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南岩寺|歷經磨難、涅槃重生的千年古刹

提到上饒市弋陽縣,最先想到的自然是今年年初剛被評為國家5A景區的龜峰,但卻從不知道隸屬於龜峰二景區的佛陀山景區內還有一個已經有1600年歷史的千年古刹—南岩寺,

它始于晉代,最特別的是依穴而建,不瓦而洞,不簷而藩,可容千餘人,為我國最大的在自然洞窟中開鑿的佛教石窟,有“中華第一佛洞”之稱譽。

南岩寺興起于晉代,唐朝太和年間僧人神曜重修,並在石壁上始鑿石龕,宋朝嘉定年間,邑人王元長建殿門、堂廡、鐘樓並架橋設亭,又續鑿石為諸佛像,現在寺內的佛像即為那時所塑,而後的元明清直至民國陸續有僧人對南岩寺佛像進行增補和修復。

走進寺內,馬上被洞穴的宏大而震驚,整個洞穴寬達60多米,高30米,深30米,面積近1800平方米,可以容納千人,正對面的的洞壁上雕鑿著37尊佛像,分上下兩層環列於石壁佛龕之中。

而我們面前的這些佛像在文革時期幾乎全部被破壞,除了最中間的釋迦牟尼佛外其餘所有佛像的頭顱全部被砸下後扔進了寺廟前的放生池中。為什麼唯獨釋迦牟尼佛像僥倖逃脫,據說當時破壞佛像的人破壞完其他佛像後正準備砸向中間最後一尊時,突然頭痛欲裂,無法再繼續,才得以保存。

直到1999年在當地政府的協助下,才把放生池中的佛頭找回按其原位進行了修復,才有我們現在面前這幾十尊充滿歷史印跡的佛像。

雖然面前的佛像艱難的得以恢復,但仍有別於其他佛像,因為他們都著統一的白色衣缽,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當時除了佛像的頭被破壞,

所有佛像的表面全部被刷上了一層石灰,才有了今天的呈現。

洞壁上的諸佛雖然因年代久遠,面部和身體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但走近細看,仍然能看出當年雕鑿師傅的手藝非常精緻,而這尊雙手斷裂、女像男身的佛像,更是有一種說不出的美,仿佛“東方的維納斯”。

除了南岩寺外,旁邊還有幾個以前曾經作為軍需倉庫的洞穴,現在已經被修復為佛史洞、佛傳洞、觀音洞等,洞內的石壁上雕有寺廟的建造過程、佛主的各種故事、觀音的33種化身等,每個洞穴都碩大無比,裡面有信眾們在繞佛,口中傳出喃喃的念經聲。

你是否好奇如此千年古刹的住持會是何般慈眉善目,仙風道骨,沒想到出現在我眼中的住持圓坤法師竟然是一位80後,不過雖然年紀輕輕,仍然散發出一種不同于常人的風采。

圓坤法師,14歲出家,先在廣東的南華寺修行,2009年放棄條件優越的廣東到浙江永康親手修建龍鳴寺,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建成龍鳴寺,卻又在這時依然離開了,選擇了來到弋陽主持恢復南岩寺。他為什麼又會放棄自己五年時間親手建成的寺廟而選擇了南岩寺,圓坤法師說他是被這裡的文化感動,作為有緣人,他的志向就是讓更多的人知道這種千年古刹。

先是驚歎于南岩寺的宏大石洞和它的歷經磨難,後又被圓坤法師的高遠志向和大愛胸懷深深感動,南岩寺,歷經磨難,此時涅槃重生,一定能重現昔日輝煌!

仿佛“東方的維納斯”。

除了南岩寺外,旁邊還有幾個以前曾經作為軍需倉庫的洞穴,現在已經被修復為佛史洞、佛傳洞、觀音洞等,洞內的石壁上雕有寺廟的建造過程、佛主的各種故事、觀音的33種化身等,每個洞穴都碩大無比,裡面有信眾們在繞佛,口中傳出喃喃的念經聲。

你是否好奇如此千年古刹的住持會是何般慈眉善目,仙風道骨,沒想到出現在我眼中的住持圓坤法師竟然是一位80後,不過雖然年紀輕輕,仍然散發出一種不同于常人的風采。

圓坤法師,14歲出家,先在廣東的南華寺修行,2009年放棄條件優越的廣東到浙江永康親手修建龍鳴寺,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建成龍鳴寺,卻又在這時依然離開了,選擇了來到弋陽主持恢復南岩寺。他為什麼又會放棄自己五年時間親手建成的寺廟而選擇了南岩寺,圓坤法師說他是被這裡的文化感動,作為有緣人,他的志向就是讓更多的人知道這種千年古刹。

先是驚歎于南岩寺的宏大石洞和它的歷經磨難,後又被圓坤法師的高遠志向和大愛胸懷深深感動,南岩寺,歷經磨難,此時涅槃重生,一定能重現昔日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