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諸葛亮為什麼攻打祁山?他的目的和法正不謀而合?

諸葛亮為了恢復漢室,統一中原,不惜舉國之力,五次北伐,態度堅決,在五次北伐中,有兩次兵出祁山,諸葛亮為什麼要攻打祁山?他的目的何在?諸葛亮的戰略計畫和法正之謀有何異曲同工之妙?是不謀而合嗎?

諸葛亮深知蜀漢的力量,不能和曹魏相比,無論是從地盤、人口和軍隊上來說,蜀漢都處於很大的劣勢,絕非強大的曹魏對手。

諸葛亮在這種情況下,依然要以微弱的力量,進攻強大的魏國,按照隆中對的戰略計畫,諸葛亮制訂的戰略計畫,

可以從益州和荊州兩路出兵北伐,關羽丟失荊州,蜀漢徹底失去了從荊州出兵北伐的機會,只能從益州出兵了。而從益州出兵,只有從漢中北進,一方進攻。

諸葛亮在五次北伐中,他的目的何在?是真的想攻下長安,進而打下洛陽嗎?

有人說,諸葛亮北伐,目的是想佔領涼州,然後以此東進,逐步蠶食曹魏領土。

這樣說,也是有道理的,因為曹魏很強大,地盤也大,有好幾個州,而蜀漢只有一個州,單靠一個州的力量,是很難佔領曹魏其他幾個州,也就是說,蜀漢很難一口把整個曹魏吞掉,滅掉曹魏。

諸葛亮出祁山,目的也許是為了佔領涼州,然後以此為跳板,逐步蠶食曹魏領土。

如果諸葛亮真是這個目的,就和法正的謀略不謀而合了。

法正是什麼謀略呢?法正的謀略也是建議劉備要逐步蠶食雍州和涼州。

《三國志 法正傳》記載: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

法正說的很清楚,讓劉備發展農業,廣積糧草,上策,找到機會,一舉打垮曹魏;中策,逐步蠶食雍州和涼州,擴大地盤;下策,固守軍事要地,做長遠打算。

而諸葛亮北伐,兵出祁山,確實和法正的逐步蠶食雍州和涼州之謀不謀而合。

因為,一下消滅曹魏,諸葛亮心裡也清楚,

根本做不到,只能逐步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