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城市名字故事」歷史上北京有多少個稱謂,為什麼最後改名為北京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年歷史的古都,隨著朝代的更替,也有著很多不同的稱謂,細數之下有二十個之多。分別是:燕薊、薊城、薊州、薊縣、薊門、薊北、燕都、幽州、京城、南京、大都、北平、北京、京師、京兆等。


北京這個稱謂最早是明成祖朱棣起的。朱棣是農民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因為戰功赫赫被封為燕王,封地就在北京,那是稱北平,也是元朝的都城,史稱元大都。朱元璋去世後,把皇位傳給了皇太孫朱允炆,當時他的幾個叔叔都是藩王,

為了提高皇帝的威信,建文帝聽從了近臣的建議決定削藩,朱棣不願束手就擒,以“清君側”的名義效仿父親,揭竿起義,經過四年的叔侄之戰,建文帝一把火燒毀了南京皇宮,生死未知,最終成為一個謎。

朱棣稱帝后改年號為永樂,因為建文帝舊部的不斷反抗,

永樂帝最後決定遷都,回到他的封地北平,在建好皇宮後,也就是現在的故宮,把北平改為北京,也有和南京相對之意。這也是歷史上第一被稱為北京,時間是西元1403年,民國時期,北京一直被稱為北平,知道新中國成立又改為北京。

北京有哪些建築是明朝遺留下來的呢?

故宮

北京故宮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甯宮,統稱後三宮,

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天壇是圜丘、祈穀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主要建築在內壇,圜丘壇在南、祈穀壇在北,

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祈穀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

明長城是明朝在北部地方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其東起鴨綠江畔遼寧虎山,西至居庸關,另修建祁連山東麓到甘肅嘉峪關。其中,人工牆體的長度為六千二百五十九點六公里;壕塹長度為三百五十九點七公里;天然險長度為二千二百三十二點四公里。

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嬪、兩位太監。

明代在北京修建皇宮時,曾在這裡堆過煤,所以又稱煤山。由於它的位置正好在全城的中軸線上,又是皇宮北邊的一道屏障,所以,風水術士稱它為"鎮山"。明清時園內種了許多果樹,養過鹿、鶴等動物,因而山下曾叫百果園,山上曾叫萬歲山。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皇帝就是在煤山自縊而亡。

其中,人工牆體的長度為六千二百五十九點六公里;壕塹長度為三百五十九點七公里;天然險長度為二千二百三十二點四公里。

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嬪、兩位太監。

明代在北京修建皇宮時,曾在這裡堆過煤,所以又稱煤山。由於它的位置正好在全城的中軸線上,又是皇宮北邊的一道屏障,所以,風水術士稱它為"鎮山"。明清時園內種了許多果樹,養過鹿、鶴等動物,因而山下曾叫百果園,山上曾叫萬歲山。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皇帝就是在煤山自縊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