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臨江大道東延線預計2018年底建成通車 有效緩解交通壓力

廣州市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示意圖、廣州市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等專案已經開工建設。

這些基礎設施項目建成後,將對廣州建設樞紐型網路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產生重要意義,居民的工作生活也將更加便捷。

機場第二高速:北段將爭取在2019年前竣工

作為廣東省、廣州市重點建設專案,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第二高速公路自北向南橫跨廣州市城區,途經花都、白雲、黃埔、天河4區。起於花都機場高速公路北延線山前立交,

終於天河區高速公路奧體互通立交。整條高速公路以北二環為界分為南北兩段。其中,北段工程長22.1公里,路寬41米,雙向8車道,設計車速100公里小時。沿線含特大橋3座、大橋9座、中橋7座、隧道2座、互通立交8座。

新白雲機場第二高速公路項目管理處總經理招國忠介紹,第二機場高速位於白雲國際機場的東邊,介於機場與流溪河之間,第二機場高速北段將爭取在2019年前竣工。南段按計劃將在今年4月完成初步設計,

計畫在2019年~2020年間建成。

臨江大道東延線(一期):緩解黃埔大道交通壓力

臨江大道東延線(一期)工程是廣州市打造“一江兩岸三帶”的重點市政交通工程之一。沿線除道路及附屬工程外,還將新建2座大型橋和1座中型橋。

建設單位廣州市中心區交通專案領導小組副主任朱強告訴記者,臨江大道東延線工程預計2018年年底竣工通車,作為天河區和黃浦區骨架路網的一部分,

將極大緩解黃埔大道的交通壓力,進一步完善天河和黃埔兩區路網。

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2022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

廣州市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沿地鐵十一號線走向佈設,將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約48公里。其中,主線途經海珠、天河、白雲、越秀和荔灣等中心城區,長約44.9公里,共設46座出地面井,容納220kV110kV電纜,DN1600的供水管,並預留通信管位;支線沿現狀科韻路敷設,

長約3.1公里,共設4座出地面井,容納220kV110kV電纜,預留供水管和通信管位。燃氣管道和污水管並沒有包含在這個綜合管廊裡。

在支線建設的現場,項目代建方負責人梁怡星介紹,管廊的主線建設計畫今年4月開工,2022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

文/廣報記者何穎思、賈政 通訊員穗建、廖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