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0歲侄子說“爸媽不配擁有我這麼好的兒子”,我卻聽得句句紮心

前幾天互聯網上“十歲小侄子”的話題火了,家長圈裡的家長都議論紛紛。這個10歲的孩子,準確地戳中了當今教育下普通家庭的悲哀,孩子所有的觀念就是:“我努力我優秀,我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早日逃離這個無知無能的原生家庭。

”很多網友說,從這個孩子身上完全看不到童真和感性,讓不少網友覺得“冷汗直冒”,但是我卻覺得,這個孩子的很多話其實值得讓父母好好反思。

學奧數、鋼琴、圍棋、輪滑;注重英語能力,學習也努力;但是去不了5萬塊的出國夏令營,

同班同學都在用iPhone7……

這個孩子代表了北上廣深普通家庭孩子的縮影,當父母竭力給孩子更上層的教育環境,父母很操心但是不瞭解孩子的感受,家裡條件比同學差,心裡有些小自卑……有這樣想法的孩子還有很多,而且會越來越多。

父母砸錢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無可厚非,但也意味著孩子接觸的都是更上層的階級,不同階級不只是物質水準有差異,精神追求的差異也很大。

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通過教育跨越階級本身是沒錯,但是這位孩子的父母自身的物質、精神追求還在原地踏步,

才產生了孩子“冷血又功利”的表現,本質上是因為孩子在不斷進步,而家長卻沒有表現出進步的表現。

連孩子都明白了跨越階級有多複雜,家長還指望著往教育砸錢就可以簡單地跨越階級?

“父母不容易,你必須爭氣,必須聽話”、“父母都是為了你好”……像這些萬能的道德綁架公式就是:我的所作所為,

這都是為了你好,那麼你必須服從我。

連孩子都知道二胎問題和家長的道德綁架,家長還能只會說“我這是為你好”嗎?

對於他的家庭,很顯然家長都忽略了情商和愛的教育,很多家長自己的虛榮心早就被孩子看透了,父母總是炫耀自己的孩子,是因為總是覺得孩子是屬於自己的,而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孩子也有獨立的人格。

仔細想一想,從這個10歲孩子的身上,其實也可以看到曾經的自己。誰小時候沒有埋怨過自己的父母呢,在未成年時期,被脅迫就範僅是因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和家長抗衡,這些不滿很大程度上會塑造孩子以後的個性,下一代的下下一代,將繼續活在家長專制的影子裡。

這個10歲的孩子,智商超出同齡人,也十分精明,能從家長的問題中理性地分析出“逃離原生家庭”的可行道路,而大多數孩子這個年齡往往只是在看喜羊羊、熊出沒,而大多數的孩子就算有不滿,卻沒有足夠成熟的心智去看透一切,而可能會抱怨、叛逆、沒主見甚至自閉,不要小瞧孩子童年的陰影。

“我都是為你好”,很多時候,家長捨得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資源,真的就只是單純地想讓孩子以後過上比別人的幸福的生活,真的沒有那麼多家長想讓孩子報答自己,承認自己的不足和無知並不會減少你的尊嚴,民主和與時俱進的父母,才是孩子暗中崇拜追逐的對象。

理解和支持,交流和溝通,才是家庭幸福的根本。

推薦閱讀:

家長必讀|開學前要為孩子做的5件事!

你或許不知道,狀元們晚上是這樣學習的

讀書郎家教圈,您的私人家教。

仔細想一想,從這個10歲孩子的身上,其實也可以看到曾經的自己。誰小時候沒有埋怨過自己的父母呢,在未成年時期,被脅迫就範僅是因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和家長抗衡,這些不滿很大程度上會塑造孩子以後的個性,下一代的下下一代,將繼續活在家長專制的影子裡。

這個10歲的孩子,智商超出同齡人,也十分精明,能從家長的問題中理性地分析出“逃離原生家庭”的可行道路,而大多數孩子這個年齡往往只是在看喜羊羊、熊出沒,而大多數的孩子就算有不滿,卻沒有足夠成熟的心智去看透一切,而可能會抱怨、叛逆、沒主見甚至自閉,不要小瞧孩子童年的陰影。

“我都是為你好”,很多時候,家長捨得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資源,真的就只是單純地想讓孩子以後過上比別人的幸福的生活,真的沒有那麼多家長想讓孩子報答自己,承認自己的不足和無知並不會減少你的尊嚴,民主和與時俱進的父母,才是孩子暗中崇拜追逐的對象。

理解和支持,交流和溝通,才是家庭幸福的根本。

推薦閱讀:

家長必讀|開學前要為孩子做的5件事!

你或許不知道,狀元們晚上是這樣學習的

讀書郎家教圈,您的私人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