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水滸傳》中“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關西”在哪裡?

昨天寫了一篇文章《古籍中常說的“關內、關外、關中、關東”指的都是哪些地方?》,在評論區有條友 @長安躍馬橋 問道“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關西”在哪兒?這個問題很有說頭,評論回復一兩句講不清,

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好吧,我承認,寫的時候,我把關西給忘掉了)

這個故事出自《水滸傳》第三回,講的是鄭屠因欺壓金老漢父女,魯達為此打抱不平,三拳將鎮關西打死。

表面上看“鎮關西”無非是鄭屠的綽號罷了,但這個“關西”卻值得仔細說道說道,或者也可以理解為魯智深在哪兒打的鄭屠?

文中寫道:魯達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缽兒大小拳頭,看著這鄭屠道:“洒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

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關西。你是個賣肉的操刀屠戶,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鎮關西!你如何強騙了金翠蓮!”

魯達說的這句話裡有兩個詞“老種經略相公”和“關西五路廉訪使”正是“關西”在哪兒的關鍵之處。

老種:即北宋名將種師道。

經略相公:官名,經略安撫使,掌一路軍政之事(北宋行政區劃分為二十三路),稱帥司,大概相當於現在的省部級。在西北﹑西南邊境地區設置。相公是一種敬稱,類似“大人”的意思。

廉訪使:差遣。即走馬承受,全稱“都總管司走馬承受公事”,為路級監察官員。

種師道畫像

弄清楚了上面,再來說“關西五路”,北宋將全國劃分為二十三路,下屬州縣。

《水滸傳》中前面寫道:只說史進提了樸刀,離了少華山,取路投關西正路。 望延安府路上來,免不得饑食渴飲,夜住曉行;獨自行了半月之上,來到渭州……

正是在這裡史進遇到了經略府的提轄魯達,

發生了接下來的故事。

而這個渭州,最早是在北魏永安三年(西元530年)設置,因渭水得名。原治所在襄武(今甘肅隴西縣境),唐轄境相當今甘肅隴西、定西、漳縣、渭源、武山等縣地。

到了北宋時期,渭州為秦鳳路下屬,大致位於今天的甘肅東部地區(紅圈處)。參考北宋一般在西北邊境地區設置經略使,所以渭州這個地方是成立的。

而“關西”的關指的就是函谷關或潼關以西,與漢唐時期的“關東”相對;“關西五路”包括了今天的陝西、寧夏、甘肅東部和四川北部等在內的廣大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