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根胡蘿蔔引發的南北差異大討論

文 | VicWe

我是個地道的北方人,以前在家的時候,我跟我爸比懶。

我爸:「你吃西瓜嗎?」

我:「吃。」

我爸:「那你去切一下。」

我:「哦,那不吃了。」

……

在北方的時候,西瓜都是一個一個買的,甚至你問老闆半個賣不賣的時候,老闆連白眼都懶得給你。來了深圳才發現,原來還可以一次只買半個、甚至四分之一個西瓜,甚至給你削皮、切塊裝盒,

還配好水果叉。

我爸來深圳後,我們兩個懶人最大的愛好就是下樓買西瓜、買鳳梨,享受那種回家打開直接吃的快感,再也不用為誰去切、去洗而煩惱。

南北差異體現在方方面面。之前我們討論過甜鹹之爭,湯圓餃子之爭,蟑螂大小之爭,現在,新版的南北差異再次引來大家熱烈的討論。

一根胡蘿蔔、幾顆小白菜?這要是擱北方,老闆可能以為你是來砸場子的,不打你就算好,

還送你一把蔥?

同樣的場景,如果換成北方,可能會是——挑出一根胡蘿蔔、幾顆小白菜,然後沖老闆說:「剩下的我全要了。」

回家路過超市,門口總有一位老大爺蹲在地上,跟前放著小半籃雞蛋在賣。這如果擱在東北,一個人就能全買走。

還嫌少。

如果說初來南方的北方同學,

只是略感驚奇的話。初到北方的南方同學,可謂是遭受360度全方位的碾壓了。

有個南方朋友,有次去青島出差,下樓買兩根油條,油條攤老闆表示兩斤起賣。朋友堅持只要兩根,老闆回頭想了想,算了,送你吃吧。

豪爽的北方人不止送油條。

在西安買水果,有那種沿著城牆跟兒的水果市場,老闆會特別熱情的拉著你讓你試吃,不買可以,但不吃不准走。

北方有一種小甜瓜嗎,大概比蘋果大一點,類似哈密瓜的味道。有一次帶著南方朋友去逛水果市場,還沒來得及問價格,老闆就kua一下敲開一個,塞給她說,嘗嘗吧,買不買的嘗嘗再說。

朋友嘗完一個後正要開口,我突然有不祥的預感,趕緊拉住她,回頭對老闆說「給我稱三斤。」我很怕她開口說,「挺好吃,給我來一個吧。」那場面就很尷尬了。

其實,買菜這種南北差異很好理解。

第一,相對於北方來說,南方食材更豐富。

所以每天吃什麼菜選擇非常多,像北方那樣一頓買幾斤土豆吃好幾天,太虧了!

第二、從烹飪方式上來說。

南方多炒炸,北方多燉燴。炒菜吃不完再加熱會影響口感和味道。燉菜就不會,越燉越入味。而且,南方烹飪對於食材的要求更加嚴格,必須新鮮,凍魚凍雞是絕對不行的。你想想,凍過得白切雞,能吃嗎!

北方的紅燒啊、油燜啊,調味重,對食材本身的要求就下降不少。

第三,氣候原因。

北方一年四季相對乾燥,秋冬季的天氣還冷,利於食材的存儲保鮮。甚至天冷的時候,陽臺就能當冰箱使。那個東北的雪糕都是街邊露天賣的梗就來源於此。

南天氣候濕熱,買那麼多菜冰箱放不下,放外面無非就兩種結果,壞了丟掉,或者被蟑螂爬過丟掉……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暖氣!

北方的冬天,房間例外就是天堂和地獄的區別。到了那個時候,只能咬咬牙,趁著出一趟門存夠半個月的口糧,然後待在房子裡貓冬。

而南方,南方冬天屋裡和外面一樣冷,可能就……無所謂在不在家了。

糾正一下,剛才通過回憶發現,南方的冬天屋外比屋裡暖和。這也是為什麼南方人冬天也要頓頓出門買菜的原因吧。

趁機取暖嘛。

關於買菜這事兒,目前南方戰隊和北方戰隊的朋友還處於互相調侃、講段子的階段,不存在黑,也不存在擠兌、歧視……

其實習俗和文化差別,歸根結底都是不同地區的生活智慧所帶來的形態差異,分不清,也不用分出個高下。

作為一個身在深圳的北方人,拜託大家,尊重南北差異,最好裝個暖氣。

」我很怕她開口說,「挺好吃,給我來一個吧。」那場面就很尷尬了。

其實,買菜這種南北差異很好理解。

第一,相對於北方來說,南方食材更豐富。

所以每天吃什麼菜選擇非常多,像北方那樣一頓買幾斤土豆吃好幾天,太虧了!

第二、從烹飪方式上來說。

南方多炒炸,北方多燉燴。炒菜吃不完再加熱會影響口感和味道。燉菜就不會,越燉越入味。而且,南方烹飪對於食材的要求更加嚴格,必須新鮮,凍魚凍雞是絕對不行的。你想想,凍過得白切雞,能吃嗎!

北方的紅燒啊、油燜啊,調味重,對食材本身的要求就下降不少。

第三,氣候原因。

北方一年四季相對乾燥,秋冬季的天氣還冷,利於食材的存儲保鮮。甚至天冷的時候,陽臺就能當冰箱使。那個東北的雪糕都是街邊露天賣的梗就來源於此。

南天氣候濕熱,買那麼多菜冰箱放不下,放外面無非就兩種結果,壞了丟掉,或者被蟑螂爬過丟掉……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暖氣!

北方的冬天,房間例外就是天堂和地獄的區別。到了那個時候,只能咬咬牙,趁著出一趟門存夠半個月的口糧,然後待在房子裡貓冬。

而南方,南方冬天屋裡和外面一樣冷,可能就……無所謂在不在家了。

糾正一下,剛才通過回憶發現,南方的冬天屋外比屋裡暖和。這也是為什麼南方人冬天也要頓頓出門買菜的原因吧。

趁機取暖嘛。

關於買菜這事兒,目前南方戰隊和北方戰隊的朋友還處於互相調侃、講段子的階段,不存在黑,也不存在擠兌、歧視……

其實習俗和文化差別,歸根結底都是不同地區的生活智慧所帶來的形態差異,分不清,也不用分出個高下。

作為一個身在深圳的北方人,拜託大家,尊重南北差異,最好裝個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