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沙地水稻生態論:改良一片沙漠,致富一方農民

8月23日清晨,路戰遠一早便順著沙丘間的小路,來到了稻田裡。

這片稻田,位於內蒙古科爾沁沙地腹地、額勒順鎮蘇日圖嘎查(嘎查,相當於村)。今年的稻穀長勢不錯,水稻稻穗已經彎下了腰,

離收割不遠了。路戰遠是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副院長,此行是為了考察沙地水稻的適應性和科學性。

沙漠與水稻聯繫在一起,似乎有天然的排斥。水稻是高耗水作物,怎麼能在沙漠裡生長出來呢?隨行的很多人、也包括我,對此充滿了疑慮。

眼前這片在沙地上綠悠悠的稻田,卻令人驚歎。沙地環境下的農業開發,水是一個關鍵的制約因素,大面積推廣行得通嗎?

內蒙古通遼市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長包紅霞,現場回答了這個問題:經過幾年的測定,採用節水灌溉技術後,每畝沙漠水稻的灌溉量為240至260立方米,與當地玉米灌溉量相當,而種植水稻的經濟效益,卻要高出近三倍。

科爾沁沙地,是一塊位於內蒙古東部西遼河中下游赤峰市和通遼市附近的沙地,

面積大約5.06萬平方千米,西遼河水系橫貫其中。這裡曾是水草豐美的科爾沁大草原,清末放墾開荒、戰亂以及建國初期“以糧為綱”的無序開發下,科爾沁草原下的沙土層逐漸活化,演變成中國面積最大的沙地。

人類在與科爾沁草原的交往中,交了一筆昂貴的學費。如今,科爾沁沙地被沙層覆蓋,形成了坨甸相間的地形組合,當地人稱它為“坨甸地”,

生活在沙區的農牧民,陷入了長期的貧困。

科爾沁沙地覆蓋著內蒙古自治區17個旗縣,其中國家級貧困旗縣就有7個,自治區貧困旗縣有6個,占沙區旗縣的76.5%。如何重新修復和利用這片沙地,讓沙區的農牧民擺脫貧困,一直是當地最大的施政方向。

進入視野的沙地水稻,被視作是產業扶貧的一條重要路徑。

沙地可種水稻

沙地種植水稻,當然並非直接栽種,這涉及一整套沙土襯膜技術和覆膜滴灌技術。

包紅霞說,先把沙地挖深至70-80釐米,襯一層塑膠膜,再將沙子回填。這樣灌溉之後,水、肥的滲漏流失就很少了,水分散失管道只剩下棵間蒸發和植物蒸騰,通過覆膜滴灌技術,可以進一步阻止棵間蒸發,使每畝灌溉水量降低到180立方米甚至更低。

在氣候乾旱的沙漠地區,沙地襯膜農業的節水效果非常明顯,如果沙地水稻可以推廣開來,意義不僅僅是農業生產,而且還可以改良沙漠,為農業製造出一個新的廣闊的天地。

這絕非異想天開,其理論根據來源於30年前。

1984年,俯瞰著西部中國廣袤而貧瘠的荒原,科學泰斗錢學森拋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預言——西部中國16億畝的沙漠戈壁將會為國人每年生長出幾千個億!而這絕不是神話,它只需要走一條途徑:發展沙產業。

錢學森闡述說,沙漠、戈壁、陽光的潛力遠未被利用,應該大力發展“多採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的沙產業。21世紀的大農業——新型農業必須戰略轉移,聚焦於沙漠戈壁,沙漠戈壁並非絕對的“不毛”之地,而是蘊藏著巨大的潛力。

在沙產業理論提出之後的30年裡,人們一直探索在乾旱缺水的沙漠土地裡播種綠色,收穫財富。這既是個科學問題,也是個民生問題。對於庫倫旗(旗,相當於縣)來說,沙地水稻能否大面積推廣,關係到沙區的貧困人口能否脫貧。

今年2月份,內蒙古向自治區內所有的國家級貧困旗縣派駐了脫貧攻堅督導組,由一名副廳級官員率隊,下沉到第一線進行督導。內蒙古黨委副書記李佳曾要求,要準確把握督導要求,吃透政策、深入調研、摸清底數,堅持問題導向、做到真督實導,確保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督導組的任務,除了督導扶貧責任實不實、扶貧幹部行不行,還要看致貧原因找得准不准,是否對症下藥,因貧施策。路戰遠作為派駐到庫倫旗的督導組組長,不僅要幫助沙地水稻提升科技含量,更要探尋靠種植水稻能否真正脫貧。

對於眼前的沙地水稻,路戰遠認為,如果解決了耗水問題,那沙地水稻技術值得認真總結,進一步加大科研的力度,進一步降低種植成本,提高品質。這樣,貧困的農牧民通過種植沙地水稻來實現脫貧。

脫貧之路

對沙地水稻的探索,要上溯到1993年。

那一年,通遼市農科院研究員嚴哲洙,受命研究通遼周邊鹽鹼地水稻種植技術。在就地取材用沙土育秧的時候,嚴哲洙想到,既然沙土能育秧,為什麼不能直接種水稻呢?

1995年,在牧民額爾敦畢力格生活的毛敦塔拉嘎查,嚴哲洙第一次播下稻種,沙地水稻開始了20年不斷探索和試驗,這裡隸屬於庫倫旗芒汗蘇木(蘇木,相當於鄉鎮),正處在沙漠腹地。

那時,就連畢力格也不太相信,乾旱貧瘠的沙地上還能長出水稻,但他還是劃出了兩畝沙地,供嚴哲洙做試驗。

初期試栽時,擔心地力不夠,就大量施用化肥,結果種下的水稻倒伏,當年顆粒無收;1997年,塑膠膜漏水,水稻產量大幅下降,沙漠種稻技術引發質疑;2000年以後,沙地襯膜造田一次性投入高,種出的稻米不好吃,20年間,“沙地裡種水稻”在一路質疑聲中逐漸成熟……

艱辛的科研探索最終收穫了成果,沙漠種稻技術獲得了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獎和中科院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額爾敦畢力格,成了沙地種水稻第一人,他也靠著種水稻,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

嚴哲洙,被沙區腹地的農牧民們,稱為“大恩人”,因為是他教會了嘎查裡所有牧民種植水稻,並靠著水稻,過上了相對寬裕的生活。退休之後的嚴哲洙仍然癡心於沙地水稻技術的改進,沒有科研經費,就自掏腰包買插秧機進行改裝、調試。

沙漠水稻產業能否做大,關鍵看能否實現機械化。2006年,嚴哲洙的接力棒交到了包紅霞和張力焱手裡,又經過10年的反復試驗,機械化造田、插秧、收割、工廠化育秧等技術也已成熟,同時集成配套了有機栽培、節水灌溉等技術,這個既經濟又環保的朝陽產業,終於被社會各界所認可。

欣慰的是,沙地水稻剛剛通過了有機食品認證。在通遼市農科院的推動下,當地種植大戶組建了中蒙沙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流轉開發了500畝試驗基地,註冊了“砂稻”商標,沙地水稻產業逐步進入了集約化種植和生產的階段,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開始征戰市場。

分管農業和扶貧工作的庫倫旗副旗長包思沁夫,對沙地水稻的推廣更抱有熱切的希望:如果沙漠大米賣得好,佔據庫倫旗三分之一面積的沙地,就變廢為寶了。為了扶持農戶種植水稻,庫倫旗每年將農業扶持資金和扶貧資金打包起來補貼農戶、尤其是貧困農戶。

庫倫旗是國家級貧困旗,要想擺脫貧困,摘掉窮帽子,必須利用好沙地。以庫倫旗芒汗蘇木為例,在探索脫貧的30多年裡,這裡養過不同的牲畜,栽下了各種果樹,還曾經經營起地毯廠,這些產業有的曇花一現,有的則零星點綴,沒有給沙區產業振興帶來根本的驅動。

之前的種種探索,都指向一個結論:守著沙地的農牧民,最終還得在沙地農業上找出路——種植高附加值的農作物。

包思沁夫認為,科爾沁沙地的地下水源充足,這裡的沙土雖然貧瘠,但也非常純淨,土壤中無任何化肥、農藥殘留,在這樣的條件下,農作物透氣性好,農作物病蟲害極少,可以生產出優質的有機農產品。

而種植水稻的經濟效益,顯然要強過玉米很多倍,即便按照普通水稻的售價,按照2016年的大米銷售行情,一畝地淨收入1400元左右,種植玉米,一畝地的收入為400元。

多賣一些大米

對於庫倫旗政府來說,推廣沙地水稻的意義,也不僅僅是脫貧和扶植一個產業,甚至可以根本性改觀這裡的生態環境。

20多年的探索,沙地襯膜農業綜合技術逐漸形成了以水稻為基礎,將機械化造田、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和節水灌溉等技術融為一體的集成技術。可種植的作物種類不限於水稻,可拓寬到一切沙生農作物。利用襯膜水稻防沙固沙後,可以間作種植藥材、紫花苜蓿、薰衣草及其他高附加值作物。

這套技術以水稻為基礎,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因為水稻收割後,根系仍留在沙土裡,起到了固沙的效果。沙土經與農家肥混合,經過幾輪種植迴圈,便會被改造為良田。這樣,沙地襯膜技術不僅富民,還能改善沙地生態環境,將沙地的農業生產能力從零增加到與高產良田相等的程度。

沙地水稻技術仍然在進一步改進。張力焱說,只有成本不斷降低、品質不斷提升,推廣的進程才會加快。現在,他的科研重點是研究沙漠農業生態種養迴圈經濟的構建,進一步提高沙地的持續產出能力,提升其生態自我修復功能。

如今,這項技術已經逐步在通遼市推廣開來,而且還被引到赤峰市、鄂爾多斯市和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沙地水稻已經由最初的1.8畝發展到現在的5萬畝,成為通遼市科爾沁沙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主推技術。

沙地襯膜技術正在走出去,而沙地大米,還有待市場的認可。

往年,畢力格家的大米,比一般的大米,售價要高出兩到三倍,他的客戶們,也樂於接受沙漠裡種出來的大米。沙區常年晴空萬里,空氣清新,日照時數3000℃,3200℃以上的積溫,15℃以上的晝夜溫差,更有利於水稻的生長發育,促進幹物質的積累,提高稻米的品質,這其實是沙區農產品共同的品質。

畢力格今年種了80畝水稻,預計可以收穫4萬斤大米。對他來說,種了20多年的水稻,賣大米是整個環節中最難的。這些年,畢力格已經掌握了沙地大米全部的種植技術,產量也很可觀,但銷路始終是個問題,周圍的親戚、朋友,都吃上了他的大米,但更廣闊的銷路,還沒有開拓出來。“只要能多打開銷路,我還能多種一些。”畢力格說。現在,沙區普遍種植的“稻花香”,是從20多個水稻新品種中篩選而來。與一般的稻米相比,沙地稻米直鏈澱粉含量低,韌性強,口感好,外形晶瑩剔透,自然帶著香味。

每年,來收購沙地大米的客戶,都是包裝成禮品用於互相饋贈。“沙地大米當普通大米賣出去不愁,但要賣出有機食品的高價,還得動一番腦筋。”包思沁夫說,沙地襯膜造田,每畝需投入5000元,包括打井和上電,畝產稻穀1000斤以上,初期投入的成本不小,應該走高附加值路線。

張力焱也憋著一口氣。作為科研人員,為沙地大米開拓銷路並不是他的本職,可是如果沙地大米走不出去,就可惜了這20多年的科研積澱。

通遼農科院的科研人員們,也四處發動同學和朋友,幫忙來銷售稻米。張力焱的同學張鶴,在上海從事行銷工作,就成為了農戶們的一個重要管道。通過朋友之間的相互推介,來自內蒙古的沙地大米,賣到了上海和北京。

僅僅依靠這樣的管道當然不夠,在農民和市場之間,仍然存在一道天然的阻隔。包思沁夫說,沙區的農牧民仍缺乏行銷經驗和品牌意識,需要引進更多的行銷人才。

今年,庫倫旗政府多次組織生產大戶和合作社參與全國各地的農產品展銷會,努力增加銷售管道。這兩年,中國湧現出很多電商扶貧的新模式,將那裡的優質農產品賣進城市,庫倫旗也在積極對接著這樣的管道。

包思沁夫囑咐我,要多多宣傳沙地大米。這些年來,當地的官員們也漸漸明白了,種植沙地水稻僅僅是一個產業的起點,將沙地大米這個地理品牌樹立起來,成為科爾沁沙地的特產,也是一個挺緊迫的事兒。

好在,經過20多年的探索,在三代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沙地大米進入了城市的餐桌,沙漠農業正在給沙區農牧民帶來擺脫貧困的希望。

它只需要走一條途徑:發展沙產業。

錢學森闡述說,沙漠、戈壁、陽光的潛力遠未被利用,應該大力發展“多採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的沙產業。21世紀的大農業——新型農業必須戰略轉移,聚焦於沙漠戈壁,沙漠戈壁並非絕對的“不毛”之地,而是蘊藏著巨大的潛力。

在沙產業理論提出之後的30年裡,人們一直探索在乾旱缺水的沙漠土地裡播種綠色,收穫財富。這既是個科學問題,也是個民生問題。對於庫倫旗(旗,相當於縣)來說,沙地水稻能否大面積推廣,關係到沙區的貧困人口能否脫貧。

今年2月份,內蒙古向自治區內所有的國家級貧困旗縣派駐了脫貧攻堅督導組,由一名副廳級官員率隊,下沉到第一線進行督導。內蒙古黨委副書記李佳曾要求,要準確把握督導要求,吃透政策、深入調研、摸清底數,堅持問題導向、做到真督實導,確保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督導組的任務,除了督導扶貧責任實不實、扶貧幹部行不行,還要看致貧原因找得准不准,是否對症下藥,因貧施策。路戰遠作為派駐到庫倫旗的督導組組長,不僅要幫助沙地水稻提升科技含量,更要探尋靠種植水稻能否真正脫貧。

對於眼前的沙地水稻,路戰遠認為,如果解決了耗水問題,那沙地水稻技術值得認真總結,進一步加大科研的力度,進一步降低種植成本,提高品質。這樣,貧困的農牧民通過種植沙地水稻來實現脫貧。

脫貧之路

對沙地水稻的探索,要上溯到1993年。

那一年,通遼市農科院研究員嚴哲洙,受命研究通遼周邊鹽鹼地水稻種植技術。在就地取材用沙土育秧的時候,嚴哲洙想到,既然沙土能育秧,為什麼不能直接種水稻呢?

1995年,在牧民額爾敦畢力格生活的毛敦塔拉嘎查,嚴哲洙第一次播下稻種,沙地水稻開始了20年不斷探索和試驗,這裡隸屬於庫倫旗芒汗蘇木(蘇木,相當於鄉鎮),正處在沙漠腹地。

那時,就連畢力格也不太相信,乾旱貧瘠的沙地上還能長出水稻,但他還是劃出了兩畝沙地,供嚴哲洙做試驗。

初期試栽時,擔心地力不夠,就大量施用化肥,結果種下的水稻倒伏,當年顆粒無收;1997年,塑膠膜漏水,水稻產量大幅下降,沙漠種稻技術引發質疑;2000年以後,沙地襯膜造田一次性投入高,種出的稻米不好吃,20年間,“沙地裡種水稻”在一路質疑聲中逐漸成熟……

艱辛的科研探索最終收穫了成果,沙漠種稻技術獲得了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獎和中科院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額爾敦畢力格,成了沙地種水稻第一人,他也靠著種水稻,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

嚴哲洙,被沙區腹地的農牧民們,稱為“大恩人”,因為是他教會了嘎查裡所有牧民種植水稻,並靠著水稻,過上了相對寬裕的生活。退休之後的嚴哲洙仍然癡心於沙地水稻技術的改進,沒有科研經費,就自掏腰包買插秧機進行改裝、調試。

沙漠水稻產業能否做大,關鍵看能否實現機械化。2006年,嚴哲洙的接力棒交到了包紅霞和張力焱手裡,又經過10年的反復試驗,機械化造田、插秧、收割、工廠化育秧等技術也已成熟,同時集成配套了有機栽培、節水灌溉等技術,這個既經濟又環保的朝陽產業,終於被社會各界所認可。

欣慰的是,沙地水稻剛剛通過了有機食品認證。在通遼市農科院的推動下,當地種植大戶組建了中蒙沙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流轉開發了500畝試驗基地,註冊了“砂稻”商標,沙地水稻產業逐步進入了集約化種植和生產的階段,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開始征戰市場。

分管農業和扶貧工作的庫倫旗副旗長包思沁夫,對沙地水稻的推廣更抱有熱切的希望:如果沙漠大米賣得好,佔據庫倫旗三分之一面積的沙地,就變廢為寶了。為了扶持農戶種植水稻,庫倫旗每年將農業扶持資金和扶貧資金打包起來補貼農戶、尤其是貧困農戶。

庫倫旗是國家級貧困旗,要想擺脫貧困,摘掉窮帽子,必須利用好沙地。以庫倫旗芒汗蘇木為例,在探索脫貧的30多年裡,這裡養過不同的牲畜,栽下了各種果樹,還曾經經營起地毯廠,這些產業有的曇花一現,有的則零星點綴,沒有給沙區產業振興帶來根本的驅動。

之前的種種探索,都指向一個結論:守著沙地的農牧民,最終還得在沙地農業上找出路——種植高附加值的農作物。

包思沁夫認為,科爾沁沙地的地下水源充足,這裡的沙土雖然貧瘠,但也非常純淨,土壤中無任何化肥、農藥殘留,在這樣的條件下,農作物透氣性好,農作物病蟲害極少,可以生產出優質的有機農產品。

而種植水稻的經濟效益,顯然要強過玉米很多倍,即便按照普通水稻的售價,按照2016年的大米銷售行情,一畝地淨收入1400元左右,種植玉米,一畝地的收入為400元。

多賣一些大米

對於庫倫旗政府來說,推廣沙地水稻的意義,也不僅僅是脫貧和扶植一個產業,甚至可以根本性改觀這裡的生態環境。

20多年的探索,沙地襯膜農業綜合技術逐漸形成了以水稻為基礎,將機械化造田、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和節水灌溉等技術融為一體的集成技術。可種植的作物種類不限於水稻,可拓寬到一切沙生農作物。利用襯膜水稻防沙固沙後,可以間作種植藥材、紫花苜蓿、薰衣草及其他高附加值作物。

這套技術以水稻為基礎,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因為水稻收割後,根系仍留在沙土裡,起到了固沙的效果。沙土經與農家肥混合,經過幾輪種植迴圈,便會被改造為良田。這樣,沙地襯膜技術不僅富民,還能改善沙地生態環境,將沙地的農業生產能力從零增加到與高產良田相等的程度。

沙地水稻技術仍然在進一步改進。張力焱說,只有成本不斷降低、品質不斷提升,推廣的進程才會加快。現在,他的科研重點是研究沙漠農業生態種養迴圈經濟的構建,進一步提高沙地的持續產出能力,提升其生態自我修復功能。

如今,這項技術已經逐步在通遼市推廣開來,而且還被引到赤峰市、鄂爾多斯市和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沙地水稻已經由最初的1.8畝發展到現在的5萬畝,成為通遼市科爾沁沙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主推技術。

沙地襯膜技術正在走出去,而沙地大米,還有待市場的認可。

往年,畢力格家的大米,比一般的大米,售價要高出兩到三倍,他的客戶們,也樂於接受沙漠裡種出來的大米。沙區常年晴空萬里,空氣清新,日照時數3000℃,3200℃以上的積溫,15℃以上的晝夜溫差,更有利於水稻的生長發育,促進幹物質的積累,提高稻米的品質,這其實是沙區農產品共同的品質。

畢力格今年種了80畝水稻,預計可以收穫4萬斤大米。對他來說,種了20多年的水稻,賣大米是整個環節中最難的。這些年,畢力格已經掌握了沙地大米全部的種植技術,產量也很可觀,但銷路始終是個問題,周圍的親戚、朋友,都吃上了他的大米,但更廣闊的銷路,還沒有開拓出來。“只要能多打開銷路,我還能多種一些。”畢力格說。現在,沙區普遍種植的“稻花香”,是從20多個水稻新品種中篩選而來。與一般的稻米相比,沙地稻米直鏈澱粉含量低,韌性強,口感好,外形晶瑩剔透,自然帶著香味。

每年,來收購沙地大米的客戶,都是包裝成禮品用於互相饋贈。“沙地大米當普通大米賣出去不愁,但要賣出有機食品的高價,還得動一番腦筋。”包思沁夫說,沙地襯膜造田,每畝需投入5000元,包括打井和上電,畝產稻穀1000斤以上,初期投入的成本不小,應該走高附加值路線。

張力焱也憋著一口氣。作為科研人員,為沙地大米開拓銷路並不是他的本職,可是如果沙地大米走不出去,就可惜了這20多年的科研積澱。

通遼農科院的科研人員們,也四處發動同學和朋友,幫忙來銷售稻米。張力焱的同學張鶴,在上海從事行銷工作,就成為了農戶們的一個重要管道。通過朋友之間的相互推介,來自內蒙古的沙地大米,賣到了上海和北京。

僅僅依靠這樣的管道當然不夠,在農民和市場之間,仍然存在一道天然的阻隔。包思沁夫說,沙區的農牧民仍缺乏行銷經驗和品牌意識,需要引進更多的行銷人才。

今年,庫倫旗政府多次組織生產大戶和合作社參與全國各地的農產品展銷會,努力增加銷售管道。這兩年,中國湧現出很多電商扶貧的新模式,將那裡的優質農產品賣進城市,庫倫旗也在積極對接著這樣的管道。

包思沁夫囑咐我,要多多宣傳沙地大米。這些年來,當地的官員們也漸漸明白了,種植沙地水稻僅僅是一個產業的起點,將沙地大米這個地理品牌樹立起來,成為科爾沁沙地的特產,也是一個挺緊迫的事兒。

好在,經過20多年的探索,在三代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沙地大米進入了城市的餐桌,沙漠農業正在給沙區農牧民帶來擺脫貧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