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所有特教老師和家長值得一看的自閉症電影,教你如何做一個好老師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關於歌頌老師、讚美老師的祝福以及那些年記憶中的老師都成為每一個學生最美好的回憶。你還記得學生生涯中的那些年,你遇到過的老師嗎?也許有的老師讓你痛恨,

有的老師讓你難忘,有的老師你已經記不清楚了。但是,有這樣一部反映特教老師的電影,卻讓人印象深刻,他也許不是最美麗的老師,但是他卻用他的最美好的愛與溫暖讓一個所有人眼中調皮搗亂、不安分的自閉症孩子成為了優秀的學生。

影片《地球上的星星》海報

這部電影就是被譽為印度的劉德華導演並主演的影片《地球上的星星》。

影片講述了8歲的男孩伊夏,在父母和老師眼裡是個搗蛋鬼,患有閱讀障礙症,是自閉症孩子。他的世界是充滿了驚奇和快樂的萬花筒,他用一切他能夠想到的方式和這個陌生的世界進行著交流,同時也充分的享受著大地萬物慷慨的贈與。可是,這樣的伊夏卻是成年人眼中的問題兒童,

他的成績不好,在班上的排名靠後,腦子裡還充滿了各種匪夷所思的鬼點子,在又一次闖下大禍後,忍無可忍的父母將他送往了寄宿學校。

在這裡,伊夏依然是被同學們嘲笑和戲弄的對象,他不善於表達,也不知道怎麼和同學們相處,只好把自己封閉起來,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糕。但是正當他開始孤獨地一個人封閉自己時,遇到了一個美術老師尼克,

他主張讓學生們保留自己的個性和思想,自由的發展。

尼克的扮演者正是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他是印度寶萊塢的著名電影人,主演電影包括《三傻大鬧寶萊塢》、《印度往事》、《我的個神啊》、《摔跤吧!爸爸》、《芭薩提的顏色》等諸多影片都成為經典。

影片《地球上的星星》將觸角關注到自閉症兒童,通過溫情而浪漫的手法講述了美術老師尼克走進了他的生活。和以往所見到的固守成規的老師不同,尼克主張讓學生們保留自己的個性和思想,自由的發展。在和尼克相處的日子裡,伊夏和尼克都慢慢的成熟了起來。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通過伊夏的例子,說明了教育過程中家長所扮演的舉足輕重的重要角色決定了其應更多地關注孩子心理層面真正的需求,

釋放孩子的天性,讓人有很大的啟發。

來自印度超級天王阿米爾罕自導自演的《地球上的星星》以平實的手法以及讓人動聽的歌曲,還加上充滿童趣的動畫,讓觀眾進入小主人翁伊祥的閱讀障礙世界。阿米爾罕以小男孩伊祥的眼睛直視教育制度上的欠缺,但他沒有猛烈的控訴制度上的不完整以及家長在學習時的缺席,反而以誠懇、包容的筆觸提供親情與教育層面上的不同思考面向。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通過誇張社會的秩序和學校的規則向觀眾展現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天賦,都是一個別人無法取代的角色。從影片中就可以看出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待我們發現。

伊夏作為自閉症孩子的代表,表現為社會交往、交流障礙和行為異常。而據2016年12月發佈的《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Ⅱ》中資料顯示,我國現有自閉症人數超過1000萬,並以每年十幾萬的速度遞增,其中14歲以上人群約為800萬。

自閉症患者“有視力卻不願和你對視,有語言卻很難和你交流,有聽力卻總是充耳不聞,有行為卻總與你的願望相違……”人們無從解釋,只好把他們作“星星的孩子”——猶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個世界,獨自閃爍。

在現有的社會框架內,一個自閉症兒童的康復之路和教育融合之路充滿了坎坷。他們雖然也屬於精神殘疾的人群,但是在目前的政策下,他們仍然是被遺忘的一個特殊群體。由於自閉症在中國被認識得較晚,所以目前在各類殘疾人中屬於權利保障缺失最嚴重的人群。首先是早期篩查與早期診斷嚴重不足,致使大量自閉症兒童喪失了寶貴的最佳幹預期;其次是學前教育以民間機構為主,良莠不齊的訓練方法和高昂的訓練費用為殘疾兒童及家庭帶來了種種困惑和困境;三是學齡期教育舉步維艱,跟隨正常中小學隨班就讀的兒童成為“隨班混讀”,根本沒有針對性的有效訓練;四是老師就業和成年托養基本仍是空白,就連各省為精神殘疾人專門設立的工療站和庇護性工廠都不能接受自閉症人士;五是財產的託管已成為自閉症人士及家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而自閉症兒童面臨的最迫切的教育問題依然是頭等大事,他們無法真正融入普通學校,也就意味著他們無法接受最基礎的教育和正常的孩子一起交流融合,學前與學齡教育異常艱難,這對於他們融入社會、被社會接納就顯得難上加難。

斑斕的圖畫與童真的質樸,構築了《地球上的星星》別樣的感動,每一個孩子都會是特別的,而每一個老師以及社會大眾能否以有愛,包容,耐性,關懷的態度去看待那些“特別”的孩子,成為了該作對教育與成長的啟迪,只要老師能擁有陽光的亮度,每位學生能會是一顆閃耀的星辰。

【本文系頭條號孤獨症網。頭條號:孤獨症網。國內最權威的自閉症(孤獨症)譜系及腦癱、智力殘疾等特殊群體服務平臺。發佈最新最全的自閉症資訊及康復訓練技巧,為星兒成長,我們一直在努力。本文為孤獨症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阿米爾罕以小男孩伊祥的眼睛直視教育制度上的欠缺,但他沒有猛烈的控訴制度上的不完整以及家長在學習時的缺席,反而以誠懇、包容的筆觸提供親情與教育層面上的不同思考面向。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通過誇張社會的秩序和學校的規則向觀眾展現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天賦,都是一個別人無法取代的角色。從影片中就可以看出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待我們發現。

伊夏作為自閉症孩子的代表,表現為社會交往、交流障礙和行為異常。而據2016年12月發佈的《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Ⅱ》中資料顯示,我國現有自閉症人數超過1000萬,並以每年十幾萬的速度遞增,其中14歲以上人群約為800萬。

自閉症患者“有視力卻不願和你對視,有語言卻很難和你交流,有聽力卻總是充耳不聞,有行為卻總與你的願望相違……”人們無從解釋,只好把他們作“星星的孩子”——猶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個世界,獨自閃爍。

在現有的社會框架內,一個自閉症兒童的康復之路和教育融合之路充滿了坎坷。他們雖然也屬於精神殘疾的人群,但是在目前的政策下,他們仍然是被遺忘的一個特殊群體。由於自閉症在中國被認識得較晚,所以目前在各類殘疾人中屬於權利保障缺失最嚴重的人群。首先是早期篩查與早期診斷嚴重不足,致使大量自閉症兒童喪失了寶貴的最佳幹預期;其次是學前教育以民間機構為主,良莠不齊的訓練方法和高昂的訓練費用為殘疾兒童及家庭帶來了種種困惑和困境;三是學齡期教育舉步維艱,跟隨正常中小學隨班就讀的兒童成為“隨班混讀”,根本沒有針對性的有效訓練;四是老師就業和成年托養基本仍是空白,就連各省為精神殘疾人專門設立的工療站和庇護性工廠都不能接受自閉症人士;五是財產的託管已成為自閉症人士及家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而自閉症兒童面臨的最迫切的教育問題依然是頭等大事,他們無法真正融入普通學校,也就意味著他們無法接受最基礎的教育和正常的孩子一起交流融合,學前與學齡教育異常艱難,這對於他們融入社會、被社會接納就顯得難上加難。

斑斕的圖畫與童真的質樸,構築了《地球上的星星》別樣的感動,每一個孩子都會是特別的,而每一個老師以及社會大眾能否以有愛,包容,耐性,關懷的態度去看待那些“特別”的孩子,成為了該作對教育與成長的啟迪,只要老師能擁有陽光的亮度,每位學生能會是一顆閃耀的星辰。

【本文系頭條號孤獨症網。頭條號:孤獨症網。國內最權威的自閉症(孤獨症)譜系及腦癱、智力殘疾等特殊群體服務平臺。發佈最新最全的自閉症資訊及康復訓練技巧,為星兒成長,我們一直在努力。本文為孤獨症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