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晉中工美橫空出世,手藝人有了自己的娘家

晉中工美,就是晉中市城聯社組建的工藝美術協會,成立挺早——2008年4月,但今年以來開始發力。

6月舉辦的“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創業就業”首屆全省職工手工藝品展評活動,

市工藝美術協會積極組織參展,共收集報送漆器、玻璃器皿、雕塑、刺繡、剪紙等8大類122件(套)工藝美術作品。

首屆山西省職工手工藝品展評活動晉中獲獎名單

獲獎情況

作者姓名

縣(區、市)

作品名稱

類別

特等獎

溫濤

平遙

團花

剪紙

房晶

平遙

晉商晉韻

漆器

梁曉紅

平遙

清風荷韻

漆器

胡曉明

平遙

九魚轉運碗

漆器

一等獎

梁海麗

平遙

八仙

雕塑

劉興東

平遙

燒琅人物宮鎖

金屬

二等獎

李雅明

平遙

漆畫國粹

漆器

鄧小麗

平遙

犀皮漆飾品系列

漆器

劉培義

平遙

陶胎犀皮漆花器

漆器

劉文濤

平遙

絲路之劍

金屬

王維民

平遙

銅桌屏

金屬

焦培斌

太谷

紙雕宮燈

雕刻

岳海

祁縣

蛇形醒酒器

玻璃器皿

李家航

祁縣

魅蘭太陽花(刻花描金)

玻璃器皿

白福慶

和順

記憶中的童年

雕刻

石秀山 米蘭英

壽陽

鄉村記憶

剪紙

三等獎

游洋

晉中

牧歌

剪紙

王慶松

晉中

舌尖上的麵食

剪紙

高麗媛

祁縣

乾隆碎花(浮雕)

玻璃器皿

謝明剛

祁縣

豔陽牡丹

玻璃器皿

吳太烈

祁縣

國色天香(陶藝)

玻璃器皿

王鶴仕

祁縣

三友鶴壽圖(陶藝)

玻璃器皿

王開樓

祁縣

八駿圖(陶藝)

玻璃器皿

王建剛

平遙

人間第一香

漆器

李天倫

平遙

半啞工小博古櫃

雕塑

呼光華

平遙

脫胎大威德金剛

雕塑

孫春雨

平遙

茶罐

民間工藝品

馮樹生

介休

幸福生活

雕塑

裴志琴

榆社

絲綢之路

布藝

白巧英

和順

盛世中華

刺繡

優秀獎

馬素萍 王永青 侯天龍 李愛萍 李守風 李天龍 石俊峰 郭宏翠 馬從麗 梁俊維 任天娥 聶晉輝 貟錫惠 呂瑜潔 呂海軍 王德林 張彥紅 李 欣 李 誠 李 萍 王鴻明 王繼紅 王元根 梁衛國

範素萍:中國刺繡藝術大師,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現擔任和順縣卉峰手工繡藝中心董事長兼總設計師。1965年出生于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

六七歲時即隨母親學習針線,十三歲開始繡作鞋墊、枕頭等物,因手巧心慧而名傳鄉里。

在祖母教繡中啟蒙,從幼時愛好中起步,從探索實踐中提高,在挖掘創新中發展,成了北方名副其實的晉繡(牽繡)代表人物。2009年作品被命名為北方代表作,最終找到了晉繡(牽繡)新的創作思維和製作工藝,使自己的作品成了一枝獨繡的奇葩,博採眾長,終於獲得成功。

《和民心》《順民意》是首屆中國刺繡藝術大師範素萍在2011年設計創作的兩幅系列作品。名稱來源於當地的地名“和順”,更加符合我們中國人生活的觀念和對生活的祈求和願望。《和民心》於2012年年底製作完成。

作品《和民心》,整體外觀特徵為圓形。第一部分,中間是六邊形,底色為黑色,代表沉穩色,圖案由外向裡有六條變形的鯰魚組成一個桃心,一朵盛開的寶相花荷花,荷花中間坐著一家三口之家,她們沉靜在一個幸福的環境中,體現了家和萬事興,國富民強,和諧大家庭,美好大家園的景象;第二部分,通過變形的手法將六個葫蘆變形成為人體形,六個葫蘆的顏色採用了紅黃藍三原色,在色系中為和色,圖案是由三組不同的龍鳳圖案組成,有龍鳳呈祥,望子成龍,鳳穿牡丹,雲龍獻福的象徵;第三部分,底色為黑色,圖案是由六朵寶象牡丹花組成,花心是一個變形的插瓶,它象徵著富貴平安。

它的用料是採用我們當地的粗棉布,裱成有一定厚度硬質的平面“背”,再將所用繡活的綢緞裱糊在“背”上,待幹透,將準備繡的的圖案繡出。所用的綢緞底料與各色繡線、金線都要根據所繡內容而定。待將所有的圖形繡完後,進行全面組合拼綴,最後成為高浮雕、淺浮雕多種繡法集於一身的“晉繡”。

2013年,參加了山西省首屆文博會,中心作品《和民心》《順民意》獲得了“巧奪天工杯”金獎;2013年10月,作品《和民心》參加了上海民族民俗民間博覽會,獲得創新設計獎。

漆器桌屏《久安長治圖》在文博會“神工杯”評獎活動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特別金獎。

賈興林,1956年出生,山西平遙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山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平遙縣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平遙縣推漆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1994年被評為高級工藝美術師,2006年獲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他積極參與平遙漆文化節藝術活動與大漆文化建設,為傳統的工藝美術漆器領域走進現代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久安長治圖》以天然大漆髹飾技藝,對中國名畫經典作品北宋畫家馬逵的手卷畫本,歷時兩年時間將此幅畫作創作為推光漆器作品,通過對堆鼓、描金、暈金等傳統推光漆技藝的運用,貼真金純手工研製,對畫面花卉禽鳥草叢毫髮畢現,細緻入微,用漆藝手法展現了大自然的和諧趣景,與原畫作者寄託閒情逸致的創作心境不同,賦予了這幅作品以新的時代涵義。

10月10日至20日,他們將在龍湖紫雲軒舉辦“晉中首屆工藝美術精品展”,你會來嗎?

《和民心》《順民意》是首屆中國刺繡藝術大師範素萍在2011年設計創作的兩幅系列作品。名稱來源於當地的地名“和順”,更加符合我們中國人生活的觀念和對生活的祈求和願望。《和民心》於2012年年底製作完成。

作品《和民心》,整體外觀特徵為圓形。第一部分,中間是六邊形,底色為黑色,代表沉穩色,圖案由外向裡有六條變形的鯰魚組成一個桃心,一朵盛開的寶相花荷花,荷花中間坐著一家三口之家,她們沉靜在一個幸福的環境中,體現了家和萬事興,國富民強,和諧大家庭,美好大家園的景象;第二部分,通過變形的手法將六個葫蘆變形成為人體形,六個葫蘆的顏色採用了紅黃藍三原色,在色系中為和色,圖案是由三組不同的龍鳳圖案組成,有龍鳳呈祥,望子成龍,鳳穿牡丹,雲龍獻福的象徵;第三部分,底色為黑色,圖案是由六朵寶象牡丹花組成,花心是一個變形的插瓶,它象徵著富貴平安。

它的用料是採用我們當地的粗棉布,裱成有一定厚度硬質的平面“背”,再將所用繡活的綢緞裱糊在“背”上,待幹透,將準備繡的的圖案繡出。所用的綢緞底料與各色繡線、金線都要根據所繡內容而定。待將所有的圖形繡完後,進行全面組合拼綴,最後成為高浮雕、淺浮雕多種繡法集於一身的“晉繡”。

2013年,參加了山西省首屆文博會,中心作品《和民心》《順民意》獲得了“巧奪天工杯”金獎;2013年10月,作品《和民心》參加了上海民族民俗民間博覽會,獲得創新設計獎。

漆器桌屏《久安長治圖》在文博會“神工杯”評獎活動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特別金獎。

賈興林,1956年出生,山西平遙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山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平遙縣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平遙縣推漆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1994年被評為高級工藝美術師,2006年獲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他積極參與平遙漆文化節藝術活動與大漆文化建設,為傳統的工藝美術漆器領域走進現代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久安長治圖》以天然大漆髹飾技藝,對中國名畫經典作品北宋畫家馬逵的手卷畫本,歷時兩年時間將此幅畫作創作為推光漆器作品,通過對堆鼓、描金、暈金等傳統推光漆技藝的運用,貼真金純手工研製,對畫面花卉禽鳥草叢毫髮畢現,細緻入微,用漆藝手法展現了大自然的和諧趣景,與原畫作者寄託閒情逸致的創作心境不同,賦予了這幅作品以新的時代涵義。

10月10日至20日,他們將在龍湖紫雲軒舉辦“晉中首屆工藝美術精品展”,你會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