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月故宮展覽黃金期8大展將開幕 承德避暑山莊9只梅花鹿進宮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9月11日下午,記者從故宮博物院獲悉,今年9月,故宮博物院的展覽活動再次進入黃金期,月內有《趙孟頫書畫特展》《明月清風——故宮博物院藏新安八家書畫展》《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發現﹒養心殿——主題數位體驗展》《天祿永昌——故宮藏瑞鹿文物特展》《明代禦窯瓷器——景德鎮禦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茜茜公主與匈牙利:17-19世紀匈牙利貴族生活展》、暢音閣戲曲館等8項展覽在故宮博物院相繼開幕。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精彩紛呈的文化內容將讓觀眾在金秋時節欣賞到更多更好的院藏珍貴文物,

瞭解故宮博物院以及國寶的歷史,隨著“原狀陳列是重點、專館展覽是特點、臨時展覽是亮點、年度大展是熱點”的展覽特色的深化,故宮博物院將以更加豐富多元的形式向社會公眾傳遞故宮文化資訊。

圖為千里江山圖 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劉暢

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 100餘件書畫展出

《趙孟頫書畫特展》於2017年9月6日至12月5日在故宮博物院武英殿書畫館舉辦。本次展覽將先後展出的100余件珍貴書畫,其中以故宮博物院藏品為主,另有上海博物館、人工智慧珍貴文物均來自匈牙利國家博物館,是具有傳奇色彩的匈牙利文物首次在故宮博物院展出。

此外,由故宮博物院和景德鎮市政府聯合主辦的明代禦窯瓷器對比系列展之三——“景德鎮禦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將於2017年9月29日在故宮博物院齋宮展廳開幕。

故宮博物院戲曲館修繕完工 讓戲曲文物“活”起來

暢音閣戲曲館,位於乾隆皇帝為自己養老修建的太上皇宮中,由暢音閣(戲樓)、扮戲樓(後臺)和閱是樓(觀眾席)組成一個完整的清代宮廷“大戲院”。暢音閣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嘉慶七年(1802年)和光緒十七年(1891年) 先後進行過修繕,

是乾隆時期所建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三層大戲臺。歷史上曾經有五座三層大戲臺,其中圓明園的同樂園戲臺毀于咸豐十年(1860年),紫禁城內壽安宮戲臺于嘉慶四年(1799年) 拆除,避暑山莊清音閣戲臺1945年毀於火災,目前三層戲臺僅存乾隆時期的故宮暢音閣戲臺和光緒十六年(1891年)興建的頤和園德和園戲臺。

暢音閣和閱是樓區域將在9月19日對外開放。據介紹,

2017年的戲曲館提升改造,著力強調宮廷戲曲的獨特性,彰顯暢音閣建築的“大劇場”特色。通過新的參觀流線設計,將扮戲樓納入展覽,貫通扮戲樓、暢音閣、閱是樓三個空間,令觀眾一睹劇場全貌。

其中扮戲樓為戲曲文物展廳,首次打開後臺的地下室入口,通過地下空間展示暢音閣獨特的“音響設備”(共鳴地井)和“舞臺機械”(轆轤和水井),管窺三層大戲樓壽台、祿台、福台巧妙的機關設置,牽引出暢音閣戲臺演出的大量特殊劇碼。扮戲樓通過兩側廊道聯通閱是樓觀眾席,通過廊道牆面戲曲圖像裝飾,烘托觀戲氛圍,同時在廊道和閱是樓設置茶席,為觀眾提供舒適的看戲空間。並將逐步在暢音閣恢復宮廷戲曲劇碼演出,讓文物真正活起來。

宮廷戲劇館的展覽特色在於:不強調文物展陳數量,而是把觀眾更多的視線引導到舞臺上,通過演員穿著和使用各類宮廷式樣的戲曲文物複製品,讓通常陳列在展櫃裡的文物動起來。同時通過地下室強調暢音閣戲臺的獨特,讓各種機關在戲曲演出中使用上,實現動態的宮廷原狀展覽。

故宮博物院原創話劇《海棠依舊》:免費發放門票

近日,由故宮博物院青年職工自編自演的院史級話劇《海棠依舊》正在進行緊張的排練。9月19日—9月20日,他們將以演員的身份帶著故宮人的真情實感,和那段“文化不絕,精神便不會絕”的故宮國寶遷移史,將一個真實動人的故事搬上北京保利劇院的舞臺。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原創作品拒絕任何形式刪改,看法新聞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牽引出暢音閣戲臺演出的大量特殊劇碼。扮戲樓通過兩側廊道聯通閱是樓觀眾席,通過廊道牆面戲曲圖像裝飾,烘托觀戲氛圍,同時在廊道和閱是樓設置茶席,為觀眾提供舒適的看戲空間。並將逐步在暢音閣恢復宮廷戲曲劇碼演出,讓文物真正活起來。

宮廷戲劇館的展覽特色在於:不強調文物展陳數量,而是把觀眾更多的視線引導到舞臺上,通過演員穿著和使用各類宮廷式樣的戲曲文物複製品,讓通常陳列在展櫃裡的文物動起來。同時通過地下室強調暢音閣戲臺的獨特,讓各種機關在戲曲演出中使用上,實現動態的宮廷原狀展覽。

故宮博物院原創話劇《海棠依舊》:免費發放門票

近日,由故宮博物院青年職工自編自演的院史級話劇《海棠依舊》正在進行緊張的排練。9月19日—9月20日,他們將以演員的身份帶著故宮人的真情實感,和那段“文化不絕,精神便不會絕”的故宮國寶遷移史,將一個真實動人的故事搬上北京保利劇院的舞臺。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原創作品拒絕任何形式刪改,看法新聞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