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敦克爾克疑點重重,英軍無路可退,占盡優勢的德軍為何手下留情?

近期大熱的電影《敦克爾克》,作為一名歷史迷,小哇自然不能錯過,可結果卻是滿懷期待走進電影院,帶著滿滿的槽點失望而歸。

可能是二戰紀錄片看得太多,所以被大家稱讚的戰爭場面並沒有讓小哇感到特別驚豔,

反而是有些內容拖遝,中間一度昏昏欲睡。

相信看完這部電影后,不熟悉那段歷史的觀眾肯定會有不少疑問,比如,德軍陸軍明明已經鉗形攻勢包圍了英法聯軍,為什麼不沖上海灘,徹底將其殲滅?英法聯軍暴露在海灘上,

德國空軍進行空襲易如反掌,為什麼他們卻遲遲沒有行動?今天,小哇就為您一一解說。

1940年5月,在法國敦克爾克一條正面16公里的海灘上,40多萬英法聯軍陷入了德軍的包圍。當時,戰爭的成敗和世界的命運都維繫於一點:英國能否將受困於敦克爾克的數十萬部隊撤走。

如果英國失去了它的遠征軍,那麼它就很難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面對德國的陸軍和坦克軍團,英法聯軍已經無路可退,他們逃跑的唯一路線就是橫渡危險的英吉利海峽。但那裡經常狂風怒號,巨浪滔天,風暴可是家常便飯,而且德國和英國當時都在英吉利海峽投放了水雷。

當時,領導英國政府的是新任首相溫斯頓·邱吉爾。他與英國遠征軍司令約翰·戈特爵士面臨著一個生死抉擇:是固守敦克爾克海灘,還是讓大部隊撤退。

5月20日,英國政府通報海軍高層準備實施敦克爾克撤退行動。但是,從海上撤離,其危險性是不言而喻的。從5月到8月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時期,這段時間裡,英吉利海峽上會生成很大的氣旋,

氣旋造成海面波濤洶湧,大雨傾盆,天氣惡劣透頂。

瞭解這種可怕天氣的人中就有經驗豐富的海軍中將伯特倫·拉姆齊。已經退休的拉姆齊再次出山。他負責整個撤退計畫的制定和實施。

位於法國的敦克爾克小鎮距離英國海岸只有40公里。

為了撤出遠征軍,拉姆齊制定了一個周密計畫,代號“發電機行動”。拉姆齊徵調來一切可以調動的英國海軍艦船,包括驅逐艦、運輸船、掃雷艇,還有海上打撈船。

局勢已經刻不容緩。德軍裝甲集團就停在敦克爾克的郊外。他們隨時可能向英法聯軍發動攻勢。同時,盟軍還時刻受到德國空軍的威脅。

邱吉爾首相認為,只有3萬人可以活著回到英國。而拉姆齊海軍上將的期望值要稍高一點,他覺得可以撤出4萬5千人。

即使像驅逐艦這樣的鐵甲戰艦,面對如此強風和狂暴的海浪,以及來自大西洋上的強烈氣旋,也很難保證快速安全地航行。大量的人員傷亡看來已經在所難免了。

5月26日,發電機行動正式開始的第一天。第一批英國艦船向敦克爾克進發,營救撤退的遠征軍。壞天氣為敦克爾克市內和周邊的英法聯軍提供了保護。低垂的雲層使德國空軍的飛機沒有辦法看清地面上的全部情況。不過,只要天氣允許,能見度稍好,德國飛機仍然會發動攻擊。炸彈擊沉了敦克爾克港內的油輪。滾滾黑煙直沖天際。

盟軍很幸運,持續陰霾的天氣不利於德軍的空中打擊。德國空軍飛到敦克爾克的上空,可只過了十分鐘又被叫了回去,因為霧氣很大,能見度很差,天空中下著小雨,雲霧迷漫。

發電機行動開始的第一天,天氣就幫了盟軍的大忙。英國海軍營救出了7500名遠征軍士兵。然而,敦克爾克的海灘上還困著40萬盟軍部隊。

如果說第一天的天氣只是一種偶然,如果大海真的要和英國作對,那英國遠征軍就會繼續困在敦克爾克,直至全軍覆沒。

1940年5月27日。發電機行動的第二天。德軍裝甲軍團在距離敦克爾克僅19公里的地方停了下來。盟軍不知道還能夠堅守敦克爾克多長時間。也不知道好天氣還能持續多久,救援行動必須加緊進行!

英吉利海峽的海潮經常變換方向。強勁的西風隨時有可能迎面撲來,導致毀滅性的潮湧。狂烈的大風能讓海上航行變得舉步維艱。可是在發電機行動的第二天,當艦船橫渡英吉利海峽時,海面上只有輕微的南風,航行條件好得令人難以置信。

雖然天空濃雲密佈,但是德國空軍仍然不斷轟炸敦克爾克港的油輪,滾滾黑煙形成了巨大的煙幕,給海灘上的盟軍部隊提供了另一道極佳的掩護。

但是德軍的轟炸摧毀了敦克爾克港。英國海軍指揮部認為,他們根本無法讓部隊從港口上船。無奈之下,他們先讓部隊涉水到船停靠的地方,然後把他們拖上船。

平靜的水面使士兵們能安全地走進大海,不被巨浪卷走。但低潮位也對救援行動帶來不利:更大的船隻無法到達離海岸更近的地方。這就需要小船往返航行,從法國海岸把士兵們運送到停在深水區域的英國大型軍艦上去。

海軍中將拉姆齊早已預見到了小船的重要。在制訂發電機行動時,他就考慮到要組織一支船隊。海軍部將所有的小船都編收成冊,這樣就能隨時進行戰時動員。這些小型船隻種類繁多,五花八門,有小型帆船,捕魚拖撈船,還有遊艇。

除了協助英國海軍實施緊急救援行動之外,小船還用來給被困幾個星期的士兵們運送急需的給養。

這次行動對幾百隻小船還有英國海軍來說都是史無前例的。在英吉利海峽上,這些小船將面對難以計數的危險。海裡到處是水雷,水下還有德國潛艇,同時,頭頂上的德國空軍還經常發動攻擊。

1940年5月28日,發電機行動已進入了第三天。英國海軍繼續從法國的敦克爾克緊急運送撤出的聯合部隊。

天氣幫助盟軍穿越英吉利海峽返回了英國。而一直在向英吉利海峽運動的大西洋風暴,不可思議的突然轉而北上,沿著愛爾蘭西北海岸朝蘇格蘭方向駛去。但是在5月29日,救援行動的第四天,風暴改變了方向。它卷起海水形成沖天的巨浪,使士兵們涉水登船變得十分困難。

這一次,撤退行動又會面臨怎樣的挑戰呢?小哇明日繼續為您講解。

同時,盟軍還時刻受到德國空軍的威脅。

邱吉爾首相認為,只有3萬人可以活著回到英國。而拉姆齊海軍上將的期望值要稍高一點,他覺得可以撤出4萬5千人。

即使像驅逐艦這樣的鐵甲戰艦,面對如此強風和狂暴的海浪,以及來自大西洋上的強烈氣旋,也很難保證快速安全地航行。大量的人員傷亡看來已經在所難免了。

5月26日,發電機行動正式開始的第一天。第一批英國艦船向敦克爾克進發,營救撤退的遠征軍。壞天氣為敦克爾克市內和周邊的英法聯軍提供了保護。低垂的雲層使德國空軍的飛機沒有辦法看清地面上的全部情況。不過,只要天氣允許,能見度稍好,德國飛機仍然會發動攻擊。炸彈擊沉了敦克爾克港內的油輪。滾滾黑煙直沖天際。

盟軍很幸運,持續陰霾的天氣不利於德軍的空中打擊。德國空軍飛到敦克爾克的上空,可只過了十分鐘又被叫了回去,因為霧氣很大,能見度很差,天空中下著小雨,雲霧迷漫。

發電機行動開始的第一天,天氣就幫了盟軍的大忙。英國海軍營救出了7500名遠征軍士兵。然而,敦克爾克的海灘上還困著40萬盟軍部隊。

如果說第一天的天氣只是一種偶然,如果大海真的要和英國作對,那英國遠征軍就會繼續困在敦克爾克,直至全軍覆沒。

1940年5月27日。發電機行動的第二天。德軍裝甲軍團在距離敦克爾克僅19公里的地方停了下來。盟軍不知道還能夠堅守敦克爾克多長時間。也不知道好天氣還能持續多久,救援行動必須加緊進行!

英吉利海峽的海潮經常變換方向。強勁的西風隨時有可能迎面撲來,導致毀滅性的潮湧。狂烈的大風能讓海上航行變得舉步維艱。可是在發電機行動的第二天,當艦船橫渡英吉利海峽時,海面上只有輕微的南風,航行條件好得令人難以置信。

雖然天空濃雲密佈,但是德國空軍仍然不斷轟炸敦克爾克港的油輪,滾滾黑煙形成了巨大的煙幕,給海灘上的盟軍部隊提供了另一道極佳的掩護。

但是德軍的轟炸摧毀了敦克爾克港。英國海軍指揮部認為,他們根本無法讓部隊從港口上船。無奈之下,他們先讓部隊涉水到船停靠的地方,然後把他們拖上船。

平靜的水面使士兵們能安全地走進大海,不被巨浪卷走。但低潮位也對救援行動帶來不利:更大的船隻無法到達離海岸更近的地方。這就需要小船往返航行,從法國海岸把士兵們運送到停在深水區域的英國大型軍艦上去。

海軍中將拉姆齊早已預見到了小船的重要。在制訂發電機行動時,他就考慮到要組織一支船隊。海軍部將所有的小船都編收成冊,這樣就能隨時進行戰時動員。這些小型船隻種類繁多,五花八門,有小型帆船,捕魚拖撈船,還有遊艇。

除了協助英國海軍實施緊急救援行動之外,小船還用來給被困幾個星期的士兵們運送急需的給養。

這次行動對幾百隻小船還有英國海軍來說都是史無前例的。在英吉利海峽上,這些小船將面對難以計數的危險。海裡到處是水雷,水下還有德國潛艇,同時,頭頂上的德國空軍還經常發動攻擊。

1940年5月28日,發電機行動已進入了第三天。英國海軍繼續從法國的敦克爾克緊急運送撤出的聯合部隊。

天氣幫助盟軍穿越英吉利海峽返回了英國。而一直在向英吉利海峽運動的大西洋風暴,不可思議的突然轉而北上,沿著愛爾蘭西北海岸朝蘇格蘭方向駛去。但是在5月29日,救援行動的第四天,風暴改變了方向。它卷起海水形成沖天的巨浪,使士兵們涉水登船變得十分困難。

這一次,撤退行動又會面臨怎樣的挑戰呢?小哇明日繼續為您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