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洋河結出“盛夏的果實” 征途不是“百億千億”是星辰大海

8月28日晚間,A股上市公司洋河股份公佈了2017年半年報,報告顯示,洋河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5.3億元,同比增長13.1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9.08億元,同比增長14.15%,均高於2016年同期。該報告發佈次日,

中證白酒指數在洋河股份的帶動下以紅盤報收,而深股通資金流向資料也表明,港資呈淨流入狀態,占比持續上升,已由一季度的1.95%上升至二季度的2.35%,這顯示了資本市場對於洋河成長性突出表現的高度認可。

文/酒遊記王鵬英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中洋河對三季度業績的預測由以往多期報表的10%~15%,修定為10%~20%。相對於一貫低調、強調穩健的洋河,這足以說明三季度的業績應當是相當出色的。

如果再考慮到下半年中秋、國慶以及各大重要節日的臨近,銷售業績形勢可能比公司預期的還要好。這樣來看,以洋河2016年營收171.83億元為參照,即便洋河下半年仍然僅保持上半年13.12%的營收增速不變,全年營收也將達到194.37億元,2017年洋河營收超200億已毫無懸念。

對於上半年業績增長原因,洋河在報告中表示:報告期內宏觀經濟穩步增長,大眾消費持續升級,白酒行業進入新一輪增長期,

高端、次高端白酒產品價量齊升,中低檔白酒產品銷售穩步增長。

的確,自2013年末白酒行業進入分梯次復蘇階段,洋河等中高端白酒品牌就走在行業回暖的前列。同期,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日漸穩定,以及大眾消費尤其是新中產消費升級的加速,

白酒迎來了行業大調整後的第一縷陽光。但同時也應當看到,隨著行業擠壓式增長及集中度的加劇,除超一線品牌茅臺高高在上姿態超然,其他一二線及區域龍頭紛紛捉對廝殺,大多數酒企的日子並不好過。而此時洋河這個崛起不過十餘年的品牌,卻能在盛夏結出碩果,不僅刷新了自家的歷史,也在加速改寫著高端白酒競爭格局。其所憑藉的,
除了外部宏觀因素,更多來自於洋河的創新理念。

一、掀起了綿柔風暴

上世紀末,隨著由東部黃淮產區主導的廣告酒時代歸於終結,東部白酒長期在口味風格上“西學東漸”的惡果顯現,“川酒滾滾向東來”等觀點在社會上推波助瀾,東部白酒產區陷入了消費者口誅筆伐的汪洋大海,東部白酒亟需一場品質革命刷新口碑觀感,誰能力挽狂瀾?

1999年末,洋河在業界率先提出了“綿柔型白酒”概念,

“白酒不是香水,是要喝的,不能只在嗅覺上下功夫,還要再味覺上下功夫。”其時的中國白酒天下十分,濃香占得七分,川酒獨得三分。“綿柔型”的提出,在當時奉川派濃香風格為圭臬的東部企業當中,不啻炸響一聲驚雷,一語驚醒夢中人。

後續的產業變遷眾所皆知,洋河在傳承數百年的“三低工藝”基礎上推陳出新,將“低溫入窖,低溫發酵、低溫餾酒”等核心工藝發揚光大,一舉推出綿柔型健康白酒“洋河·藍色經典”,迅速贏得了市場認可,連續十餘年一路高歌猛進,直至躍居白酒行業三甲,東部白酒企業也在洋河的感召下紛紛創新口味風格,牢牢確立了“綿柔淡雅”和“低度濃香”的板塊競爭優勢,積蓄起與西部濃香分庭抗禮的力量。

二、創新了品牌文化

一部中國史,半部酒文化史,中國悠遠深厚的歷史文化給白酒輸送著源源不斷的給養,這也直接造成了,中國的白酒企業尤其是名酒企業,喜歡在品牌文化的塑造上“厚古薄今”,往往是從古老歷史和神秘工藝裡尋找靈感。其所導致的後果是,一種不合時宜的風氣“積久成是”,變成似乎合理的存在,甚至讓更多企業不得不隨波逐流。洋河之後,這種風氣大有改觀。

隨著綿柔風暴的席捲而來,品質洋河已經通過味蕾佔領了消費者心智,但隨著各種品質參差不齊的綿柔白酒相繼面世,綿柔成為行業共有的品類資源,洋河如何才能確立綿柔正統地位讓消費者欲罷不能?是品牌文化。

於是,與綿柔型白酒相繼推出的“洋河·藍色經典”系列,創造性地從歷史窠臼中跳了出來,大聲喊出“男人的情懷”的品牌訴求,並借用“藍色”這一更富有時尚與時代氣息的白酒文化符號,為品牌基調背書,一舉打破傳統白酒的腐舊之氣。而隨著“中國夢·夢之藍”、“綿柔的,洋河的”等傳播語的相繼推出,隨著參與“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冠名“博鼇高端論壇”等創新傳播事件的持續發酵,一個承載了大國夢想,代表了綿柔正統的洋河,也牢牢鞏固了其不可撼動的“新國酒”品牌地位。

三、重新定義深度分銷

關於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洋河在2017半年報中寫道:公司在自然環境、品質工藝、品牌影響力、行銷網路等方面優勢明顯,形成了公司獨有的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強大的行銷力是白酒行業對洋河競爭力最為戒懼的一點。其實洋河的“深度分銷”模式並不神秘,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就已出現萌芽。但洋河的可怕在於,它將這種模式運用到了極致,可謂重新定義了深度分銷。

早在2015年年度報告中就有顯示,在洋河13291人的員工隊伍中,銷售人員就有4088人,占比超過30%。這一龐大的銷售隊伍“深度管理”著7000多家經銷商,“直接控制”3萬多地面推廣人員!這一銷售團隊規模,這種管道掌控和耕作能力,足以讓眾多老名酒企業汗顏,足以讓眾多區域品牌顫抖。

四、構建了大單品集群

任何製造業企業都需要超級大單品,白酒行業也不例外。53°飛天茅臺是茅臺的大單品,52°水晶瓶是五糧液的大單品,52°國窖1573是瀘州老窖的大單品。可以說,無論是區域化白酒企業要推進全省化,還是省級龍頭企業要推進全國化,一定要聚焦“大單品”戰略。但是白酒大單品並不意味著只有一款超級明星產品,它可以是一系列大單品的超級組合,洋河就是這麼做的。

對洋河而言,“海、天、夢”都是其大單品,海之藍、天之藍自不必說,早已是幾十億級別的超級大單品,夢之藍系列也是分出了M3、M6、M9,近來更是推出低一級的M1進一步搶佔細分價格段,推出代表著綿柔極致的匠心之作“夢之藍·手工班”,以高端占位問鼎一線名酒陣營,為重構高端白酒格局創造先機。而從市場表現來看,洋河的大單品集群也實現了單品突破與多品共進的互補,提升了品牌強度和包容性,有效拓展了企業的戰略空間。

僅僅是海之藍+天之藍的組合,已經讓行業倍感頭疼。未來,隨著榮登“全球烈酒品牌價值50強”排行榜全球第三的“夢之藍”品牌勢能的加速釋放和系列產品的持續放量,白酒行業高端品牌競爭格局將受到怎樣的衝擊?結局不問可知。

除了營收、淨利的雙雙兩位數增長,我們在本次洋河的半年報中還能看出更多資訊。例如洋河在堅持“五度五米”發展戰略的同時,不忘釀酒產業的天職——健康,不忘一路走來的法寶——綿柔,緊跟社會大趨勢——消費升級、優化結構,推進管道極致化落地——新江蘇市場,以及放大品牌勢能、增加品牌厚度,跨界開放電商平臺,實現優勢資源分享、大資料行銷分析合作,實現流量銷量雙增長。

風物長宜放眼量。當下的中國是三千年未有之盛世中國,當下的白酒是面臨新舊消費者交替的白酒,當下的洋河,也仍然是那個滿腔熱血,從2006年營收不足2億,一路沖到200億體量的進擊的洋河。

一個嶄新的酒業帝國正在孕育,按照洋河一貫淩厲而穩健的發展勢頭我們可以大膽猜想:洋河的目標不僅僅是百億千億,他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一舉推出綿柔型健康白酒“洋河·藍色經典”,迅速贏得了市場認可,連續十餘年一路高歌猛進,直至躍居白酒行業三甲,東部白酒企業也在洋河的感召下紛紛創新口味風格,牢牢確立了“綿柔淡雅”和“低度濃香”的板塊競爭優勢,積蓄起與西部濃香分庭抗禮的力量。

二、創新了品牌文化

一部中國史,半部酒文化史,中國悠遠深厚的歷史文化給白酒輸送著源源不斷的給養,這也直接造成了,中國的白酒企業尤其是名酒企業,喜歡在品牌文化的塑造上“厚古薄今”,往往是從古老歷史和神秘工藝裡尋找靈感。其所導致的後果是,一種不合時宜的風氣“積久成是”,變成似乎合理的存在,甚至讓更多企業不得不隨波逐流。洋河之後,這種風氣大有改觀。

隨著綿柔風暴的席捲而來,品質洋河已經通過味蕾佔領了消費者心智,但隨著各種品質參差不齊的綿柔白酒相繼面世,綿柔成為行業共有的品類資源,洋河如何才能確立綿柔正統地位讓消費者欲罷不能?是品牌文化。

於是,與綿柔型白酒相繼推出的“洋河·藍色經典”系列,創造性地從歷史窠臼中跳了出來,大聲喊出“男人的情懷”的品牌訴求,並借用“藍色”這一更富有時尚與時代氣息的白酒文化符號,為品牌基調背書,一舉打破傳統白酒的腐舊之氣。而隨著“中國夢·夢之藍”、“綿柔的,洋河的”等傳播語的相繼推出,隨著參與“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冠名“博鼇高端論壇”等創新傳播事件的持續發酵,一個承載了大國夢想,代表了綿柔正統的洋河,也牢牢鞏固了其不可撼動的“新國酒”品牌地位。

三、重新定義深度分銷

關於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洋河在2017半年報中寫道:公司在自然環境、品質工藝、品牌影響力、行銷網路等方面優勢明顯,形成了公司獨有的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強大的行銷力是白酒行業對洋河競爭力最為戒懼的一點。其實洋河的“深度分銷”模式並不神秘,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就已出現萌芽。但洋河的可怕在於,它將這種模式運用到了極致,可謂重新定義了深度分銷。

早在2015年年度報告中就有顯示,在洋河13291人的員工隊伍中,銷售人員就有4088人,占比超過30%。這一龐大的銷售隊伍“深度管理”著7000多家經銷商,“直接控制”3萬多地面推廣人員!這一銷售團隊規模,這種管道掌控和耕作能力,足以讓眾多老名酒企業汗顏,足以讓眾多區域品牌顫抖。

四、構建了大單品集群

任何製造業企業都需要超級大單品,白酒行業也不例外。53°飛天茅臺是茅臺的大單品,52°水晶瓶是五糧液的大單品,52°國窖1573是瀘州老窖的大單品。可以說,無論是區域化白酒企業要推進全省化,還是省級龍頭企業要推進全國化,一定要聚焦“大單品”戰略。但是白酒大單品並不意味著只有一款超級明星產品,它可以是一系列大單品的超級組合,洋河就是這麼做的。

對洋河而言,“海、天、夢”都是其大單品,海之藍、天之藍自不必說,早已是幾十億級別的超級大單品,夢之藍系列也是分出了M3、M6、M9,近來更是推出低一級的M1進一步搶佔細分價格段,推出代表著綿柔極致的匠心之作“夢之藍·手工班”,以高端占位問鼎一線名酒陣營,為重構高端白酒格局創造先機。而從市場表現來看,洋河的大單品集群也實現了單品突破與多品共進的互補,提升了品牌強度和包容性,有效拓展了企業的戰略空間。

僅僅是海之藍+天之藍的組合,已經讓行業倍感頭疼。未來,隨著榮登“全球烈酒品牌價值50強”排行榜全球第三的“夢之藍”品牌勢能的加速釋放和系列產品的持續放量,白酒行業高端品牌競爭格局將受到怎樣的衝擊?結局不問可知。

除了營收、淨利的雙雙兩位數增長,我們在本次洋河的半年報中還能看出更多資訊。例如洋河在堅持“五度五米”發展戰略的同時,不忘釀酒產業的天職——健康,不忘一路走來的法寶——綿柔,緊跟社會大趨勢——消費升級、優化結構,推進管道極致化落地——新江蘇市場,以及放大品牌勢能、增加品牌厚度,跨界開放電商平臺,實現優勢資源分享、大資料行銷分析合作,實現流量銷量雙增長。

風物長宜放眼量。當下的中國是三千年未有之盛世中國,當下的白酒是面臨新舊消費者交替的白酒,當下的洋河,也仍然是那個滿腔熱血,從2006年營收不足2億,一路沖到200億體量的進擊的洋河。

一個嶄新的酒業帝國正在孕育,按照洋河一貫淩厲而穩健的發展勢頭我們可以大膽猜想:洋河的目標不僅僅是百億千億,他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