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預警|巴基斯坦、肯亞、伊拉克、菲律賓

巴基斯坦:9月12-15日拉合爾板球錦標賽,安保升級,社會安全風險預警

【點評】板球運動發源於英國,但最活躍地區系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等南亞國家。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板球已發展成為國球。既往記錄顯示,2009年3月3日,拉合爾卡紮菲體育場附近,斯里蘭卡板球隊車輛遭伏擊,包括6名員警在內7人死亡,多名斯里蘭卡球員受傷。

當前,巴基斯坦拉合爾仍屬恐襲高危地區。2017年8月21日獲悉,有關情資顯示,繼2017年7月,巴基斯坦旁遮普省(Punjab)首府、巴第二大城市拉合爾(Lahore)成恐襲目標後,

拉合爾知名林蔭路(The Mall或Shahrah-e-Quaid-e-Azam)上的總督府、旁遮普議會、高等法院等政府大樓與高檔酒店以及該市其他人群密集市場與公共場所,均可能在未來再次成為恐襲目標。本次大型體育賽事,料再次成為恐怖組織策劃襲擊的“軟目標”。2017年9月2日獲悉,巴基斯坦旁遮普員警、武警突擊隊(Rangers),根據情報在拉合爾、費薩拉巴特等地聯合行動,逮捕多名恐怖疑犯,
其中包括8名阿富汗籍難民。在費薩拉巴特的行動中,查獲部分非法武器和彈藥。

肯亞:即日起網約車司機無限期罷工抗議,示威衝突與服務短缺風險預警

【點評】既往記錄顯示,2017年2月與3月,網約車司機曾舉行數次罷工示威,並遊行前往首都奈洛比的國會大廈(Parliament Buildings),要求漲薪與完善相關法規,導致局部地區一度交通中斷,部分示威者強行從運營計程車上趕走乘客。

鑒於近期哥斯大黎加、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等全球各地網約車、共用車相關事件頻發,

不排除未來數月,該事件後續持續發酵,抗議示威不斷升級的可能。若該問題未能得到妥善回應或解決,中方人員應做好肯亞各地計程車司機長期對抗,引發該公共服務短缺的心理準備。

伊拉克:9月25日庫爾德地區獨立公投前期造勢,示威衝突風險提前預警

【點評】庫爾德族(Kurds)是中東地區僅次於阿拉伯、突厥、波斯民族的第四大民族,

是西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總人口至少3500萬,主要分佈在土耳其(1800萬)、伊朗(800萬)、伊拉克(500萬)、敘利亞(200萬)。庫爾德人聚居地被稱為庫爾德斯坦(Kurdistan)。雖然人口眾多,但庫爾德人卻沒有自己的民族國家,庫爾德人在過去數十年間多次為建國舉事均未果。

雖然阿拉伯世界的東部各國、伊拉克、伊朗、土耳其、伊庫區政府最重要靠山美國等主要西方國家均反對本次庫區獨立公投,

伊庫區領導人馬蘇德-巴爾紮尼(Massoud Barzani)仍堅稱公投將如期舉行。既往記錄顯示,各政治勢力派別集會與相互攻擊事件已陸續開始。9月5日,埃爾比勒(Erbil)大批民眾集會遊行,打出支持公投口號,拉開造勢宣傳序幕。8月31日,杜胡克(Dohuk)地區,反對目前公投的庫爾德NRT新聞媒體辦公室遭支持公投者肆意破壞。

菲律賓:眾議院通過壓縮工作周爭議法案,勞工組織抗議示威風險預警

【點評】據菲律賓眾議院第6152號法案,只要雇主對員工採用壓縮工作周(Compressed Workweek)制度,員工可每天工作超8小時達10小時,這樣1周40小時工作僅需4天。法案還規定,員工的休息時間不得少於2天但不能多於3天,一周工作時間不能超過48小時,如超過48小時可申請加班費。既往記錄顯示,該法案也遭部分團體,如加芙列拉婦女党(Gabriela Women’s Party)以及部分勞工組織批評。2017年8月28日,KNM工會(Kilos Na Manggagawa)亦在首都大區奎松市(Quezon City)迎賓圓環(Welcome Rotonda或Mabuhay Rotonda,)舉行集會示威,強烈抗議通過法案。

既往記錄顯示,近年來,菲律賓國會通過爭議法案或勞資糾紛常引發民眾大規模抗議示威。2017年5月19日至24日間,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大區(Metropolitan Manila),呼籲“生命至上”的菲律賓天主教會與部分人權組織舉行系列示威,抗議菲政府恢復死刑。5月1日,菲律賓多個勞工組織在“國際勞動節”當日全國多個中心城市示威遊行,強烈要求改善勞動合同並提高法定最低工資。

【點評】據菲律賓眾議院第6152號法案,只要雇主對員工採用壓縮工作周(Compressed Workweek)制度,員工可每天工作超8小時達10小時,這樣1周40小時工作僅需4天。法案還規定,員工的休息時間不得少於2天但不能多於3天,一周工作時間不能超過48小時,如超過48小時可申請加班費。既往記錄顯示,該法案也遭部分團體,如加芙列拉婦女党(Gabriela Women’s Party)以及部分勞工組織批評。2017年8月28日,KNM工會(Kilos Na Manggagawa)亦在首都大區奎松市(Quezon City)迎賓圓環(Welcome Rotonda或Mabuhay Rotonda,)舉行集會示威,強烈抗議通過法案。

既往記錄顯示,近年來,菲律賓國會通過爭議法案或勞資糾紛常引發民眾大規模抗議示威。2017年5月19日至24日間,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大區(Metropolitan Manila),呼籲“生命至上”的菲律賓天主教會與部分人權組織舉行系列示威,抗議菲政府恢復死刑。5月1日,菲律賓多個勞工組織在“國際勞動節”當日全國多個中心城市示威遊行,強烈要求改善勞動合同並提高法定最低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