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九子奪嫡!帝王雍正的稱帝之路:狹路相逢勇者勝!值得學習

其實在康熙晚年九子奪嫡中最激烈的當屬胤禛(老四,後來的雍正)VS胤禵(老十四),胤禵排行十四,比胤禛小十歲,一母所生。倆人雖是同胞兄弟,但對皇位的競爭也是最慘烈的!

胤禵與福晉

胤禵天生神勇,尤其喜歡兵法,西北戰事,康熙要任命子嗣其中的一位為大將軍王,奪得大將軍之位就意味著奪得了兵權,也意味著離儲位不遠了,因此顯得非常重要!胤禵聯合朝中大臣,並且充分展示自己的軍事才能,通曉兵法又極富韜略,

因此,在康熙五十七年十月,胤禵被正式任命為大將軍。胤禛的這次失敗可以說是輸在技不如人上。

胤禵在前線沒有辜負康熙的重托,一方面整頓軍務,加強戰備;另一方面則積極策劃對敵方針。在胤禵的率領下,清軍分兵倆路西藏,重新奪回拉薩,接著揮師北上,步步為營,逐漸控制了新疆的局勢。胤禵的節節勝利,對胤禛無疑是巨大的打擊。胤禵的異軍突起,徹底打亂了胤禛的爭儲計畫,

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胤禛一直處於被動的局面。

胤禵是一個高人,戰場上的勝利並未沖昏他的頭腦。相反,他借助胤祀等人的勢力加緊培植黨羽,極力招攬人才,收買人心。以武見長的他甚至自己的不足之處,非常注意結交文士,

以長補短。胤禵的大肆活動取得了不小的收穫,一時間聲名鵲起,加上西北戰事的勝利,康熙對這個老十四刮目相看了。胤禵後來者居上,封王領兵,被立為皇太子的可能性很大。

此時的胤禛已經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進,有崛起的胤禵擋路;退,多年的努力和隱忍灰飛煙滅!正所謂取捨之間,彰顯英雄本色。在這個最艱難的時刻最能考驗一個人的信心和毅力。此時此境,胤禛能夠成為後來的雍正皇帝靠的就是一句話:倆強相逼,

勇者勝!

胤禛用了三人三招:

1、在胤禛的操縱下,隆科多在康熙病重後,統帥八旗營順利控制了京城的治安和局勢,是其他阿哥不能發動政變。

2、為了防止胤禵回歸,命川陝總督年羹堯(他的大舅哥)控制了重鎮西安,切斷了胤禵和內地的聯繫,使其部隊難以進入關中。

3、胤禛命另一個心腹戴鐸(胤禛曾經的家奴,後來被胤禛推薦擔任福建知府、道員,四川布政使等職。

)充當說客說服四川巡撫蔡珽支持胤禛,蔡珽表示,如果胤禵鬧事,四川應該出兵丁錢糧支持胤禛,同時停止對胤禵的糧草供應。

通過這三人三招,京城諸皇子被束縛了手腳,手握重兵的胤禵又被控制在了西北無法班師回朝。胤禛在通過後來的或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當上了皇帝!(篇幅問題,以後的文章會繼續寫)

劇照

時代呼喚強者,呼喚百折不回錚錚鐵骨的漢子。勇敢就是最高的智慧,知難而進才會開拓出一片燦爛的天空。胤禛的奪儲成功也能給我們後人以啟示:勇者的腳下沒有絕路,懦夫眼前盡是陰影!

讀歷史,感精神,明得失,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感謝閱讀、收藏、分享、評論!可以點擊右上角藍色的關注哦~~

劇照

時代呼喚強者,呼喚百折不回錚錚鐵骨的漢子。勇敢就是最高的智慧,知難而進才會開拓出一片燦爛的天空。胤禛的奪儲成功也能給我們後人以啟示:勇者的腳下沒有絕路,懦夫眼前盡是陰影!

讀歷史,感精神,明得失,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感謝閱讀、收藏、分享、評論!可以點擊右上角藍色的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