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這就是命——兩場高考、兩個計畫的不同人生

圖片來源於網路

高中時,我和小輝在同一所學校,

我們是同班同學,也是室友。我和小輝的成績相差不大,都是學校的尖子生。對於中部地區一個小縣城的高中生來說,我們都渴望通過高考擺脫貧困的命運,而考上一所好大學無疑是我們改變命運的最好方式。

可那時只顧學習的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我和他的命運卻因為兩場高考、兩個計畫而就此不同。我們都是15年參加的高考,高考成績也都過了一本線,我比一本線高了七分,

而他比我多了十分。激動而又失落的我在百般糾結中通過地方專項計畫考上了本省的一所雙非一本大學。

一向孤傲的小輝卻不知什麼原因滑檔而未被錄取,不甘平庸的他最終選擇了複讀。一年後再次參加高考,他的分數比一本線高了五十多分,卻依然無緣985。然而我們的命運卻是在那個時候有了天壤之別,那一年,學校開始重視高校專項計畫,而他也很幸運報名參加了高校專項計畫。

第二年高考,小輝通過高校專項計畫被四川大學錄取,而他的成績與本科一批四川大學的投檔線相差二十多分。我和他成了雙非和985的差別,我們倆的命運也就是因為兩場高考、兩個計畫而有了巨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