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娘病重在床,用玉佩檢驗兩個女兒的孝心,最後一個都不給

故事

“一十,二十,三十……阿澤,你做啥哩?”秋菊正在清點上午從集市賣菜回來的零錢,

見兒子往一個小碗裡夾肉,疑惑地問道。阿澤摸了摸後腦勺,支支吾吾地說道:“劉……劉奶奶。”秋菊明白了,這個傻兒子是要給鄰居劉奶奶端肉過去呢,於是笑著說:“去吧,興許她還沒吃飯哩,對咯,桌上的西瓜也捎點過去。”

肉和西瓜都是秋菊上午在集市賣完菜後買的,雖然阿澤從小就是傻子,可畢竟是她自己的親生骨肉。自從前幾年丈夫去世後,她和兒子的關係更親密了,

因為,他們彼此成為了對方唯一的親人。阿澤雖然腦子笨拙,但心地純淨善良,見鄰居劉奶奶孤苦伶仃,主動照顧她,幫她做事。

吃著阿澤端過來的飯菜,劉桂芳眼眶濕潤了。她最近身體不太舒服,阿澤就經常往家裡送飯送菜。他們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可是阿澤把她當自己親人看待,她也從心裡把他當自己孫兒來疼,幫他縫補撕裂的衣服,給他留好吃的糖果。

雖然阿澤已經二十歲了,可他的智商還像個小孩,每次見到糖果都高興得手舞足蹈。

阿澤離開後,桂芳從床邊的抽屜裡拿出一本相冊,裡面有她兩個女兒的照片。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兩個女兒都奔四了,大外孫馬上高中畢業,小外孫初中也要念完了,自從兩個閨女嫁出去後,就很少回家來看她這個娘。哪怕得知她生病,也只是草草買了禮品回來看一眼就走人,她的心漸漸變涼了。

故事

桂芳摩挲著兩個女兒的照片,那是她們幼時的童年照,稚氣未脫,臉上洋溢著單純甜美的笑容,可是誰又能從這樣純真的面龐看出多年後的冷漠呢?突然,她的手停了下來,心裡有了一個決定。她給她們倆打電話,說自己快不行了。

第二天,兩個閨女爭先恐後地趕回來,她們給她做大魚大肉,握著她的手敘舊。她們倆或許忘了,桂芳患有高血壓,不能吃太肥膩的東西;又或許,她們根本是把她當成垂死的人對待,壓根沒想過她會好轉的問題。最開始,桂芳被女兒的熱情和溫暖感動了。直到晚上,她才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自作多情。

傍晚,桂芳從昏睡中醒來,口渴難忍就起來找水喝。走到廚房門口時,她聽到大女兒正在通話,

“餓了又咋地,你們兩父子就不能自己動手做一次飯麼,啥事都指望我……我告訴你,現在是關鍵時刻,娘的那塊玉佩我才不會讓給妹子……”儘管她努力壓低聲音,因為情緒太過激動,分貝還是超過了正常說話的聲音。

故事

半夜,桂芳從噩夢中醒來,屋子裡出現一個鬼鬼祟祟的人影。定睛一看,那人正是小女兒,她正在翻箱倒櫃地找東西,很明顯,她也是沖著那塊祖傳玉佩來的。第二天,桂芳把兩個女兒打發回去了,與此同時,她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

她把秋菊和傻子阿澤叫到家裡,從一個木匣子裡掏出一塊玉佩,慢悠悠地說道:“秋菊,這是我們家祖上傳下來的,關於這個玉佩有這樣一個故事。”她把玉佩翻了一面,指著上面的“孝”字繼續說:“相傳我夫家的祖上有這樣一個長輩,他下面有三個兒子,為了獎勵最孝順的那個,他在彌留之際托人定做了這塊玉佩,並且囑咐要代代相傳,但是只傳給孝子。我桂芳今生無能,生出兩個不孝女!”說到動情之處,她用衣袖抹掉眼淚。

“傳給她們我心不甘,她們也不配,所以……”她把阿澤的手拉過來,把玉佩塞進去,繼續說道:“阿澤孝心可嘉,心地善良,為人忠厚老實,我一直把他當親孫兒看待,這玉佩就傳給他罷了。”秋菊和阿澤一再推辭,可桂芳心意已決,他們只好答應代替保管。

故事

桂芳去世後,秋菊和傻子阿澤每逢過節都會去她的墳地祭拜。幾年後,她的墳前來了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經過打探才知道他是老人家的大外孫明浩,他說:“以前我對待親情很冷漠,不管是對外婆還是自己的爹娘,自從自己有了孩子後,心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人父母真的不易,我對外婆充滿歉疚,現在,我只能到墳地來祭拜她,向她懺悔。”阿澤匆匆回家拿來那塊玉佩,秋菊說:“這東西不屬於我們,還是交給你吧。”明浩被他們的淳樸善良打動了。

故事

最後,他說:“我到鎮上來開了一家餐館,如果你們願意,讓阿澤來我這裡工作吧,他長我幾歲,曾經又替我照顧外婆,從此以後我拿他當兄長看待。只要我明浩有一口飯吃,絕不餓著他。”自從阿澤去明浩的餐館做事後,變得比以前更快樂了,他有一個小小的目標,努力掙錢給娘買肉吃。秋菊心想,就算在她百年之後,阿澤也能通過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對此她感到無比欣慰踏實。

文/雪之間。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

如果你喜歡這個故事,請記得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屋子裡出現一個鬼鬼祟祟的人影。定睛一看,那人正是小女兒,她正在翻箱倒櫃地找東西,很明顯,她也是沖著那塊祖傳玉佩來的。第二天,桂芳把兩個女兒打發回去了,與此同時,她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

她把秋菊和傻子阿澤叫到家裡,從一個木匣子裡掏出一塊玉佩,慢悠悠地說道:“秋菊,這是我們家祖上傳下來的,關於這個玉佩有這樣一個故事。”她把玉佩翻了一面,指著上面的“孝”字繼續說:“相傳我夫家的祖上有這樣一個長輩,他下面有三個兒子,為了獎勵最孝順的那個,他在彌留之際托人定做了這塊玉佩,並且囑咐要代代相傳,但是只傳給孝子。我桂芳今生無能,生出兩個不孝女!”說到動情之處,她用衣袖抹掉眼淚。

“傳給她們我心不甘,她們也不配,所以……”她把阿澤的手拉過來,把玉佩塞進去,繼續說道:“阿澤孝心可嘉,心地善良,為人忠厚老實,我一直把他當親孫兒看待,這玉佩就傳給他罷了。”秋菊和阿澤一再推辭,可桂芳心意已決,他們只好答應代替保管。

故事

桂芳去世後,秋菊和傻子阿澤每逢過節都會去她的墳地祭拜。幾年後,她的墳前來了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經過打探才知道他是老人家的大外孫明浩,他說:“以前我對待親情很冷漠,不管是對外婆還是自己的爹娘,自從自己有了孩子後,心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人父母真的不易,我對外婆充滿歉疚,現在,我只能到墳地來祭拜她,向她懺悔。”阿澤匆匆回家拿來那塊玉佩,秋菊說:“這東西不屬於我們,還是交給你吧。”明浩被他們的淳樸善良打動了。

故事

最後,他說:“我到鎮上來開了一家餐館,如果你們願意,讓阿澤來我這裡工作吧,他長我幾歲,曾經又替我照顧外婆,從此以後我拿他當兄長看待。只要我明浩有一口飯吃,絕不餓著他。”自從阿澤去明浩的餐館做事後,變得比以前更快樂了,他有一個小小的目標,努力掙錢給娘買肉吃。秋菊心想,就算在她百年之後,阿澤也能通過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對此她感到無比欣慰踏實。

文/雪之間。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

如果你喜歡這個故事,請記得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