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思考了三年後,我最終放棄了生二胎!原諒我,我就想為自己活

生二胎的想法,在三年前的某一天萌動。不是因為自己,也不是因為老公,更不會因為家人。因為在老大的成長過程中,沒有人心甘情願地分擔過養育的辛苦,所以也不會有人死氣白賴地要求你生二胎。

我唯一萌動二胎的想法源于女兒,她看到別人家的小寶寶,總是一臉羡慕,總想過去抱抱、牽牽手,甚至拉起人家的小腳丫就是一陣猛親。

很多時候,看到女兒那麼那麼愛護別人的小寶寶,確實是真真切切地把那個小寶寶當小寶寶一樣疼愛、照顧的時候,

我的心裡就開始萌動,是不是我也應該要個二胎。孩子總是央求我,媽媽,如果你給我再生個小寶寶,我會如何如何表現,如何如何做得好。

雖然心疼,但是我還是需要仔細想想,想想我自己是否有能力生二胎。

第一,經濟能力方面:

說句實話,經濟能力尚可,養孩子還好。但是如果投入再高層次的教育,一個孩子綽綽有餘,兩個孩子可能會有點吃力。

但是,我姑且認為這不是最重要的。

第二,養育能力:

老大從小到大,沒有任何老人幫助。婆婆嫌棄是女兒扭頭就走了。媽媽在我的央求下,帶了15個月,每個月我按照工資的標準感恩感謝,所欠人情債另外算。畢竟兄弟姐妹眾多,我是幾個姐妹裡唯一被娘家媽幫忙帶孩子的人。

如果添了二胎,按照我的情況,坐月子肯定是請月嫂,因為沒有老人。況且,有老人如今願意照顧,我都會婉言謝絕。

一般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很多女人都是水到渠成糊裡糊塗,但是生第二個孩子如果依舊糊塗不周全,再讓自己遭罪受,就是完完全全的對自己不負責任了。

老二生完後,老大自然會“懈怠”。無論上學接送、課外班接送、作業等各方面,這是事實。因為老二會佔據大部分精力。因此,老大的很多方面都會假手於人,沒有辦法。你不可能拖著老二再去接老大,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有限。

根據很多二胎媽媽的反映,老二生完後,沒時間精力管老大,成績下滑心理出現問題的老大比比皆是。如果因為老二,老大出了問題,誰之過?

生完二胎後,家裡的主要經濟支柱肯定是老公,你不能指望他對孩子的方方面面能夠事無巨細。多一個孩子,女人的勞累遠遠大於男人。況且,老公本身就不是一個“孩奴”男人。

第三,養孩子的自我約束與情緒管控能力

說句實話,本人性格著急,容易發火。每次發火完後,就開始自我反省,下次不能這樣了。可是下次依舊,屢教不改,實在慚愧。以至於我的孩子經常看到我生氣,總是安慰我說,媽媽,你不要生氣,慢慢來,慢慢來。一把雨傘如果半天沒打開,我都會氣惱一陣。如果再加上一個孩子,吃喝拉撒睡,我是不是會心力交瘁?如果心力交瘁,給老大輔導作業的時候,秒變“後媽”的幾率是不是更大?一想現在孩子的作業,只每天家長簽字審核輔導這一項,我的頭就炸裂了。

我懷疑我生了二胎,肯定心力交瘁、無比煩惱之下,情緒崩潰。唉!還是算了。

第四,我歡喜隨心隨性,說走就走。

這些年,每年我都會安排一場、兩場甚至幾場旅行。如果生個二胎,老大今年8歲,二胎0歲,未來的三年,我說走就走的幾率為零。如果我的孩子交給保姆,自己去雲遊四方。這種可能幾乎不存在。哪怕有一天我再苦惱無比,我都得咬牙切齒地呆在原地3-5年,因為孩子太小,要麼你把孩子帶著去,你覺得帶個很小的孩子遠走會很好玩嗎?何況老大的學習接受能力堪比蝸牛,你得乖乖地呆在家裡,一點點地陪著進步。這些年,你還不嫌累麼?

第五,責任與義務對等,孤獨與不孤獨的接納

一個孩子,看起來孤單。但是物質與精神同樣也是富足。一元錢分兩半只能是五角。孩子不就覺得孤單麼?

一種解決方式是:我儘量提供各種各樣小朋友一起玩的機會讓你不孤單。另外就是把姐妹的孩子接到一起,一起長大,一起旅行,一起學習。這樣陪伴的親情手足也是情意濃濃。最後一種方式是,一個人真正的不孤獨是一種自我相處方式,最高級的方式應該是讀書,與書對話。撫琴,與琴對鳴。旅行,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而不是,人和人之間的短暫陪伴。

所謂手足,也不過只是一段路而已。

第六,一個孩子的女人,相對有較強的情感自由度。

如果你只有一個孩子,如果有一天你覺得婚姻索然無味,你有更多的機會去重新選擇調整。甚至回到高品質的單身生活。但是,兩個孩子的壓力會大很多。女人的天性決定了很多時候曲終人散以死相逼都要帶著自己的孩子。這一點,就註定脆弱了。孩子是女人的軟肋。

但是,一個孩子的女人,相對進退更為自如。如果兩個孩子,很多時候選擇被迫忍耐的機會會大很多。記得一個寶媽分享過她的故事,大寶六歲,老公出軌,不成想自己意外懷孕,身體情況無法打胎,只得生下孩子。出軌的男人縱然就像沾上大便的人民幣,惡臭無比,但是又無法捨棄。在如今的高壓社會,兩個孩子的女人必須仰仗男人的支持,離婚簡直就是奢侈品。

再說,中國的多少夫妻都是將將就就地過。其實,將就本身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將就成為理所當然的生活常態。

如果只有一個孩子,我可以不將就。大不了高品質地單身,關鍵我的孩子也能高品質的生活。

想來想去,最終我決定就生一個孩子算了。孩子只是作為女人成長的經歷而已,一個足夠,不再奢求。再說,我已經跨入高齡產婦之列,如果為了所謂的孩子要求一個伴去讓孩子承擔失去媽媽的風險,還是算了。

於是我對我的孩子說,如果你想多要孩子,二十年後,我奔六,還是中青年,你正值生育年齡,你想要兩個、三個,或者更多。媽媽沒有任何意見,但是我能做到,鼎力相助,並且我相信以我這些年對你的培育,你會把自己的孩子帶好。而媽媽我,這些年赤手空拳無依無靠活好自己已經不容易,就讓我的下半生,就為自己好好活一回吧。

孩子,原諒我,不能給你生二胎。謝謝你。

如果再加上一個孩子,吃喝拉撒睡,我是不是會心力交瘁?如果心力交瘁,給老大輔導作業的時候,秒變“後媽”的幾率是不是更大?一想現在孩子的作業,只每天家長簽字審核輔導這一項,我的頭就炸裂了。

我懷疑我生了二胎,肯定心力交瘁、無比煩惱之下,情緒崩潰。唉!還是算了。

第四,我歡喜隨心隨性,說走就走。

這些年,每年我都會安排一場、兩場甚至幾場旅行。如果生個二胎,老大今年8歲,二胎0歲,未來的三年,我說走就走的幾率為零。如果我的孩子交給保姆,自己去雲遊四方。這種可能幾乎不存在。哪怕有一天我再苦惱無比,我都得咬牙切齒地呆在原地3-5年,因為孩子太小,要麼你把孩子帶著去,你覺得帶個很小的孩子遠走會很好玩嗎?何況老大的學習接受能力堪比蝸牛,你得乖乖地呆在家裡,一點點地陪著進步。這些年,你還不嫌累麼?

第五,責任與義務對等,孤獨與不孤獨的接納

一個孩子,看起來孤單。但是物質與精神同樣也是富足。一元錢分兩半只能是五角。孩子不就覺得孤單麼?

一種解決方式是:我儘量提供各種各樣小朋友一起玩的機會讓你不孤單。另外就是把姐妹的孩子接到一起,一起長大,一起旅行,一起學習。這樣陪伴的親情手足也是情意濃濃。最後一種方式是,一個人真正的不孤獨是一種自我相處方式,最高級的方式應該是讀書,與書對話。撫琴,與琴對鳴。旅行,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而不是,人和人之間的短暫陪伴。

所謂手足,也不過只是一段路而已。

第六,一個孩子的女人,相對有較強的情感自由度。

如果你只有一個孩子,如果有一天你覺得婚姻索然無味,你有更多的機會去重新選擇調整。甚至回到高品質的單身生活。但是,兩個孩子的壓力會大很多。女人的天性決定了很多時候曲終人散以死相逼都要帶著自己的孩子。這一點,就註定脆弱了。孩子是女人的軟肋。

但是,一個孩子的女人,相對進退更為自如。如果兩個孩子,很多時候選擇被迫忍耐的機會會大很多。記得一個寶媽分享過她的故事,大寶六歲,老公出軌,不成想自己意外懷孕,身體情況無法打胎,只得生下孩子。出軌的男人縱然就像沾上大便的人民幣,惡臭無比,但是又無法捨棄。在如今的高壓社會,兩個孩子的女人必須仰仗男人的支持,離婚簡直就是奢侈品。

再說,中國的多少夫妻都是將將就就地過。其實,將就本身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將就成為理所當然的生活常態。

如果只有一個孩子,我可以不將就。大不了高品質地單身,關鍵我的孩子也能高品質的生活。

想來想去,最終我決定就生一個孩子算了。孩子只是作為女人成長的經歷而已,一個足夠,不再奢求。再說,我已經跨入高齡產婦之列,如果為了所謂的孩子要求一個伴去讓孩子承擔失去媽媽的風險,還是算了。

於是我對我的孩子說,如果你想多要孩子,二十年後,我奔六,還是中青年,你正值生育年齡,你想要兩個、三個,或者更多。媽媽沒有任何意見,但是我能做到,鼎力相助,並且我相信以我這些年對你的培育,你會把自己的孩子帶好。而媽媽我,這些年赤手空拳無依無靠活好自己已經不容易,就讓我的下半生,就為自己好好活一回吧。

孩子,原諒我,不能給你生二胎。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