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孔院一周新聞 泰國漢教賽場大比拼 中國舞獅亮相辛巴威

南非

相連相傍金磚路

2017中南大學生對話活動圓滿結束

斯坦陵布希大學選手合影

中國駐南非大使館教育組負責人宋波參贊總結中南兩國在教育方面合作的各項成果:從孔子學院、孔子課堂及漢語學習者的數量來看,南非位居非洲大陸第一。尤其是在2015年,漢語作為第二外語進入南非國家教育課程後,

它為兩國的友好合作關係架起了又一座重要橋樑。

當地時間9月1日晚,“首屆中南大學生對話”在開普敦舉辦。對話以“中國和南非:我們因何而相連”為主題,圍繞中南兩國未來合作展開。來自中國和南非名校的十位大學生就如何促進中南兩國經濟合作與發展、如何展望自己和自己國家的未來,以及同為金磚成員國的中國和南非該如何攜手,在國際發展和全球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等問題發表了看法。

當主持人問到“你是否會借助中南兩國友好合作關係去中國或南非學習”時,來自斯坦陵布希大學孔子學院(本次活動協辦單位之一)的學生羅麗麗表示,畢業後打算去中國教英語,曾在中國生活的經歷讓她選擇了漢語,而孔子學院這個平臺又讓她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的瞭解,這對她以後融入中國文化環境和英語教學都會有很大説明。

俄羅斯

醒獅舞動鬧金秋

中華文化亮相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開放日

樂器展臺前,當地學生及民眾認識了鑼、鼓等中國傳統樂器,在親身體驗擊打、彈奏的過程中感受中國樂器的獨特韻律。

服裝展臺前,當地學生及民眾紛紛試穿中國漢服、京劇服裝等傳統服飾,並拍照留念。

醒獅起舞

“我”與醒獅合影

當地時間9月1日,在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校園開放日期間,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孔子課堂準備了漢語公開課、剪紙、中國結、中國樂器、書法、中國服飾、茶藝等中國文化體驗活動,吸引了大學新生及當地民眾等數千人參加。伴隨著鑼鼓聲,被當地民眾誤稱為“中國龍”的醒獅舞動起來,引起眾多當地民眾駐足觀看。期間,在俄羅斯學習俄語的志願者還奉上了雙節棍表演,贏得當地民眾連連稱讚,其中一位小朋友甚至激動地現場拜師學藝。本次活動為當地學生及民眾提供了認識中國、走近中國文化的機會,對提高孔子課堂的知名度、激發當地民眾的漢語學習熱情有積極意義。

加拿大

濃濃的“中國風”

里賈納大學孔子學院參加國際龍舟節

瓦斯卡納(Wascana)湖上賽龍舟

里賈納龍舟隊

龍舟節上,孔院還舉行了包粽子等“中國端午節”文化活動,圖為志願者教民眾寫中文名。

當地時間9月1日至2日,“2017年里賈納國際龍舟節”隆重啟航。開幕式首次引入“請龍頭”“龍頭點睛”等傳統的龍船下水儀式,凸顯出濃濃的“中國風”。今年是里賈納大學孔子學院龍舟隊連續第五年參加此項賽事,龍舟隊主要由當地居民和各國學生組成。隊員們在擊鼓號子聲中奮力爭先,感受乘風破浪、激流勇進的樂趣。通過龍舟賽活動,首次作為協辦單位參加的里賈納大學孔子學院,將傳統中國文化與當地大型活動有效結合,促進了普通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興趣與瞭解,增加了他們的漢語學習積極性,也進一步提升了孔子學院在當地的知名度。

波蘭

暢談中歐合作前景

克拉科夫孔院主辦中歐國際研討會

主席臺上的中外專家學者

與會專家學者合影

9月2日,由克拉科夫孔子學院主辦的“中歐合作協同效應:‘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6+1’合作機制”國際研討會舉行,30多位來自英國、比利時、中國等地的中外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主題分別為“‘一帶一路’時代背景下的中國與歐洲”“2017年的中歐關係”“‘16+1’: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發展前景”。會上,關於“一帶一路”倡議,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宋新甯指出了它對中歐國際合作的深遠意義及內涵,“中東歐現在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個重點,西歐國家也應瞭解‘一帶一路’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機會。”克拉科夫孔院外方院長約安娜·瓦爾德加則從教育角度表達了自己對中歐合作的信心,“相信中國和波蘭乃至整個歐洲的教育文化交流將繼續在更深、更廣的層面上展開。”

泰國

漢教“賽場”大比拼

泰國志願者崗中培訓不一般

趙文卓老師展示書法

常婷婷老師教學演示

明滿學校孔子課堂表演《清宮行》

9月2日至3日,由明滿學校孔子課堂承辦的“2017年泰國春武裡府及周邊地區漢語教師志願者崗中培訓”舉行。在培訓環節,該校本土漢語教師陳秀月和孔子課堂中方負責人張鵬為大家帶來了實用有效的泰語培訓。在分組教學展示環節,八個小組成員分別圍坐一起,共同製作教具並完成教案。每組選派一名志願者教師進行教學展示。精美的教具、活潑的課堂、大方自然的教態,展示了教師們過硬的教學技能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最後,常婷婷老師贏得教學展示一等獎。大家紛紛表示,此次培訓內容豐富且貼合實際,不僅增強了自身的泰語水準與教學實踐能力,還增進了友誼,加深了對志願者工作的進一步認識。

紐西蘭

感受中國書畫藝術

威靈頓維多利亞孔院舉辦“發現中國”書畫活動

陳康渭老師講解繪畫技巧

體驗中國畫

學生作品展示

當地時間9月2日,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孔子學院舉辦“發現中國”之書畫活動,並邀請書畫家陳康渭作專題講解。在陳老師指導下,來自塔拉代爾中學的學生帶著好奇心按照中國傳統磨墨法,用墨石在硯臺上磨墨。磨好墨後,他們在白紙上用毛筆一筆一筆勾勒出熊貓和幾維鳥的模樣。期間,參加學校開放日的學生及家長們也來到書畫教室參觀。看到陳康渭老師筆下栩栩如生的小鳥和活靈活現的神龍,他們表示出極大興趣,紛紛拿起毛筆感受中國書畫藝術的魅力。“發現中國”系列活動是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孔子學院的品牌文化項目。此次活動選擇在塔拉代爾中學開放日活動期間舉辦,旨在為更多學生和家長提供瞭解漢語課堂和體驗中國文化的機會。

辛巴威

舞獅、太極齊上陣

辛巴威大學孔子學院歡慶哈拉雷國際狂歡節

辛巴威大學孔子學院學生參加巡遊活動

中國民族服裝秀

舞獅表演

當地時間9月2日,辛巴威的龍城廣場迎來“哈拉雷國際狂歡節”。由當地舞獅隊打頭的巡遊儀式拉開了狂歡節的序幕,辛巴威大學孔子學院學生組成的表演隊緊隨其後,為當地民眾展示色彩繽紛、各具特色的中國民族服飾。巡遊結束,孔院還準備了精彩絕倫的中國民族服裝秀。伴隨著中國古典音樂的節奏,臺上學生身著中國民族服飾,邁著矯健步伐,將中國民族服飾的魅力展現給在場每個人。此外,辛巴威武術學校帶來的舞獅、武術和太極表演也得到觀眾一致好評。表演結束後,辛巴威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吳波在接受該國電視臺採訪時表示,此次狂歡節不僅是哈拉雷當地人的節日,同時也為中津雙方提供了一個文化交流的平臺。

在俄羅斯學習俄語的志願者還奉上了雙節棍表演,贏得當地民眾連連稱讚,其中一位小朋友甚至激動地現場拜師學藝。本次活動為當地學生及民眾提供了認識中國、走近中國文化的機會,對提高孔子課堂的知名度、激發當地民眾的漢語學習熱情有積極意義。

加拿大

濃濃的“中國風”

里賈納大學孔子學院參加國際龍舟節

瓦斯卡納(Wascana)湖上賽龍舟

里賈納龍舟隊

龍舟節上,孔院還舉行了包粽子等“中國端午節”文化活動,圖為志願者教民眾寫中文名。

當地時間9月1日至2日,“2017年里賈納國際龍舟節”隆重啟航。開幕式首次引入“請龍頭”“龍頭點睛”等傳統的龍船下水儀式,凸顯出濃濃的“中國風”。今年是里賈納大學孔子學院龍舟隊連續第五年參加此項賽事,龍舟隊主要由當地居民和各國學生組成。隊員們在擊鼓號子聲中奮力爭先,感受乘風破浪、激流勇進的樂趣。通過龍舟賽活動,首次作為協辦單位參加的里賈納大學孔子學院,將傳統中國文化與當地大型活動有效結合,促進了普通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興趣與瞭解,增加了他們的漢語學習積極性,也進一步提升了孔子學院在當地的知名度。

波蘭

暢談中歐合作前景

克拉科夫孔院主辦中歐國際研討會

主席臺上的中外專家學者

與會專家學者合影

9月2日,由克拉科夫孔子學院主辦的“中歐合作協同效應:‘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6+1’合作機制”國際研討會舉行,30多位來自英國、比利時、中國等地的中外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主題分別為“‘一帶一路’時代背景下的中國與歐洲”“2017年的中歐關係”“‘16+1’: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發展前景”。會上,關於“一帶一路”倡議,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宋新甯指出了它對中歐國際合作的深遠意義及內涵,“中東歐現在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個重點,西歐國家也應瞭解‘一帶一路’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機會。”克拉科夫孔院外方院長約安娜·瓦爾德加則從教育角度表達了自己對中歐合作的信心,“相信中國和波蘭乃至整個歐洲的教育文化交流將繼續在更深、更廣的層面上展開。”

泰國

漢教“賽場”大比拼

泰國志願者崗中培訓不一般

趙文卓老師展示書法

常婷婷老師教學演示

明滿學校孔子課堂表演《清宮行》

9月2日至3日,由明滿學校孔子課堂承辦的“2017年泰國春武裡府及周邊地區漢語教師志願者崗中培訓”舉行。在培訓環節,該校本土漢語教師陳秀月和孔子課堂中方負責人張鵬為大家帶來了實用有效的泰語培訓。在分組教學展示環節,八個小組成員分別圍坐一起,共同製作教具並完成教案。每組選派一名志願者教師進行教學展示。精美的教具、活潑的課堂、大方自然的教態,展示了教師們過硬的教學技能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最後,常婷婷老師贏得教學展示一等獎。大家紛紛表示,此次培訓內容豐富且貼合實際,不僅增強了自身的泰語水準與教學實踐能力,還增進了友誼,加深了對志願者工作的進一步認識。

紐西蘭

感受中國書畫藝術

威靈頓維多利亞孔院舉辦“發現中國”書畫活動

陳康渭老師講解繪畫技巧

體驗中國畫

學生作品展示

當地時間9月2日,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孔子學院舉辦“發現中國”之書畫活動,並邀請書畫家陳康渭作專題講解。在陳老師指導下,來自塔拉代爾中學的學生帶著好奇心按照中國傳統磨墨法,用墨石在硯臺上磨墨。磨好墨後,他們在白紙上用毛筆一筆一筆勾勒出熊貓和幾維鳥的模樣。期間,參加學校開放日的學生及家長們也來到書畫教室參觀。看到陳康渭老師筆下栩栩如生的小鳥和活靈活現的神龍,他們表示出極大興趣,紛紛拿起毛筆感受中國書畫藝術的魅力。“發現中國”系列活動是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孔子學院的品牌文化項目。此次活動選擇在塔拉代爾中學開放日活動期間舉辦,旨在為更多學生和家長提供瞭解漢語課堂和體驗中國文化的機會。

辛巴威

舞獅、太極齊上陣

辛巴威大學孔子學院歡慶哈拉雷國際狂歡節

辛巴威大學孔子學院學生參加巡遊活動

中國民族服裝秀

舞獅表演

當地時間9月2日,辛巴威的龍城廣場迎來“哈拉雷國際狂歡節”。由當地舞獅隊打頭的巡遊儀式拉開了狂歡節的序幕,辛巴威大學孔子學院學生組成的表演隊緊隨其後,為當地民眾展示色彩繽紛、各具特色的中國民族服飾。巡遊結束,孔院還準備了精彩絕倫的中國民族服裝秀。伴隨著中國古典音樂的節奏,臺上學生身著中國民族服飾,邁著矯健步伐,將中國民族服飾的魅力展現給在場每個人。此外,辛巴威武術學校帶來的舞獅、武術和太極表演也得到觀眾一致好評。表演結束後,辛巴威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吳波在接受該國電視臺採訪時表示,此次狂歡節不僅是哈拉雷當地人的節日,同時也為中津雙方提供了一個文化交流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