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阿裡騰訊達成音樂版權合作,“音樂產業的春天即將來臨”?

9月12日,阿裡音樂集團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共同宣佈重磅消息,阿裡音樂集團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雙方達成版權轉授權合作。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將獨家代理的環球、華納、索尼全球三大唱片公司與YG娛樂、傑威爾音樂、LOEN等優質音樂版權資源轉授至阿裡音樂,

曲庫數量在百萬級以上。同時,阿裡音樂將獨家代理的滾石、華研、相信、寰亞等音樂版權也轉授給了騰訊音樂娛樂。

結合近年來的市場動向,此次雙方的“牽手”,即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內。

阿裡與騰訊 “牽手”成功,

互轉授權合作“塵埃落定”

自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下發《關於責令網路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的通知》後,

數位音樂市場便掀起來了一輪“版權大戰”。

其實,阿裡早在2015年便曾與騰訊就版權互換事宜進行過談判,但因種種問題,最終不歡而散。兩年來,雙方版權互換問題一直處於“擱淺”狀態。

今年,先是3 月份,太合音樂宣佈獲得阿裡音樂獨家代理廠牌滾石音樂的版權;8 月份,

阿裡音樂與騰訊音娛的版權談判接近尾聲,直到今日的“牽手”成功,雙方版權轉授權合作一事終於“塵埃落定”。

一直以來,阿裡音樂和騰訊音樂在版權上都有各自較為清晰的脈絡。騰訊音樂的版權主要由三大唱片公司即環球、華納、索尼,以及YG娛樂等。被阿裡音樂收入囊中的則有滾石、寰亞、華研等公司的音樂版權。

不難發現,阿裡和騰訊在音樂領域重疊部分極少,

屬於互不干涉狀態。而此次阿裡音樂和騰訊音樂娛樂版權互相轉授權合作的達成,在目前的行業環境下實屬是大勢所趨。

以此次阿裡音樂與騰訊音樂的轉授權合作為例,這意味著BIGBANG、周傑倫、李宇春、蔡依林、TFBOYS、蘇打綠等歌手的歌曲都能在阿裡音樂集團旗下的蝦米音樂同步收聽,而五月天、林宥嘉、田馥甄、李宗盛等歌手的歌曲也都會向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的使用者開放。

版權轉授權無疑能讓優質的音樂內容得以在更多音樂平臺惠及使用者。

不同於此前騰訊和網易之間的出售關係,此次阿裡和騰訊的版權轉授權合作無疑是互授,也是互補,不僅能同時放大各自的優勢,也能借力鞏固行業地位。

此外,騰訊和阿裡音樂達成協議後,既能增加旗下音樂的版權規模,在監管層面,也擺脫了“一家獨大”的版權壟斷嫌疑,

何樂而不為?

阿裡騰訊統一戰線,網易雲音樂何去何從?

而另一邊,曾是版權消費大戶,用戶超 3 億的網易雲音樂,在過去幾個月卻因版權問題和騰訊音樂之間一直“延宕起伏”。

此前,據網易雲音樂官方公告稱,由於與多家數位音樂版權轉授者的合約到期,在總曲庫超過1000萬首音樂資源中,約10萬首歌曲下架,占總曲庫量的1%。

由於下架音樂大多為市場關注度較高且備受使用者喜愛的經典流行音樂,所以該公告一經發佈便引起譁然。

此後,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之間開始了一言難盡的“糾纏”。先是騰訊一方就網易雲音樂未經允,便擅自傳播騰訊音樂享有版權的200餘首華語歌曲,於是將其訴至法院。接著,在8月23日和30日,網易雲音樂分別兩次起訴騰訊音樂旗下的酷我音樂,稱酷我音樂使用了其版權音樂並進行非法營利。

雖然網易雲音樂副總裁丁博對外宣稱,騰訊開放了 500 萬首曲庫供網易挑選,雙方談不攏,不是因為價格問題。但現在看來談不攏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合作方式的問題。

網易雲和騰訊之間是網易想買而騰訊不賣,雙方的關係一直處於“郎有意,而妾無情”的境地,可阿裡和騰訊這次合作則不同。因此,此次“牽手”實屬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內,畢竟阿裡音樂對版權的注重也早已人盡皆知。

版權作為保護音樂人和音樂作品的基石,開放的版權轉授權合作,一方面使得整個行業的正版化進程更進一步,另一方面也激勵著歌手創作出更優質的音樂作品。

而在推進版權正版化的道路上,作為阿裡音樂旗下核心產品,蝦米音樂在版權方面的表現可謂是“首當其衝”。

當音樂產業迎來春天,蝦米音樂的版權之路

作為阿裡系的音樂播放機,蝦米音樂曲庫千萬,不僅坐擁1000萬曲庫量,上億個專業歌曲標籤,還囊括了5000萬精品歌單。除了曲庫優勢,蝦米音樂在版權方面也佔據著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

“得版權者的天下”。一直以來,優質版權都是線上音樂平臺的兵家必爭之地,環球、滾石、S.M.娛樂等主流唱片公司更是在流量爭奪中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能量源。

在此前的第一輪“版權大戰”中,蝦米音樂拿下了相信音樂、華研國際、滾石唱片、寰亞音樂、風潮音樂等華語老牌的獨家版權, 成為韓國最大廠牌S.M. Entertainment、國際音樂版權巨頭BMG在中國地區的獨家數位音樂合作夥伴。

在隨後兩年的“穩定時期”內,蝦米“穩中求進”,簽下了一眾獨立音樂版權,囊括歐美與國內獨立音樂頭部資源,而這些獨立廠牌到目前為止仍與蝦米保持著獨家版權合作關係,不作轉授。兩年前,蝦米也已經開始針對獨立音樂版權的價值開發,率先推出了扶持音樂的“尋光計畫”,而後更隨著獨立音樂版權運營途徑的不斷完善,此舉不僅使獨立音樂擺脫市場生存窘境,也借於此在內容“差異戰”中增強了自身戰鬥力。蝦米在獨立音樂、主流音樂版權領域的優勢也為拿下此次與騰訊的合作奉獻了一定的談判籌碼。

此外,依託阿裡大文娛獨到的優勢,蝦米既可以借助包含阿裡影業、優酷在內的大文娛的影視娛樂資源,也可以借力酷漾娛樂的藝人經紀等娛樂產業資源,充分發揮音樂作為綜合性文娛IP的更深層價值。

相信,隨著各家音樂平臺對版權的聯合發力,音樂產業的春天會正如高曉松此前所言,“即將來臨。”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由於下架音樂大多為市場關注度較高且備受使用者喜愛的經典流行音樂,所以該公告一經發佈便引起譁然。

此後,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之間開始了一言難盡的“糾纏”。先是騰訊一方就網易雲音樂未經允,便擅自傳播騰訊音樂享有版權的200餘首華語歌曲,於是將其訴至法院。接著,在8月23日和30日,網易雲音樂分別兩次起訴騰訊音樂旗下的酷我音樂,稱酷我音樂使用了其版權音樂並進行非法營利。

雖然網易雲音樂副總裁丁博對外宣稱,騰訊開放了 500 萬首曲庫供網易挑選,雙方談不攏,不是因為價格問題。但現在看來談不攏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合作方式的問題。

網易雲和騰訊之間是網易想買而騰訊不賣,雙方的關係一直處於“郎有意,而妾無情”的境地,可阿裡和騰訊這次合作則不同。因此,此次“牽手”實屬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內,畢竟阿裡音樂對版權的注重也早已人盡皆知。

版權作為保護音樂人和音樂作品的基石,開放的版權轉授權合作,一方面使得整個行業的正版化進程更進一步,另一方面也激勵著歌手創作出更優質的音樂作品。

而在推進版權正版化的道路上,作為阿裡音樂旗下核心產品,蝦米音樂在版權方面的表現可謂是“首當其衝”。

當音樂產業迎來春天,蝦米音樂的版權之路

作為阿裡系的音樂播放機,蝦米音樂曲庫千萬,不僅坐擁1000萬曲庫量,上億個專業歌曲標籤,還囊括了5000萬精品歌單。除了曲庫優勢,蝦米音樂在版權方面也佔據著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

“得版權者的天下”。一直以來,優質版權都是線上音樂平臺的兵家必爭之地,環球、滾石、S.M.娛樂等主流唱片公司更是在流量爭奪中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能量源。

在此前的第一輪“版權大戰”中,蝦米音樂拿下了相信音樂、華研國際、滾石唱片、寰亞音樂、風潮音樂等華語老牌的獨家版權, 成為韓國最大廠牌S.M. Entertainment、國際音樂版權巨頭BMG在中國地區的獨家數位音樂合作夥伴。

在隨後兩年的“穩定時期”內,蝦米“穩中求進”,簽下了一眾獨立音樂版權,囊括歐美與國內獨立音樂頭部資源,而這些獨立廠牌到目前為止仍與蝦米保持著獨家版權合作關係,不作轉授。兩年前,蝦米也已經開始針對獨立音樂版權的價值開發,率先推出了扶持音樂的“尋光計畫”,而後更隨著獨立音樂版權運營途徑的不斷完善,此舉不僅使獨立音樂擺脫市場生存窘境,也借於此在內容“差異戰”中增強了自身戰鬥力。蝦米在獨立音樂、主流音樂版權領域的優勢也為拿下此次與騰訊的合作奉獻了一定的談判籌碼。

此外,依託阿裡大文娛獨到的優勢,蝦米既可以借助包含阿裡影業、優酷在內的大文娛的影視娛樂資源,也可以借力酷漾娛樂的藝人經紀等娛樂產業資源,充分發揮音樂作為綜合性文娛IP的更深層價值。

相信,隨著各家音樂平臺對版權的聯合發力,音樂產業的春天會正如高曉松此前所言,“即將來臨。”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