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央視大型紀錄片《巡視利劍》中正義之劍出處在哪?

繼《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在路上》《打鐵還需自身硬》之後,中央紀委宣傳部和中央電視臺再次聯手製作的全面從嚴治党大型紀實紀錄片《巡視利劍》,近日開始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熱播。

值得一提的是,紀錄片片頭讓人望而生畏、寒光凜凜的寶劍,出自龍泉,乃攝製組此前在龍泉一家網店所專門訂購。獨特而悠久的寶劍文化使龍泉成為從古至今最享盛譽的寶劍產地,行俠仗義的寶劍文化又成為龍泉清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象徵。

《巡視利劍》紀錄片片頭

作為正義的象徵,龍泉寶劍一直閃耀于歷史長河。筆者也借此機會,與全國觀眾朋友們一起分享名揚天下的龍泉寶劍之歷史沿革。

龍泉寶劍歷史悠久,馳名中外。春秋戰國時期,歐冶子于龍泉秦溪山麓冶劍。《百越先賢志》載:歐冶子“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鐵英,作劍三枚:曰‘龍淵’、‘泰阿’、 ‘工布’”。龍泉原名龍淵,因劍而得名,唐代諱“淵”,改名龍泉,

龍泉寶劍由此名揚天下。龍泉寶劍鍛制技藝經歷代龍泉劍匠精益求精地鑽研,不斷地承傳、創新和發展,歷經2600多年的磨礪,逐漸形成了堅韌鋒利、剛柔並寓、寒光逼人、紋飾巧制四大特色。2006年,龍泉寶劍傳統鍛造技藝被列入第一批。

歐冶子鑄劍遺址七星井,位於龍泉縣城之南,秦溪山麓一帶。

鼻祖歐冶子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越國人,是龍泉寶劍的創始人。歐冶子誕生時,正是東周列國紛爭時期。

他發現了銅和鐵性能的不同之處,冶鑄出了第一把鐵劍——“龍淵”,開創了中國冷兵器之先河。

龍泉寶劍博物館收藏的漢代鐵劍

秦漢時期進入鐵器時代,龍泉的鑄劍業專為皇室鑄造寶劍。從東漢末年至兩晉,龍泉鑄劍業受到人口驟增與文化重心南移的推動,鑄劍業比較發達,頗具一定規模。

《巡視利劍》紀錄片片頭

到了唐代,凡制名劍,必稱“龍泉”,龍泉已成了寶劍的代名詞。北宋時,時任宰相的龍泉人何執中(1044—1118),極力提倡鑄劍,龍泉古城的鑄劍業盛極一時,劍鋪林立,比比皆是,成了歐冶子時代之後的又一個鼎盛時期。

元、明兩代,鑄劍業在龍泉世代相襲,龍泉寶劍博物館珍藏有兩把明代七星劍。由於龍泉劍形、質兼優,

廣為武術愛好者和藝術鑒賞家青睞。

清末民國時期,龍泉的鑄劍匠人在寶劍的品質、包裝和文化內涵上下了很大功夫,使龍泉寶劍的獨特工藝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在民國三十年(西元1941年),沈廣隆劍鋪首創純鋼制劍,提高了鐵劍的品質。

據《龍泉縣誌》記載,清末民國初期,縣城沿溪北岸從天妃宮至官倉巷口一條街,劍鋪相連,叮噹之聲,晝夜不絕。到民國十九年龍泉寶劍在全國國術比賽中被評為最佳劍,龍泉寶劍獨步東南,名聲大振,產品行銷全國,到達民國時期制劍業的鼎盛期。

新中國成立以後,龍泉政府十分重視恢復龍泉寶劍這一傳統工藝品的生產和發展工作,龍泉寶劍業重新走上發展的道路。由於龍泉寶劍名揚四海,國家將其列入國禮。萬字型大小寶劍廠、沈廣隆劍鋪、阿金劍鋪相繼恢復與成立,歷經滄桑的龍泉鑄劍業得以復興。

龍泉劍鋪林立,2016年,龍泉寶劍行業生產經營戶652家,實現規上產值4.39億元。

攝製組定制的寒光逼人的正義之劍——龍泉寶劍

1977年,龍泉寶劍社更名為浙江省龍泉縣寶劍廠,先後以“龍泉”和“龍鳳七星”兩個商標註冊,龍泉寶劍的發展邁開了快速步伐。隨著龍泉寶劍名聲鵲起,龍泉寶劍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人們都以擁有一柄龍泉寶劍為榮,各界人士,特別是武術界、文藝界人士紛紛慕名前來定制。1984年,中國兵器專家吳運鐸給龍泉寶劍廠的信中,就盛讚了龍泉寶劍:“貴廠藝人,無愧鑄劍之名師良工,匠心獨具,堪稱百代絕技。龍泉寶劍藝振今古,譽滿中外,此乃我民族之驕傲。”

當代龍泉寶劍行業,在政府的引領、鑄劍師刻苦傳承、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工業產值逐年攀升、產業空間得到拓展、劍瓷園區逐步完善、刀劍美譽度得到提升、銷售市場進一步拓寬,龍泉寶劍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景象!

(據掌上龍泉,原標題《央視大型紀錄片《巡視利劍》中正義之劍出自龍泉!》。編輯楊慧玲 楊世丹)

龍泉寶劍獨步東南,名聲大振,產品行銷全國,到達民國時期制劍業的鼎盛期。

新中國成立以後,龍泉政府十分重視恢復龍泉寶劍這一傳統工藝品的生產和發展工作,龍泉寶劍業重新走上發展的道路。由於龍泉寶劍名揚四海,國家將其列入國禮。萬字型大小寶劍廠、沈廣隆劍鋪、阿金劍鋪相繼恢復與成立,歷經滄桑的龍泉鑄劍業得以復興。

龍泉劍鋪林立,2016年,龍泉寶劍行業生產經營戶652家,實現規上產值4.39億元。

攝製組定制的寒光逼人的正義之劍——龍泉寶劍

1977年,龍泉寶劍社更名為浙江省龍泉縣寶劍廠,先後以“龍泉”和“龍鳳七星”兩個商標註冊,龍泉寶劍的發展邁開了快速步伐。隨著龍泉寶劍名聲鵲起,龍泉寶劍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人們都以擁有一柄龍泉寶劍為榮,各界人士,特別是武術界、文藝界人士紛紛慕名前來定制。1984年,中國兵器專家吳運鐸給龍泉寶劍廠的信中,就盛讚了龍泉寶劍:“貴廠藝人,無愧鑄劍之名師良工,匠心獨具,堪稱百代絕技。龍泉寶劍藝振今古,譽滿中外,此乃我民族之驕傲。”

當代龍泉寶劍行業,在政府的引領、鑄劍師刻苦傳承、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工業產值逐年攀升、產業空間得到拓展、劍瓷園區逐步完善、刀劍美譽度得到提升、銷售市場進一步拓寬,龍泉寶劍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景象!

(據掌上龍泉,原標題《央視大型紀錄片《巡視利劍》中正義之劍出自龍泉!》。編輯楊慧玲 楊世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