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富士康再競東芝晶片業務,蘋果或成最大贏家

上周,有消息稱西數將退出東芝NAND晶片業務競購。西數退出競購後,參與競購的主要有兩大財團:貝恩資本財團和富士康財團,其中,包含蘋果公司、擁有日本政府背景的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和日本發展銀行(DBJ)在內的貝恩資本財團似乎擁有更大的勝算。

而近日,富士康方面又公佈了新的競購方案,重整旗鼓,再度競購東芝NAND晶片業務。

富士康發言人胡國輝稱,富士康財團已經獲得了廣泛的支持。據悉,根據新的競購方案,完成東芝晶片業務的收購後,

富士康將持股25%,蘋果公司持股20%,金士頓持股20%,夏普持股15%,軟銀持股10%,東芝持股10%。日前,富士康方面尚未公佈新競購方案的具體報價,但據消息人士透露,富士康財團的報價將高於貝恩資本財團。作為對比,貝恩資本財團此前的報價為2.1萬億日元,約合190億美元。

富士康新競購方案最大的特點就是多元化,既有美國公司,也有日本公司,而且股份占比相對接近,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相信就是iPhone締造者蘋果公司了。

此前貝恩資本2.1萬億日元的競購方案中,蘋果也佔據了將近15%的股份。根據富士康財團新競購方案,收購完成後,蘋果公司將持股20%。蘋果資本兩度參與東芝競購可見其對東芝晶片業務垂涎已久。

早在富士康被出局後,就有傳言稱富士康將尋求蘋果公司的支持。而後發生的西數競購、貝恩資本再度參與競購,東芝NAND晶片業務收購案幾度似乎將完結,

但最終都無果而終。如今,富士康攜美國、日本公司財團再度參與競購,似乎志在必得。貝恩資本財團、富士康財團誰將獲得最後的勝利?或者又會有新的財團橫空出世?現在我們仍然無從得知,但是可以確定的一點是,無論貝恩資本或是富士康獲得最後的勝利,蘋果都將成為最大的贏家。蘋果此舉或許就是印證了那句“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投資理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