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陳寶生:職業教育須提供“工匠精神、大國工匠”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2日電 今天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教育改革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答中外記者問

中央電視臺、央視網、央視新聞移動網記者:我問的問題是關於職業教育的。工匠精神已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我們也非常欣喜地看到,大國工匠們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同。大國工匠都是從最基礎的工人成長起來的,

現在我們國家的職業教育還處在有很多問題的階段。請問陳部長,我們的職業教育下一步應該怎樣發展來適應我們新形勢下的變化?國家是否有相關制度上的設計?謝謝。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謝謝。這幾年由於央視播出一個專欄節目,我們國家開始流行兩個詞,一個叫做“大國工匠”,一個叫做“工匠精神”。這兩個詞都和職業教育關係非常密切。職業教育是我們國家教育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家如果到福州去看看馬尾船政學堂,那是150年前建的,是一個標準的職業教育。它的辦學理念、教學方法、管理制度,放在今天的職業教育學校裡面都不落後。所以我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職業教育在中國已經成長了很長時間,有了堅實的歷史基礎,現在又有著急迫的現實需求。為什麼?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新常態,
進入了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要內容的結構大變動的時代。這個階段加上新科技革命的興起,加上我們國家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急迫的要求,要求我們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大量的、大規模的技術人才的支撐。也就是提供兩個公共產品,一個公共產品是在全社會通過職業教育能夠弘揚工匠精神,一個公共產品是提供大量的大國工匠。
這就是我們的歷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