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原爭雄,騎兵爭鋒的古代,這幾場水戰改變了中國歷史

華夏民族從中原崛起,在古代戰爭主要是在中原進行,騎兵和步兵是戰爭的主,早期水軍的作用只是渡河工具。

西元前11世紀,周武王率領大軍為渡過黃河,薑子牙提前來到河邊,

趕制了47艘大型船隻。《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蒼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水軍指揮官。

春秋戰國時,吳、楚、越在南方崛起,出現了水軍和水戰,當時水戰僅是影響局部地區的作戰方式。

西漢漢武帝時任命楊僕為樓船將軍,統領水軍主力,先後平定南越、朝鮮。

樓船,中國古代戰船,因船高首寬,外觀似樓,而得名。因其船大樓高,遠攻近戰皆合宜,但重心不穩,不適遠航,故多在內河及沿海的水戰中擔任主力。

三國時期赤壁之戰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江河作戰。

西元208年,曹操在統一北方之後,乘勢向江南進軍,一舉奪占荊州。曹軍總兵力達23萬號稱83萬,孫劉聯軍兵力僅5,6萬。曹軍兵多,陸軍雖是精銳,難以發揮作用。荊州水軍本來不差,

曾經打敗過孫堅,但是被迫投降,軍心不穩。

東吳水軍人數雖然少,戰鬥力卻占優,通過水戰阻止了曹軍前進。 孫劉聯軍與曹軍隔江對峙。相持以後,天氣寒冷,曹軍水土不服,後勤供應等問題開始嚴重,最後採用火攻,擊敗曹軍。

歷史上第一次。水軍決定了戰局,改變三國歷史的發展。

西元1129年,完顏宗弼(金兀術)率兵南下,連破建康、臨安、越州、明州。宋高宗趙構乘船逃往海上,才免於被擒。金兵在一番搶掠後,1130年二月,宗弼沿運河北還,至鎮江,遭到宋將韓世忠的阻截。韓世忠水師戰船高大,扼守江口,雙方發生激戰,金兵敗退進入黃天蕩後,徹底被堵住去路,雙方相峙48日。宗弼軍循老鸛河故道,一夜開鑿一條三十裡長的大渠,才得以逃脫。

宗弼從江南北還後,便主張不再南下攻宋,這一仗對南宋政權穩定意義重大。

黃天蕩一戰,南宋勝在水軍船大,而金軍載人的普通船,所以8000宋軍能追著10萬金軍打。

鄱陽湖水戰,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為爭奪鄱陽湖水域而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

決戰以朱元璋的完全勝利而告終。這次戰役被視為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水戰。

此戰,朱元璋乘陳友諒軍久攻堅城受挫,分兵據守鄱陽湖口,先斷其退路;繼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殲其主力;後水陸截擊,全殲陳軍於突圍之際。創造了中國水戰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為統一江南奠定了基礎。

鄱陽湖大戰是中國歷史上繼赤壁之戰後的又一個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雙方參戰的兵力達到了20萬和60萬。

早期水軍只是陸軍的一個運載工具,隨著漢代以後江南的開發,開始有戰爭在長江上進行,這才有了影響全域的水戰。宋代以後水軍發展很快,發生過很多大型水戰。到清代還有收復臺灣之戰,曾國藩對太平天國之戰等。清末西方的鐵船大炮引入中國,建立了北洋海軍和南洋海軍,木船水戰退出歷史。

早期水軍只是陸軍的一個運載工具,隨著漢代以後江南的開發,開始有戰爭在長江上進行,這才有了影響全域的水戰。宋代以後水軍發展很快,發生過很多大型水戰。到清代還有收復臺灣之戰,曾國藩對太平天國之戰等。清末西方的鐵船大炮引入中國,建立了北洋海軍和南洋海軍,木船水戰退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