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呂梁市脫貧攻堅專題文藝調演側記

□實習記者劉小宇

一幅幅大氣的剪紙、一串串紅色的燈籠、一片片多彩的祥雲,

將舞臺裝點得紅紅火火。3月28日晚8時,呂梁市“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脫貧攻堅專題文藝晚會在呂梁影劇院精彩上演。

晚會以本土原創節目為主,通過歌舞、鑼鼓詞、戲劇、小戲等表演形式,展現了近年來呂梁脫貧攻堅的火熱生活和呂梁人民砥礪前行、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凸顯原創性,貼近老百姓,緊扣市委中心工作,決定了呂梁市“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脫貧攻堅專題晚會的與眾不同。

12個精彩節目,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呂梁人民為脫貧攻堅而不斷奮鬥的歷程,謳歌了脫貧攻堅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和先進人物。

拉開晚會序幕的是激烈的鼓聲,舞臺上的演員們身著米色制服,樸素而大方,她們代表的是我市一支年青而又充滿活力的力量——呂梁山護工。只見他們神情充滿自信,手中紅色的鼓槌隨著節奏上下舞動,

鑼鼓聲時而低緩如小河流淌,時而急促如暴雨傾盆,此起彼伏、高☆禁☆潮☆禁☆迭☆禁☆起,一如呂梁山護工勇敢走出大山面對城市新生活的艱辛歷程。從舉步維艱到取得成功,呂梁山護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下闖出了一片嶄新的天地,也給脫貧攻堅注入了新的活力。

來自孝義市的《風雨核桃情》將晚會推向了高☆禁☆潮,這個小戲反映了呂梁1500名第一書記下鄉在精准扶貧當中給呂梁帶來的變化,

描寫了在核桃大豐收後賣不出去的困難情況下,如何打開銷路,成功脫貧致富的小故事。編劇霍老師對記者說“劇中人物都依據現實中的原型進行表演,語言也採用孝義市方言,就是要將這個脫貧攻堅中的典型案例原汁原味地反映給觀眾朋友。”演員們將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表演得淋漓盡致,劇情一波三折,時而沉重壓抑,時而振奮人心,牽動著觀眾們的心也跟著忽上忽下,
直到演出結束後還沉浸在故事中。

晚會在晉劇大聯唱《綠色脫貧開新篇》中落下了帷幕。

“晚會是呂梁市委宣傳部和市文化局主辦的,目的是通過文藝作品來宣傳呂梁精准脫貧,讓呂梁的貧困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脫貧政策、幫扶力度和支持方向;第二個目的是通過這次活動選出一些好的作品,下一步將這些好的作品、接地氣的作品、和老百姓能夠產生共鳴的作品,

到貧困的農村去演出,通過文藝作品教育貧困戶,讓他們積極地主動的去脫貧,而不是被動的或者回應式的脫貧,把黨的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出臺的政策更好地宣傳到每一個貧困戶甚至每一個人,激勵大家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家庭永久過上好日子。”晚會總導演程玉停動情地說。

(呂梁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