。而最後一位老兵則將敦克爾克精神與那些被留下的、駐守防線的人們聯繫起來。他們三人的定義完全由自己的闡述決定:這是什麼,這又代表了什麼。

最能體現《敦克爾克》一書精髓的地方:大撤退海灘上極其複雜的人類體驗

諾蘭認為,約書亞·萊文在《敦克爾克》一書中最精髓的部分是:海岸延綿數裡,擠滿了數以千計身體和精神狀態各不相同的人,在高度緊張的十日撤離中,各種狀況又層出不窮,人們擠在這片海灘上面對現實極其複雜的主觀體驗。諾蘭在執導影片《敦克爾克》很大程度上以同樣的假設為基礎。在《敦克爾克》中,影片盡最大的努力去展現無窮無盡的個人經歷與每一個故事,這些經歷和故事有的相互矛盾,有的相輔相成。這與諾蘭做過的所有電影一脈相承。他們都在講述個人感受與客觀世界的潛在衝突。電影講述了三個互相交叉的故事。他們三人的經歷大相徑庭,但最後卻走到了一起。看著一名“噴火戰鬥機”飛行員從另一架“噴火戰鬥機”上迫降,一切似乎很平靜又盡在掌控,但影片隨後的發展將和觀眾的設想完全不同,形成鮮明的對比。諾蘭覺得這就是人類的體驗如此吸引他的地方。

↑ 敦克爾克電影劇照(圖片來源網路)

敦克爾克中文版預告▼

新書推薦

《敦克爾克》

作 者:【英】約書亞·萊文

譯 者:吳奕俊, 陸小夜, 王淩

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定 價:48.50元

書 號:ISBN 978-7-229-12601-8

往期精彩回顧:

諾蘭戰爭巨片《敦克爾克》吊足胃口,同名授權原著即將同步上市!

2017年度戰爭巨片

《敦克爾克》官方正式授權圖書!

諾蘭導演親自剖析奇跡背後的故事

戰爭倖存者口述還原真實歷史

2017年9月1日與院線同步上市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Alphabooks。對於大多數士兵來說,與敵軍接觸的時間十分有限,他們所看見的大多是炮彈從天而降,所聽見的是幾英里外的炮火轟鳴,而當他們切實想著炮火的轟鳴正逐漸逼近,這景象便更加可怖。諾蘭目前在電影中對混音的嘗試,就在於如何把聲音營造出一種距離感,以便讓戰鬥聽起來先是在十裡開外,然後是七裡開外,然後是四裡開外,從而展現這種逐漸逼近的戰火為海灘上的士兵營造了多麼徹骨的恐懼。

↑ 敦克爾克電影劇照(圖片來源網路)

時代最大的不幸:

如同敦克爾克大撤退中的歐洲移民危機

諾蘭認為這個時代最大的不幸、最大的恐怖之一,便是目前對歐洲移民危機的不當處置。我們再次用冰冷的機制去處理數量如此龐大的難民,他們擠在小船上,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把難民與敦克爾克大撤退進行對比的聯想非常可怕,我們這個年齡的現代人很難想像報紙頭條裡的這種災難。但這些事情總是切切實實地在發生,當今世界依舊有著如此慘劇。

最喜歡、最仰慕的電影:

泰倫斯·馬力克的《紅色警戒》

泰倫斯·馬力克的《紅色警戒》是諾蘭最喜歡的電影。雖然這部電影和本片毫無關聯,但它與諾蘭的許多其他作品息息相關。諾蘭導演的電影《記憶碎片》就深受《紅色警戒》的影響。在製作《敦克爾克》前諾蘭也曾放映過《紅色警戒》,但除二者的核心故事都取材自二戰歷史外,二者並無關聯,而二戰題材是永恆的。即使《敦克爾克》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故事,它也會讓人覺得十分親切,仿佛這個故事就發生在當下,這也正是諾蘭在影片結構裡所追求的。

交流最有意思的人:

親歷敦克爾克大撤退的老兵

與敦克爾克老兵的談話讓諾蘭獲得不少靈感,影片展現的內容也是源于老兵們的經歷。人們似乎可以將防波堤上發生的這一切稱作“有秩序的混亂”,或是“官僚主義式的混亂”。而當詢問老兵們對敦克爾克精神的理解,他們的說法各不相同。諾蘭印象中有三個表述非常直接。一人認為那些小船代表了敦克爾克精神。另一位則認為整個事情都是扯淡。而最後一位老兵則將敦克爾克精神與那些被留下的、駐守防線的人們聯繫起來。他們三人的定義完全由自己的闡述決定:這是什麼,這又代表了什麼。

最能體現《敦克爾克》一書精髓的地方:大撤退海灘上極其複雜的人類體驗

諾蘭認為,約書亞·萊文在《敦克爾克》一書中最精髓的部分是:海岸延綿數裡,擠滿了數以千計身體和精神狀態各不相同的人,在高度緊張的十日撤離中,各種狀況又層出不窮,人們擠在這片海灘上面對現實極其複雜的主觀體驗。諾蘭在執導影片《敦克爾克》很大程度上以同樣的假設為基礎。在《敦克爾克》中,影片盡最大的努力去展現無窮無盡的個人經歷與每一個故事,這些經歷和故事有的相互矛盾,有的相輔相成。這與諾蘭做過的所有電影一脈相承。他們都在講述個人感受與客觀世界的潛在衝突。電影講述了三個互相交叉的故事。他們三人的經歷大相徑庭,但最後卻走到了一起。看著一名“噴火戰鬥機”飛行員從另一架“噴火戰鬥機”上迫降,一切似乎很平靜又盡在掌控,但影片隨後的發展將和觀眾的設想完全不同,形成鮮明的對比。諾蘭覺得這就是人類的體驗如此吸引他的地方。

↑ 敦克爾克電影劇照(圖片來源網路)

敦克爾克中文版預告▼

新書推薦

《敦克爾克》

作 者:【英】約書亞·萊文

譯 者:吳奕俊, 陸小夜, 王淩

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定 價:48.50元

書 號:ISBN 978-7-229-12601-8

往期精彩回顧:

諾蘭戰爭巨片《敦克爾克》吊足胃口,同名授權原著即將同步上市!

2017年度戰爭巨片

《敦克爾克》官方正式授權圖書!

諾蘭導演親自剖析奇跡背後的故事

戰爭倖存者口述還原真實歷史

2017年9月1日與院線同步上市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Alpha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