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五十歲的中年人注意,這些事就不要再做了

人到中年,許多事都會感覺力不從心,精力大不如從前,疲倦乏力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到了這個年齡,就是人的一個分水嶺,一些事不應該再逞強,不該做的事不能再做了。一起來看一下人到中年應該注意些什麼,

告誡那些從不在意身體的父母。

第一:工作熬夜

熬夜熬的是人的精氣神,人到中年,萬萬不要再熬夜。如果實在睡不著,就多運動運動,身體疲憊了,自然就能睡著了。長期熬夜可能引起因神經系統過度緊張,而導致的失眠、潰瘍病、高血壓、冠心病等。

此外,長期睡眠不足,還會造成大腦受損,促使早衰。

第二:三餐不規律

請按時按量吃飯,嚴格尊守作息規律。有些中年人因工作忙或生意難以脫身,長時間連一口水都顧不上喝,不吃早餐更是常事,長期下去會導致水分、營養缺乏症,促發腦血栓和尿結石症。經常挨餓不進食,還會引起胃潰瘍,誘發低血糖,甚至引起昏迷、休克。相反,經常饑不擇食、暴飲暴食,

更有損健康。

第三:玩樂傷身

年輕人的活動,中老年人就不要太熱愛了。玩樂傷身,大喜大悲傷情。儘量多做些陶冶情操的事情,玩樂過度,會使體內維生素A消耗過多、視力下降、神經疲勞。

第四:運動過量

適當運動有益身心健康,過量運動傷身損元。過量的運動會使熱能大量消耗,乳酸等代謝物在血液中堆積,還會造成心律不齊,影響肝臟功能,導致筋骨和肌肉酸軟,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

第五:拖延病痛

不要養成拖延病情的習慣, 不少中年人時常感到活得很累,經常出現頭暈、乏力、胸悶、胃痛等,還滿不在乎地拖延就醫,結果小病熬成大病,輕病拖成重病,以致失去治療的良機。若身體有病兆,不可諱疾忌醫,應該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