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要笑人臉盲了!其實臉盲真的是病,治不好的那種

話說,臉盲症這個詞在人們的日常吐槽中並不少見...

沒記住新同事的臉,在公司樓下見到他沒打招呼,好尷尬!我果然有臉盲症..

那個明星XXX和這個明星XX長得好像哦,完全分不出差別!我果然有臉盲症...

但,今天,

有一個妹子的悲傷吐槽在Imgur上火了:

別BB那是臉盲症好嘛!真正的臉盲症很嚴重的!!

我有臉盲症,學名prosopagnosia。

有這病意味著我完全沒法通過臉來區分人,包括...我自己的臉!

這些年我一直努力假裝掩飾這一點,但生活中真的缺少了好多樂趣。

比如,當大家講一個人的笑話的時候,我沒法找到大家到底在笑誰,因為所有人看起來都一個樣...

如果你把艾瑪沃森和我妹妹們放到同一個房間,只看臉的話,我也完全區分不出來她們誰是誰....

結果,下面的吃瓜群眾紛紛表示...

我一直以為這詞是為了節目效果編出來的笑話呢!

呃....

所以....臉盲症到底是個啥?

臉盲症,是一種人們在視力完全沒有受損,同時智力也完全正常的情況下,

無法通過人臉來識別人。

最嚴重的臉盲症是完全無法看出那是臉。

這不僅僅是認不出誰是誰,而是...臉這個東西對他來說不是臉,

而是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個嘴巴拼湊在一切的東西,看上去沒有意義....

所以得到這種病的人無法看出下圖有張人臉,

他只能看到一堆水果蔬菜....

大部分臉盲症沒有那麼誇張,他們能看出對面是一個人臉,

但他們的問題在於記不住....

英國的心理學教授,資深臉盲症患者Andy Sutton對這種情況有這麼一個描述:

對臉盲症患者來說,看人臉就像一般人看蘋果...

‘你給我一張美女圖,

我可以看出她們彼此長得不太一樣,我也可以說出誰長的更好看。

但是...如果把圖拿走,然後過了一會兒再把其中一人的圖給我看,我就真的認不出這是剛才的誰誰。就像你認不出現在桌上的蘋果是昨天還是前天買的那個....’

不同的蘋果有不同的色澤、大小、形狀,

如果是蘋果星人他們肯定可以會注意到這些細小的差別,認為這些差別非常明顯,

但對普通人類來說....誰他喵地會注意到蘋果之間的不同啊!

人類當然可以費心費力去記憶自己看到的每一個蘋果的特點,然後和其他蘋果比較,但這樣也太累太難了,而且世間有如此多的蘋果,記住每一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對蘋果星人來說這就是小case~

而現實中的臉盲症患者就是在蘋果星球參加相親會的人類....

普通的臉盲症患者難以記住和區分同學或老師的臉,

而嚴重一些的連自己的臉和爹媽的臉也記不住。

比如,剛剛說的Andy Sutton教授,他從來沒有記住過自己的臉,所有社交網站上他的頭像都是同事們確認過以後再上傳的。對他來說,自己的臉就完全像一個陌生人....

這個病有時也會造成一些喜劇效果,

比如,臉盲症教授某次在街上對著鏡子梳頭,結果梳著梳著發現鏡子裡的自己動作不同步...他猛地嚇了一跳,結果發現對面是一面玻璃,不是鏡子,那個所謂的‘自己’是一個一臉困惑的卡車司機...

還有一次,教授在路上走著走著撞到了一個人,他馬上開頭說對不起,結果對方沒有任何回應。教授一直盯著他,發現他仍然沒有任何回應,而且完全不動....最後他才發現這是一面鏡子。

臉盲症也造成了他的觀影困難。在某部電影中,小李子和達蒙主演的電影他看了5、6遍都沒看懂,因為他們的髮型和衣服都類似,整個電影故事就像是一個人在精分....

為了讓自己正常生活,

不同的臉盲症患者想出了各種避免尷尬的技巧....

比如,記憶人們的聲音(這個最有效)、髮型、動作、穿的衣服,還有特定的場景。

每天早上,教授會努力記住小孩今天是穿什麼衣服出門,

這樣他去學校接孩子的時候才能知道哪個才是自己娃...

走在大街上如果有陌生人向他揮手,教授也會假裝認識他,和他聊天,

然後通過聲音來判斷他到底是誰...

不過,除了聲音以外,其他判斷因素經常變,會帶來很多問題....

比如,如果在電影院裡看到自己辦公室裡的同事,就算他記得對方的聲音,也會因為見面場景的改變而一頭霧水....

對Andy Sutton來說,他也永遠都記不住麥當娜,因為她的髮型總是變來變去,看上去完全像不同的人..

或者,相愛了十幾年的妻子某天穿著一件新衣服特別興奮地在門外走,Andy Sutton也會目不斜視地經過她,因為...從來沒見過這件衣服...

所以....

這個總是造成社交尷尬的臉盲症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

常見的臉盲症有兩種,

一種被稱為是獲得性面孔失認症(acquired prosopagnosia),這是指人們在出生後因為中風、車禍、從高處摔倒、猛烈擊打等原因造成腦部受損,開始變得認不清人....

第二種是發展性面孔失認症(developmenta prosopagnosia),這些倒楣的人們從出生起就有人臉識別障礙,和先天的基因問題有關係。

世界上有2%的人患有臉盲症,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第二種...

臉盲症患者認不出臉,和梭狀回的腦神經活躍度低有關....

梭狀回是大腦顳葉以及枕葉之間的腦皮層,

它能夠處理顏色資訊,識別文字,

以及最重要的,能識別人臉...

在看到人臉的時候,普通人的梭狀回的神經活躍度會變高,

通過複雜的大腦系統反應,人們能夠知道對面出現的那個東西是臉....

因為多年的進化,人類對人臉非常敏感,

梭狀回已經不僅僅是對真實的人臉有反應,對某些長得像臉的東西也會發生反應,

比如下面這些....

人類從吃奶時起就不停地看人臉,知道它是重要的資訊,

也因為越看越多,梭狀回會更發達,反應會更敏銳、劇烈.....

而這一切,並沒有出現在臉盲症患者的梭狀回上...

那麼,該如何治療臉盲症呢?

答案是....不知道。

目前科學家們還沒有發現能夠有效治療臉盲症的方法,患者們只能默默忍受各種社交尷尬。

不過,對於某些嚴重程度還有達到臉盲症,但仍然會出現臉盲現象的人們來說,

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

那就是:多看臉!

科學家們發現,在專門識別人臉的梭狀回上的面孔區域(fusiform face area),除了普通人看臉會有激烈的神經反應外,鳥類學家在看鳥的時候這裡也會有一樣的高強度神經反應。

除此外,還有汽車愛好者看車,模型愛好者看船模,等等等等.....

把兩條長得幾乎一樣的狗的合影給終極鏟屎官看,他們能和人看人臉一樣看出其中‘顯著的差異’,

並且他們的面孔區域的腦神經也會劇烈活動....

這意味著,梭狀回可能不是天生就對人臉有反應,

而是人類看臉看多了,成為了人臉專家,所以才會有劇烈反應....

科學家們還專門做了一個實驗。

他們設計出了一套虛構的有不同的性別和種族的動物,動物們因為這兩個因素的不同,而長相略有不同.....

剛開始,人們看著它們和看水杯的反應沒有不一樣,

但在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後,人們能夠熟練地說出誰是誰,並且看它們時的面孔區域的活躍度也顯著增高.....

所以,

如果想要避免認不出同事的尷尬,那麼就多盯著他們看看吧....

而現實中的臉盲症患者就是在蘋果星球參加相親會的人類....

普通的臉盲症患者難以記住和區分同學或老師的臉,

而嚴重一些的連自己的臉和爹媽的臉也記不住。

比如,剛剛說的Andy Sutton教授,他從來沒有記住過自己的臉,所有社交網站上他的頭像都是同事們確認過以後再上傳的。對他來說,自己的臉就完全像一個陌生人....

這個病有時也會造成一些喜劇效果,

比如,臉盲症教授某次在街上對著鏡子梳頭,結果梳著梳著發現鏡子裡的自己動作不同步...他猛地嚇了一跳,結果發現對面是一面玻璃,不是鏡子,那個所謂的‘自己’是一個一臉困惑的卡車司機...

還有一次,教授在路上走著走著撞到了一個人,他馬上開頭說對不起,結果對方沒有任何回應。教授一直盯著他,發現他仍然沒有任何回應,而且完全不動....最後他才發現這是一面鏡子。

臉盲症也造成了他的觀影困難。在某部電影中,小李子和達蒙主演的電影他看了5、6遍都沒看懂,因為他們的髮型和衣服都類似,整個電影故事就像是一個人在精分....

為了讓自己正常生活,

不同的臉盲症患者想出了各種避免尷尬的技巧....

比如,記憶人們的聲音(這個最有效)、髮型、動作、穿的衣服,還有特定的場景。

每天早上,教授會努力記住小孩今天是穿什麼衣服出門,

這樣他去學校接孩子的時候才能知道哪個才是自己娃...

走在大街上如果有陌生人向他揮手,教授也會假裝認識他,和他聊天,

然後通過聲音來判斷他到底是誰...

不過,除了聲音以外,其他判斷因素經常變,會帶來很多問題....

比如,如果在電影院裡看到自己辦公室裡的同事,就算他記得對方的聲音,也會因為見面場景的改變而一頭霧水....

對Andy Sutton來說,他也永遠都記不住麥當娜,因為她的髮型總是變來變去,看上去完全像不同的人..

或者,相愛了十幾年的妻子某天穿著一件新衣服特別興奮地在門外走,Andy Sutton也會目不斜視地經過她,因為...從來沒見過這件衣服...

所以....

這個總是造成社交尷尬的臉盲症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

常見的臉盲症有兩種,

一種被稱為是獲得性面孔失認症(acquired prosopagnosia),這是指人們在出生後因為中風、車禍、從高處摔倒、猛烈擊打等原因造成腦部受損,開始變得認不清人....

第二種是發展性面孔失認症(developmenta prosopagnosia),這些倒楣的人們從出生起就有人臉識別障礙,和先天的基因問題有關係。

世界上有2%的人患有臉盲症,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第二種...

臉盲症患者認不出臉,和梭狀回的腦神經活躍度低有關....

梭狀回是大腦顳葉以及枕葉之間的腦皮層,

它能夠處理顏色資訊,識別文字,

以及最重要的,能識別人臉...

在看到人臉的時候,普通人的梭狀回的神經活躍度會變高,

通過複雜的大腦系統反應,人們能夠知道對面出現的那個東西是臉....

因為多年的進化,人類對人臉非常敏感,

梭狀回已經不僅僅是對真實的人臉有反應,對某些長得像臉的東西也會發生反應,

比如下面這些....

人類從吃奶時起就不停地看人臉,知道它是重要的資訊,

也因為越看越多,梭狀回會更發達,反應會更敏銳、劇烈.....

而這一切,並沒有出現在臉盲症患者的梭狀回上...

那麼,該如何治療臉盲症呢?

答案是....不知道。

目前科學家們還沒有發現能夠有效治療臉盲症的方法,患者們只能默默忍受各種社交尷尬。

不過,對於某些嚴重程度還有達到臉盲症,但仍然會出現臉盲現象的人們來說,

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

那就是:多看臉!

科學家們發現,在專門識別人臉的梭狀回上的面孔區域(fusiform face area),除了普通人看臉會有激烈的神經反應外,鳥類學家在看鳥的時候這裡也會有一樣的高強度神經反應。

除此外,還有汽車愛好者看車,模型愛好者看船模,等等等等.....

把兩條長得幾乎一樣的狗的合影給終極鏟屎官看,他們能和人看人臉一樣看出其中‘顯著的差異’,

並且他們的面孔區域的腦神經也會劇烈活動....

這意味著,梭狀回可能不是天生就對人臉有反應,

而是人類看臉看多了,成為了人臉專家,所以才會有劇烈反應....

科學家們還專門做了一個實驗。

他們設計出了一套虛構的有不同的性別和種族的動物,動物們因為這兩個因素的不同,而長相略有不同.....

剛開始,人們看著它們和看水杯的反應沒有不一樣,

但在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後,人們能夠熟練地說出誰是誰,並且看它們時的面孔區域的活躍度也顯著增高.....

所以,

如果想要避免認不出同事的尷尬,那麼就多盯著他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