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943年常德會戰中的幾個問題

抗戰時期,中國正面戰場與日軍展開了22次大會戰。1943年的常德會戰可謂是抗戰中後期中國正面戰場作戰能力的頂峰。中日雙方在常德周邊投入大量兵力,鏖戰一個半月以上。

目前學術界有不少常德會戰的相關研究成果,包括親歷者所記,但大多就事論事,關注常德會戰具體進程,鮮見將其置於國際背景下探討蔣介石組織該會戰的方略。常德會戰時,正值開羅會議召開,也是中國軍隊準備協助盟軍入緬反攻、太平洋美軍對日攻勢加強的關鍵時期,會戰結果與中國抗戰形象密切相關。

中國軍隊在常德城內行進

需要討論的是,蔣介石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常德會戰?蔣遠赴開羅時,如何關注與指揮常德會戰?會戰結束後蔣介石為何要問責喋血孤城且被廣為稱頌的師長余程萬?諸如上述問題,需要進一步闡釋或厘清。

準備打殲滅戰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對日宣戰,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形成。

1943年1月中國與英、美正式簽訂新約,基本廢除與西方國家的不平等條約。與此同時,日軍在太平洋戰場逐漸失利,中國迎來了抗戰有利的外部條件。此前,中國歷經多次大會戰,雖不乏艱苦,但多以失敗而告終,士氣漸至低落。此時如能通過與日軍會戰而獲勝,顯示果敢的抗戰精神,則將重新激發人心,增強抗戰意志,既有助於構建蔣介石“民族統帥”形象,也有利於凸顯中國“大國”地位。
因此,蔣介石對即將到來的常德會戰高度重視,精心準備。

1943年10月,國民政府以陳誠為總司令,集結大約20個師于昆明,另空運3萬兵力至印度,隨時準備發動入緬對日反攻。日軍大本營亦決定調整作戰計畫,制定《1943年度秋季以後作戰指導大綱》,重點是展開“常德作戰”,“尋殲敵中央軍並覆滅第六戰區之根據地”,既消耗中國戰力,又牽制盟軍滇緬作戰進程,且使日軍從中國戰場解脫出來,

應對太平洋戰場。日軍選定常德,不僅因為它是“洞庭糧倉”,資源豐富,更是因常德地理位置異常關鍵。

1943年9月27日,日軍大本營下達了以常德為目標、尋求第六戰區主力作戰的命令,江北各支日軍逐漸聚集,兵力10萬餘眾,由11軍司令官橫山勇指揮。從兵力而言,中國軍隊並無劣勢,駐守常德及其周邊中國軍隊有第六戰區所屬的74軍、73軍、4軍、79軍、100軍、6軍、18軍和第九戰區所屬的第10軍、9軍,

共30多個師,總兵力為20余萬人,飛機約200架。蔣於11月8日記道:“我軍已能遵照恩施講詞準備佈置,故無憂也”。作戰初期(1-17日),中日兩軍尚處於從常德週邊的爭奪戰到城郊戰過渡的拉鋸戰,中國軍隊尚能堅撐。

儘管常德會戰日急,蔣介石尚有另一重要任務,首次被邀參與中美英三國在埃及開羅舉行的首腦會談。早在1943年初,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在北非會議時,蔣曾希望英、美達成一致,對中國給予必要援助。但會議結果頗為蔣所不滿乃至怨忿,羅、邱“仍以歐戰為主,而對遠東戰場,則僅以增加空軍相許,並無共同戰略之決定”。蔣認定,欲獲取國際援助,不能一味希冀列強同情。因中國軍隊在鄂西會戰的積極態度與作戰能力,羅斯福重視中國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重要性,許諾供給“空軍P40驅逐機三百架”,使蔣明白“自助人助是乃不易之定理”。因此,蔣對此次會議寄予厚望,認定這是提升中國國際地位、爭取歐美援助的絕佳機會,必須在常德戰場展現出良好戰力,儘量殲滅日軍。

嚴令守軍與常德共存亡

1943年11月18日,蔣介石啟程飛往印度,短暫停留後轉飛埃及開羅。啟程即日,日軍第116師團與第68師團,對常德進行合圍與猛攻,戰事陡然轉為激烈。當日,蔣介石命令第六戰區、第九戰區各部隊馳援常德,“將敵擊破,期收決戰之勝利”。常德會戰正酣之際,11月23日至26日,美、英、中三國首腦正式在開羅舉行會議,研討戰後東亞國際新秩序的構想。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國首腦在開羅舉行會議,商討聯合對日作戰計畫和遠東戰後和平問題。圖為蔣介石、宋美齡在開羅會議期間與羅斯福、邱吉爾的合影。

蔣介石遠赴開羅,表面鎮定自若,內心卻焦慮無比。他期待常德會戰進展勝利,掃清邱吉爾、史達林等人對於中國躋身“四強”的疑慮。如會戰失利,日軍奪下常德,中國喪師失地,配合盟軍入緬作戰即成泡影,對中國抗戰能力的質疑必將甚囂塵上。為此,蔣介石不斷指示前線,時刻關注會戰進展,要求中國軍隊展現出頑強的戰鬥精神,嚴令守軍與常德共存亡。11月19日,蔣在飛開羅途中,電令孫連仲、王纘緒、王耀武等將領:“……我第74軍、第44軍、第100軍,應盡全力在常德西北地方與敵決戰,保衛常德,而與之共存亡。功過賞罰,絕不姑息,希飭屬奮勉為要。”然而,日軍並未尋求在湘西北地方與中國決戰,而是直指常德城,守城將領為74軍57師師長余程萬。

余程萬

余程萬出身黃埔一期,善打防守戰,曾參加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等大規模戰鬥,戰功顯赫,尤其在上高戰役中,為57師贏得了“虎賁”的稱號。鄂西會戰時,余程萬即在常德佈防。當開羅會議正式召開的23日,常德奪城戰已白熱化。第六戰區司令部電令余程萬堅守待援,切勿動搖決心,因蔣介石重申:“……第57師應固守常德,與該城共存亡。”為堅定作戰決心,24日,蔣介石再次電令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無論常德狀況如何變化,決以第六、第九戰區協力包圍敵人于沅江畔而殲滅之。

蔣介石急欲獲取常德會戰的勝利,哪怕是慘勝,亦是值得。開羅會議中,邱吉爾認為,中國不足以成為與蘇聯一樣能“給予日本致命一擊”的基地,英國與中國的協商,既荒謬又無意義。羅斯福雖對蔣介石寄予厚望,無奈其代表史迪威一再罄訴蔣的虛弱:“像五月份的攻擊再來一次,他即會被推翻。”五月份的攻擊即指鄂西會戰。雖然中國自認鄂西會戰戰果顯著,美方觀察卻認為日軍虜掠甚多,其戰略目的已經達到,日軍撤退並非是中國的一次勝利。故蔣介石身在開羅,卻急需中國軍人彰顯抗戰精神。

果然,中國軍隊遵蔣介石之令,常德及周邊各軍與日軍展開激戰,尤以守城的57師表現突出。該師雖8000餘眾,面對3萬以上圍城敵軍,堅守不屈,屢次挫敗日方攻勢。24日,蔣介石聽到“敵圍攻常德,我軍喋血搏鬥予敵重創”的好消息。《紐約時報》每天以《中國》為題對戰況進行報導,在海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57師堅守常德的消息傳至開羅,與會各國“無不分外的表示欣慰”,羅斯福立時向蔣介石詢問守城部隊的番號及主將姓名等資訊,得到答覆的羅氏還特意在自己的備忘錄上記下了相關部隊和將領的資訊。

常德會戰

常德守城作戰異常艱苦慘烈。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人很明顯得到命令要死守常德,那裡是東去湖南省省會長沙、西去重慶和貴州省會貴陽的要地。當前湖南省的戰鬥是自二戰以來中國最重要的戰鬥,第三次長沙會戰與之相比已黯然失色。然而,各路援軍遭受日軍阻擊遲遲未到,常德保衛戰進入白熱化。守城的余程萬將軍11月29日表示,他寧願死在戰場也不會投降。親歷者李超回憶余程萬的訓話情形:“希望全體官兵繼續奮戰,為保衛常德誓與日本鬼子血戰到底!不成功便成仁,不當亡國奴!”

蔣介石在開羅會議期間既周旋于英美首腦間,又為常德戰局所困。但57師在常德的堅守,為蔣在開羅會議贏得了底氣。11月26日,中美英三國擬定了開羅宣言的草案。同日,美國參議院通過廢除限制華人入境的法案,中國重新受到國際尊重。12月1日,《開羅宣言》正式公佈,“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對此,舉國狂喜。但蔣介石尚保持謹慎樂觀,“今後我國若不能奮發自強,則一紙空文有何足恃,故必須國人共同努力奮勉,方能確保外交勝利之成果。”

常德會戰已為英美諸國所關注,一旦稍有差池,前一階段外交成果必受削弱,中國亦難證明“四大國”身份。12月1日,蔣介石輾轉返回國內,“精神奕奕,毫無風塵倦容”。“甫抵國門,即審查常德戰況,並於當晚召集軍事幹部,聽取半月以來常德附近作戰經過之總報”。蔣介石要讓國際社會認識到中國戰場的重要性,將常德會戰比作中國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勉勵困守孤城、與優勢日軍盤桓血戰十余日的余程萬師長,在電報中道:

“欣悉我57師全體官兵保衛常德,奮勇殲敵,以全世界各友邦最大之敬意……務希嚴督所部,與常城共存亡,以完成此次輝煌戰績,勿使斯大林格勒之戰史獨美於前也……”

為此,蔣介石改變原來在沅江兩岸殲滅敵軍的戰略,大力增援57師,吸引敵軍主力于常德,另以主力部隊攻擊敵側翼與後方,斷敵後路,內外夾擊。然而,12月2日,預備第10師和第3師先後遭日軍重創,方先覺第10軍元氣喪失殆盡,無力馳援守軍。3日,57師戰至全軍覆滅,日軍突入城內,余程萬于淩晨被迫棄城突圍,常德陷落。

常德雖然失陷,但對整個戰局並未產生致命性的打擊。蔣介石急調第九戰區兩期增援部隊趕赴常德。第一期增援部隊由李鈺堂率領,從正面援救常德,與敵軍在沅江南岸激烈交戰;第二期增援力量由歐震率領,一路掃除南岸的日軍,12月9日攻入常德東門。與此同時,王耀武在側翼向漆家河發起攻擊,另外數支部隊分別在桃源、慈利作戰進展順利。余程萬與援軍取得聯繫後,12月9日率軍反攻進入常德城。日軍見與第六戰區主力作戰目的已經達到,守衛常德已無多大價值,且自身傷亡頗重,決定撤退。常德城在陷落六日後被中國軍隊收復。江南、江北各軍乘勝追擊日軍。11日,蔣介石“明知敵寇已退,但此城未能為我確實佔領,心神甚覺憂惶不置”。12、13日間,雙方恢復至常德會戰前的態勢。至此,蔣介石總算“此心寬慰,如釋重負”,常德會戰暫告結束。

問責余程萬

本來,國民黨體制內外對常德會戰中余程萬及57師,均持高度讚賞態度,輿論界亦好評如潮。12月3日孔祥熙在全國慰勞總會上稱,“我57師余程萬師長,率領全體官兵,于敵人四面圍攻之中,血戰十餘晝夜,而常德依舊屹立,在此蘇境德軍節節敗退之境,及中太平洋美軍積極進展,中國戰場的勝利,不但予中國人民以無限的興奮,亦為盟國人士所關切”。陳誠稱余程萬所率部隊“喋血會戰,勇邁無前”“守城之戰,其壯烈無以逾此”。“蝴蝶鴛鴦派”的張恨水,以57師的英勇事蹟為素材,寫成了中國第一部現代軍事小說——《虎賁萬歲》,其中盛讚道:“……感謝這虎賁八千隻老虎。他們以血肉生命,替常德寫了一頁萬年光榮的歷史”,一再歡呼:“虎賁萬歲,虎賁萬歲!”

然而,蔣介石對常德會戰一直“憂慮”“忐忑”“慚懼”。《開羅宣言》公佈後,中國地位驟然提升,蔣並未因此飄飄然,“中外輿情莫不稱頌為中國外交史上之空前之勝利,寸衷惟有憂懼而已。”蔣介石的“憂懼”,來源於對自身戰力不足的準確認知。在盟軍不斷獲得反法西斯勝利之際,中國軍隊攜數量優勢,在常德會戰未能圍殲日軍,戰略意圖未能達成,心憂未來作戰之前景。蔣憂慮的是,若中國軍隊不能顯示堅定的犧牲精神,顯示強大的作戰能力,何能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

蔣介石反省自己存在指揮責任。會戰到來之際,蔣以鄂西會戰經驗悠然應對,其後不得不改變戰略,頗所被動,守城57師竟至全軍覆滅,師長棄城,其他各軍多受重創,最後竟孤注一擲,調動常德周邊各軍全力以赴奪回斷瓦殘垣的空城常德。蔣承認自己存在“方略部署與指揮遂紛亂無緒”,“妙算不精,指揮不當,徒遭無謂之犧牲,憂惶莫名。”

但蔣介石對余程萬則不可饒恕。如前所述,余程萬守衛常德,獲羅斯福等讚賞,使蔣在開羅會議頗有幾分得意。蔣從開羅歸國後,要求余堅守常德城。當常德戰況緊急時,11月28日,蔣電令:“常德如失陷應由第10軍(方先覺)、第74軍(王耀武)負完全責任!”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亦發出電令:“茲限第10軍30日晨確實攻克德山,以解常德之圍。如違誤,常德失陷,應歸該軍負責!”此電表明,即使常德淪陷,其責也不在余程萬。

■ ■■■■

上圖1943年11月19日,第七十四軍參謀長孟廣珍報告戰況致軍令部次長劉斐電。

下圖1943年11月28日,第十集團軍參謀長毛景彪報告常德周邊戰況致軍令部電。

隨著作戰方略的轉移,蔣介石希望以常德吸引敵方主力而聚殲之。與消滅敵軍之數量計,蔣更看重將士們能否遵令頑強死守。11月29日,余程萬電蔣及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部:“第57師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餘悲壯地表示,“職率副師長、指揮官、師附、政治部主任、參謀主任等,固守中央銀行,各團長劃分區域,扼守一屋,作最後抵抗,誓死為止”。蔣介石收到此電,備受感染,電令孫連仲,令79軍以兩個團於明日下午4時前,進入常德城,限第10軍於明日拂曉前攻擊常德東南之敵,並令第63師以六個連星夜馳入常德城解救第57師。薛岳也急忙電李玉堂與方先覺,“我軍馳援常德,生不能救,死不能雪恥,將何以對先烈”。蔣在12月2日鼓勵余程萬,“一切糧彈之接濟與兵力之增援,皆由本委員長直接主持,勿再有所顧慮……”“以後不必再發乞援之電,以此時只有安心殺敵之一道也。”同日,蔣電孫連仲、薛嶽,明確警告稱:“希即嚴令參加常德各增援部隊之軍長師長等,如不能遵令如期挺進常德城與我守城余師長直接聯絡,夾擊敵寇,則以違令避戰論罪,萬一常德因此失陷,必將各該軍師長以軍法從事……”可見,蔣介石希望中國各路軍隊同心協力,使常德城真正成為蘇聯的斯大林格勒。

當蔣介石得悉常德城破,57師實施巷戰且已持續三日,“私心欣慰無已”。但當12月3日驚聞余程萬“不奉命而擅自放棄常德”突圍且“不知下落”,怒斥道:“一月以來將士英勇犧牲,皆為其偷生之一念而反榮為辱”。蔣認為余程萬明知方先覺援兵已逼近常德,且敵軍幾成強弩之末,可余程萬“竟以一念之生,置國家軍譽職責於不顧”,“豈不可殺?應即宣佈其死刑,以振紀綱。”蔣後悔不該由余程萬鎮守常德城,認為余有失軍人犧牲精神,“余之為人,素知其膽怯無能。其狀貌短小,不言而知其為非可托以大事者”。不料余程萬竟能固守孤城多日,實屬蔣之意料之外,“自思往日觀人之方多以貌取為不當也”。

4日,蔣介石得知余程萬並未落入敵手,已經脫險,怒氣仍未消。命令薛嶽即日將其押解重慶,接受審判。薛岳等將領深知余程萬棄城突圍實屬無奈,並未如令遣餘回渝,還默許他領援兵反攻入城。12月7日,蔣介石以更為嚴厲的措辭致電薛嶽,“希即將第57師師長余程萬及其同時潛逃之副師長、參謀長等負責人員一併派專[員]解送來渝候審勿誤,速複。”蔣對余程萬棄城“潛逃”之憎惡、痛恨與追責,溢於言表。

守土有功的余程萬被懲處,諸多論者認為蔣問責不當。餘血戰突圍,實則無可厚非。然而,旁人欣賞餘的“守城之功”,蔣卻更憎恨其違令退卻,未遵令死守常德,缺乏為國捐軀的作戰精神。王耀武的74軍是抗戰期間的“王牌部隊”,57師作為王牌部隊之一,應為戰時各軍典範。會戰中蔣介石歷次電示余程萬須與常德“共存亡”,若無犧牲精神,何能拒敵與殲敵?而且,蔣多次電令其他將領率軍支援,余程萬且已知援軍將至,卻還率部突圍。蔣此前總結鄂西會戰時即嚴厲指出:“我軍最大的缺點,就是在於‘挨日退卻’”“一個陣地只要支持了一二天之後,即已盡了職責,就可以隨便退卻下來”,將帥如果抱有這種心態,“根本不配作一個軍人”。蔣介石強調:“即令戰鬥到了萬分艱苦危急時,要退卻,亦必要奉到上級命令,始能後退。否則,便是違犯戰鬥軍紀,便是擅自退卻,這樣,就是後來僥倖打了勝仗,還是不能恕他的罪惡。”統帥部對於作戰精神早已反復強調,且余程萬要求士兵殊死殺敵,“不成功,則成仁”,身為主帥,卻違令退卻,棄城突圍,有辱“虎賁”之名。

蔣介石問責余程萬,還希望起到敲山震虎、以儆效尤之效果。蔣介石深知國民黨軍隊存在著“軍隊空虛,官兵不學,指揮無方,軍政萎靡腐敗,難期振作,殊為前途悲痛”。他希望通過懲處余程萬,敲打其他高級將領。

對於常德會戰,中國以嚴密的戰略計畫,4萬之眾的傷亡,3位師長的犧牲,一月餘的苦戰,卻未能聚殲進犯日軍。1944年2月10日至14日,蔣介石在南嶽召開第四次軍事會議,對常德會戰進行系統講評。他坦率談道:

“前年長沙戰役,去年夏初[鄂]西戰役,以及最近的常德戰役,盟邦人士表面上贊許我們,說我們軍隊勇敢善戰;其實人家愈贊許,我們愈覺慚愧!因為敵人只用三個師來攻擊我們,而我們要以三十個師來抵抗;如此,敵人是以少擊眾,雖然失敗,不為恥辱,我們是以眾禦寡,就是得了勝利,反覺羞愧。”

在14日的閉幕式上,蔣介石認為74軍成績最優,余程萬(74軍師長)其罪不可赦;第10軍增援得力,但軍風紀不佳;44軍(王纘緒)作戰有過,軍風紀不好,但因政治關係,亦未多加責備,僅囑其反省。看來,蔣介石對諸多將領,即令有心問責,恐怕做不到,不得不對有大功而小過的余程萬,大張旗鼓地憎恨,更以“死刑”威懾,期待那些戰功不如余的將領們于心凜然。由於孫連仲、王耀武等將領及常德名士紛紛為余程萬求情、作保,餘最終才免一死,被判處兩年徒刑,最後被囚四個月後釋放。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作者:劉大禹 賀海鵬

編輯:王富聰 田萌

文史e家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

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好文推薦:點擊文字,立即查閱

【揭秘】戴笠親信沈醉回憶中共叛徒張國燾的軍統歲月【揭秘】清末北京如何治理氾濫的娼妓業【名人養生】“養生達人”何應欽的長壽之道

“抗戰夫人”“淪陷夫人”和“劫收夫人”

【養生必讀】破譯“女神”宋美齡的長壽密碼

“秋膘”您得這麼貼:“姑姑筵”,蔣介石、宋美齡、張學良都饞這口!

【解密】蔣介石三次下野與家族關係

【人物春秋】打手、舵手、推手:蔣經國的一生

【權威解讀】日本戰史中的國民黨正面戰場

【名家論史】馬勇:為什麼說甲午戰爭日本“太小人”

對中國給予必要援助。但會議結果頗為蔣所不滿乃至怨忿,羅、邱“仍以歐戰為主,而對遠東戰場,則僅以增加空軍相許,並無共同戰略之決定”。蔣認定,欲獲取國際援助,不能一味希冀列強同情。因中國軍隊在鄂西會戰的積極態度與作戰能力,羅斯福重視中國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重要性,許諾供給“空軍P40驅逐機三百架”,使蔣明白“自助人助是乃不易之定理”。因此,蔣對此次會議寄予厚望,認定這是提升中國國際地位、爭取歐美援助的絕佳機會,必須在常德戰場展現出良好戰力,儘量殲滅日軍。

嚴令守軍與常德共存亡

1943年11月18日,蔣介石啟程飛往印度,短暫停留後轉飛埃及開羅。啟程即日,日軍第116師團與第68師團,對常德進行合圍與猛攻,戰事陡然轉為激烈。當日,蔣介石命令第六戰區、第九戰區各部隊馳援常德,“將敵擊破,期收決戰之勝利”。常德會戰正酣之際,11月23日至26日,美、英、中三國首腦正式在開羅舉行會議,研討戰後東亞國際新秩序的構想。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國首腦在開羅舉行會議,商討聯合對日作戰計畫和遠東戰後和平問題。圖為蔣介石、宋美齡在開羅會議期間與羅斯福、邱吉爾的合影。

蔣介石遠赴開羅,表面鎮定自若,內心卻焦慮無比。他期待常德會戰進展勝利,掃清邱吉爾、史達林等人對於中國躋身“四強”的疑慮。如會戰失利,日軍奪下常德,中國喪師失地,配合盟軍入緬作戰即成泡影,對中國抗戰能力的質疑必將甚囂塵上。為此,蔣介石不斷指示前線,時刻關注會戰進展,要求中國軍隊展現出頑強的戰鬥精神,嚴令守軍與常德共存亡。11月19日,蔣在飛開羅途中,電令孫連仲、王纘緒、王耀武等將領:“……我第74軍、第44軍、第100軍,應盡全力在常德西北地方與敵決戰,保衛常德,而與之共存亡。功過賞罰,絕不姑息,希飭屬奮勉為要。”然而,日軍並未尋求在湘西北地方與中國決戰,而是直指常德城,守城將領為74軍57師師長余程萬。

余程萬

余程萬出身黃埔一期,善打防守戰,曾參加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等大規模戰鬥,戰功顯赫,尤其在上高戰役中,為57師贏得了“虎賁”的稱號。鄂西會戰時,余程萬即在常德佈防。當開羅會議正式召開的23日,常德奪城戰已白熱化。第六戰區司令部電令余程萬堅守待援,切勿動搖決心,因蔣介石重申:“……第57師應固守常德,與該城共存亡。”為堅定作戰決心,24日,蔣介石再次電令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無論常德狀況如何變化,決以第六、第九戰區協力包圍敵人于沅江畔而殲滅之。

蔣介石急欲獲取常德會戰的勝利,哪怕是慘勝,亦是值得。開羅會議中,邱吉爾認為,中國不足以成為與蘇聯一樣能“給予日本致命一擊”的基地,英國與中國的協商,既荒謬又無意義。羅斯福雖對蔣介石寄予厚望,無奈其代表史迪威一再罄訴蔣的虛弱:“像五月份的攻擊再來一次,他即會被推翻。”五月份的攻擊即指鄂西會戰。雖然中國自認鄂西會戰戰果顯著,美方觀察卻認為日軍虜掠甚多,其戰略目的已經達到,日軍撤退並非是中國的一次勝利。故蔣介石身在開羅,卻急需中國軍人彰顯抗戰精神。

果然,中國軍隊遵蔣介石之令,常德及周邊各軍與日軍展開激戰,尤以守城的57師表現突出。該師雖8000餘眾,面對3萬以上圍城敵軍,堅守不屈,屢次挫敗日方攻勢。24日,蔣介石聽到“敵圍攻常德,我軍喋血搏鬥予敵重創”的好消息。《紐約時報》每天以《中國》為題對戰況進行報導,在海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57師堅守常德的消息傳至開羅,與會各國“無不分外的表示欣慰”,羅斯福立時向蔣介石詢問守城部隊的番號及主將姓名等資訊,得到答覆的羅氏還特意在自己的備忘錄上記下了相關部隊和將領的資訊。

常德會戰

常德守城作戰異常艱苦慘烈。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人很明顯得到命令要死守常德,那裡是東去湖南省省會長沙、西去重慶和貴州省會貴陽的要地。當前湖南省的戰鬥是自二戰以來中國最重要的戰鬥,第三次長沙會戰與之相比已黯然失色。然而,各路援軍遭受日軍阻擊遲遲未到,常德保衛戰進入白熱化。守城的余程萬將軍11月29日表示,他寧願死在戰場也不會投降。親歷者李超回憶余程萬的訓話情形:“希望全體官兵繼續奮戰,為保衛常德誓與日本鬼子血戰到底!不成功便成仁,不當亡國奴!”

蔣介石在開羅會議期間既周旋于英美首腦間,又為常德戰局所困。但57師在常德的堅守,為蔣在開羅會議贏得了底氣。11月26日,中美英三國擬定了開羅宣言的草案。同日,美國參議院通過廢除限制華人入境的法案,中國重新受到國際尊重。12月1日,《開羅宣言》正式公佈,“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對此,舉國狂喜。但蔣介石尚保持謹慎樂觀,“今後我國若不能奮發自強,則一紙空文有何足恃,故必須國人共同努力奮勉,方能確保外交勝利之成果。”

常德會戰已為英美諸國所關注,一旦稍有差池,前一階段外交成果必受削弱,中國亦難證明“四大國”身份。12月1日,蔣介石輾轉返回國內,“精神奕奕,毫無風塵倦容”。“甫抵國門,即審查常德戰況,並於當晚召集軍事幹部,聽取半月以來常德附近作戰經過之總報”。蔣介石要讓國際社會認識到中國戰場的重要性,將常德會戰比作中國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勉勵困守孤城、與優勢日軍盤桓血戰十余日的余程萬師長,在電報中道:

“欣悉我57師全體官兵保衛常德,奮勇殲敵,以全世界各友邦最大之敬意……務希嚴督所部,與常城共存亡,以完成此次輝煌戰績,勿使斯大林格勒之戰史獨美於前也……”

為此,蔣介石改變原來在沅江兩岸殲滅敵軍的戰略,大力增援57師,吸引敵軍主力于常德,另以主力部隊攻擊敵側翼與後方,斷敵後路,內外夾擊。然而,12月2日,預備第10師和第3師先後遭日軍重創,方先覺第10軍元氣喪失殆盡,無力馳援守軍。3日,57師戰至全軍覆滅,日軍突入城內,余程萬于淩晨被迫棄城突圍,常德陷落。

常德雖然失陷,但對整個戰局並未產生致命性的打擊。蔣介石急調第九戰區兩期增援部隊趕赴常德。第一期增援部隊由李鈺堂率領,從正面援救常德,與敵軍在沅江南岸激烈交戰;第二期增援力量由歐震率領,一路掃除南岸的日軍,12月9日攻入常德東門。與此同時,王耀武在側翼向漆家河發起攻擊,另外數支部隊分別在桃源、慈利作戰進展順利。余程萬與援軍取得聯繫後,12月9日率軍反攻進入常德城。日軍見與第六戰區主力作戰目的已經達到,守衛常德已無多大價值,且自身傷亡頗重,決定撤退。常德城在陷落六日後被中國軍隊收復。江南、江北各軍乘勝追擊日軍。11日,蔣介石“明知敵寇已退,但此城未能為我確實佔領,心神甚覺憂惶不置”。12、13日間,雙方恢復至常德會戰前的態勢。至此,蔣介石總算“此心寬慰,如釋重負”,常德會戰暫告結束。

問責余程萬

本來,國民黨體制內外對常德會戰中余程萬及57師,均持高度讚賞態度,輿論界亦好評如潮。12月3日孔祥熙在全國慰勞總會上稱,“我57師余程萬師長,率領全體官兵,于敵人四面圍攻之中,血戰十餘晝夜,而常德依舊屹立,在此蘇境德軍節節敗退之境,及中太平洋美軍積極進展,中國戰場的勝利,不但予中國人民以無限的興奮,亦為盟國人士所關切”。陳誠稱余程萬所率部隊“喋血會戰,勇邁無前”“守城之戰,其壯烈無以逾此”。“蝴蝶鴛鴦派”的張恨水,以57師的英勇事蹟為素材,寫成了中國第一部現代軍事小說——《虎賁萬歲》,其中盛讚道:“……感謝這虎賁八千隻老虎。他們以血肉生命,替常德寫了一頁萬年光榮的歷史”,一再歡呼:“虎賁萬歲,虎賁萬歲!”

然而,蔣介石對常德會戰一直“憂慮”“忐忑”“慚懼”。《開羅宣言》公佈後,中國地位驟然提升,蔣並未因此飄飄然,“中外輿情莫不稱頌為中國外交史上之空前之勝利,寸衷惟有憂懼而已。”蔣介石的“憂懼”,來源於對自身戰力不足的準確認知。在盟軍不斷獲得反法西斯勝利之際,中國軍隊攜數量優勢,在常德會戰未能圍殲日軍,戰略意圖未能達成,心憂未來作戰之前景。蔣憂慮的是,若中國軍隊不能顯示堅定的犧牲精神,顯示強大的作戰能力,何能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

蔣介石反省自己存在指揮責任。會戰到來之際,蔣以鄂西會戰經驗悠然應對,其後不得不改變戰略,頗所被動,守城57師竟至全軍覆滅,師長棄城,其他各軍多受重創,最後竟孤注一擲,調動常德周邊各軍全力以赴奪回斷瓦殘垣的空城常德。蔣承認自己存在“方略部署與指揮遂紛亂無緒”,“妙算不精,指揮不當,徒遭無謂之犧牲,憂惶莫名。”

但蔣介石對余程萬則不可饒恕。如前所述,余程萬守衛常德,獲羅斯福等讚賞,使蔣在開羅會議頗有幾分得意。蔣從開羅歸國後,要求余堅守常德城。當常德戰況緊急時,11月28日,蔣電令:“常德如失陷應由第10軍(方先覺)、第74軍(王耀武)負完全責任!”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亦發出電令:“茲限第10軍30日晨確實攻克德山,以解常德之圍。如違誤,常德失陷,應歸該軍負責!”此電表明,即使常德淪陷,其責也不在余程萬。

■ ■■■■

上圖1943年11月19日,第七十四軍參謀長孟廣珍報告戰況致軍令部次長劉斐電。

下圖1943年11月28日,第十集團軍參謀長毛景彪報告常德周邊戰況致軍令部電。

隨著作戰方略的轉移,蔣介石希望以常德吸引敵方主力而聚殲之。與消滅敵軍之數量計,蔣更看重將士們能否遵令頑強死守。11月29日,余程萬電蔣及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部:“第57師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餘悲壯地表示,“職率副師長、指揮官、師附、政治部主任、參謀主任等,固守中央銀行,各團長劃分區域,扼守一屋,作最後抵抗,誓死為止”。蔣介石收到此電,備受感染,電令孫連仲,令79軍以兩個團於明日下午4時前,進入常德城,限第10軍於明日拂曉前攻擊常德東南之敵,並令第63師以六個連星夜馳入常德城解救第57師。薛岳也急忙電李玉堂與方先覺,“我軍馳援常德,生不能救,死不能雪恥,將何以對先烈”。蔣在12月2日鼓勵余程萬,“一切糧彈之接濟與兵力之增援,皆由本委員長直接主持,勿再有所顧慮……”“以後不必再發乞援之電,以此時只有安心殺敵之一道也。”同日,蔣電孫連仲、薛嶽,明確警告稱:“希即嚴令參加常德各增援部隊之軍長師長等,如不能遵令如期挺進常德城與我守城余師長直接聯絡,夾擊敵寇,則以違令避戰論罪,萬一常德因此失陷,必將各該軍師長以軍法從事……”可見,蔣介石希望中國各路軍隊同心協力,使常德城真正成為蘇聯的斯大林格勒。

當蔣介石得悉常德城破,57師實施巷戰且已持續三日,“私心欣慰無已”。但當12月3日驚聞余程萬“不奉命而擅自放棄常德”突圍且“不知下落”,怒斥道:“一月以來將士英勇犧牲,皆為其偷生之一念而反榮為辱”。蔣認為余程萬明知方先覺援兵已逼近常德,且敵軍幾成強弩之末,可余程萬“竟以一念之生,置國家軍譽職責於不顧”,“豈不可殺?應即宣佈其死刑,以振紀綱。”蔣後悔不該由余程萬鎮守常德城,認為余有失軍人犧牲精神,“余之為人,素知其膽怯無能。其狀貌短小,不言而知其為非可托以大事者”。不料余程萬竟能固守孤城多日,實屬蔣之意料之外,“自思往日觀人之方多以貌取為不當也”。

4日,蔣介石得知余程萬並未落入敵手,已經脫險,怒氣仍未消。命令薛嶽即日將其押解重慶,接受審判。薛岳等將領深知余程萬棄城突圍實屬無奈,並未如令遣餘回渝,還默許他領援兵反攻入城。12月7日,蔣介石以更為嚴厲的措辭致電薛嶽,“希即將第57師師長余程萬及其同時潛逃之副師長、參謀長等負責人員一併派專[員]解送來渝候審勿誤,速複。”蔣對余程萬棄城“潛逃”之憎惡、痛恨與追責,溢於言表。

守土有功的余程萬被懲處,諸多論者認為蔣問責不當。餘血戰突圍,實則無可厚非。然而,旁人欣賞餘的“守城之功”,蔣卻更憎恨其違令退卻,未遵令死守常德,缺乏為國捐軀的作戰精神。王耀武的74軍是抗戰期間的“王牌部隊”,57師作為王牌部隊之一,應為戰時各軍典範。會戰中蔣介石歷次電示余程萬須與常德“共存亡”,若無犧牲精神,何能拒敵與殲敵?而且,蔣多次電令其他將領率軍支援,余程萬且已知援軍將至,卻還率部突圍。蔣此前總結鄂西會戰時即嚴厲指出:“我軍最大的缺點,就是在於‘挨日退卻’”“一個陣地只要支持了一二天之後,即已盡了職責,就可以隨便退卻下來”,將帥如果抱有這種心態,“根本不配作一個軍人”。蔣介石強調:“即令戰鬥到了萬分艱苦危急時,要退卻,亦必要奉到上級命令,始能後退。否則,便是違犯戰鬥軍紀,便是擅自退卻,這樣,就是後來僥倖打了勝仗,還是不能恕他的罪惡。”統帥部對於作戰精神早已反復強調,且余程萬要求士兵殊死殺敵,“不成功,則成仁”,身為主帥,卻違令退卻,棄城突圍,有辱“虎賁”之名。

蔣介石問責余程萬,還希望起到敲山震虎、以儆效尤之效果。蔣介石深知國民黨軍隊存在著“軍隊空虛,官兵不學,指揮無方,軍政萎靡腐敗,難期振作,殊為前途悲痛”。他希望通過懲處余程萬,敲打其他高級將領。

對於常德會戰,中國以嚴密的戰略計畫,4萬之眾的傷亡,3位師長的犧牲,一月餘的苦戰,卻未能聚殲進犯日軍。1944年2月10日至14日,蔣介石在南嶽召開第四次軍事會議,對常德會戰進行系統講評。他坦率談道:

“前年長沙戰役,去年夏初[鄂]西戰役,以及最近的常德戰役,盟邦人士表面上贊許我們,說我們軍隊勇敢善戰;其實人家愈贊許,我們愈覺慚愧!因為敵人只用三個師來攻擊我們,而我們要以三十個師來抵抗;如此,敵人是以少擊眾,雖然失敗,不為恥辱,我們是以眾禦寡,就是得了勝利,反覺羞愧。”

在14日的閉幕式上,蔣介石認為74軍成績最優,余程萬(74軍師長)其罪不可赦;第10軍增援得力,但軍風紀不佳;44軍(王纘緒)作戰有過,軍風紀不好,但因政治關係,亦未多加責備,僅囑其反省。看來,蔣介石對諸多將領,即令有心問責,恐怕做不到,不得不對有大功而小過的余程萬,大張旗鼓地憎恨,更以“死刑”威懾,期待那些戰功不如余的將領們于心凜然。由於孫連仲、王耀武等將領及常德名士紛紛為余程萬求情、作保,餘最終才免一死,被判處兩年徒刑,最後被囚四個月後釋放。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作者:劉大禹 賀海鵬

編輯:王富聰 田萌

文史e家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

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好文推薦:點擊文字,立即查閱

【揭秘】戴笠親信沈醉回憶中共叛徒張國燾的軍統歲月【揭秘】清末北京如何治理氾濫的娼妓業【名人養生】“養生達人”何應欽的長壽之道

“抗戰夫人”“淪陷夫人”和“劫收夫人”

【養生必讀】破譯“女神”宋美齡的長壽密碼

“秋膘”您得這麼貼:“姑姑筵”,蔣介石、宋美齡、張學良都饞這口!

【解密】蔣介石三次下野與家族關係

【人物春秋】打手、舵手、推手:蔣經國的一生

【權威解讀】日本戰史中的國民黨正面戰場

【名家論史】馬勇:為什麼說甲午戰爭日本“太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