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不聽話,你還靠吼叫?現在,請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

文/魯鵬程

今天的孩子好像越來越難管,越來越難教,

而很多媽媽也越來越無奈。面對淘氣、“不聽話”的孩子,媽媽應該怎麼辦?縱容?忍耐?視而不見?發脾氣?大吼大叫?又打又罵?這些處理方式都不太妥當。因為不管是“冷處理”,還是“熱處理”,效果都只是暫時的。

很多時候,做媽媽的都會想當然地認為孩子“應該”知道什麼,“應該”怎樣做。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孩子很可能看不清“時局”,而一旦看到後卻又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是好。

比如,媽媽因為孩子做了一件不該做的事情而生氣,

但並沒有“發作”,而是在那裡“憋著”,臉色很難看,希望孩子能看得到,可遺憾的是,孩子並不能感覺到媽媽是在生他的氣;

再如,因為工作的事情而不順心,媽媽回到家後一臉的不高興,但她自己並沒有覺察出來,反而孩子卻能看得到,於是他就會變得“小心翼翼”,因為他覺得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而惹著了媽媽……

可見,孩子並不會如媽媽想像的那樣,

“應該”知道什麼,“應該”去怎樣做。所以,這時就需要明確地告知孩子,他應該怎樣做,也就是給他立一些規矩。

立規矩,就是非常明白清楚地告訴孩子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該做的一定要做好,不該做的一定不要去做。立規矩的目的有四個:第一,讓孩子有邊界感,從而更有安全感;第二,可以減少孩子的問題行為;第三,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第四,讓孩子有成就感,

因為他對自己有了約束力和自控力。

立規矩,無論是對於孩子還是媽媽,都是非常有益的。因為規矩訂立後都非常清楚明瞭,到時直接執行這些規定就好了,而不是在事情發生時再由孩子或媽媽的情緒來決定怎麼做。

總體來說,在跟孩子立規矩時,

應注意把握幾點原則:

第一,立規矩要有針對性。規矩是針對孩子的某種或多種不妥的行為而訂立的,所以要綜合考慮孩子已經出現的和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地去訂立非常具體的規矩,而不是隨意地、想當然地、泛泛地立規矩。

第二,規矩要有可操作性。比如,孩子不睡覺,那就要訂立規矩——“幾點睡”“睡前應做的準備工作,如洗澡、刷牙、保持安靜、在規定的時間上床、準時熄燈”“第二天幾點起床”,

等等,這些都是可量化、可操作的。

第三,規矩應保證客觀性。所謂客觀性,有兩層含義:一是所訂立的規矩要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孩子要能夠做得到;二是要有人能夠監督,如由父母、老師或是其他監護人來監督孩子踐行規矩的情況,並做出客觀的評價。

第四,規矩應該長期有效。長期的規矩而不是臨時的規矩,會增進親子間的信任感,同時也會讓孩子意識到媽媽是說到做到的,這樣孩子才更願意去遵守規矩。只有把訂立的規矩堅持認真地落實下去,規矩才能真正顯現出好效果。

有了這幾點原則,規矩的訂立就會有章可循,執行起來也會輕鬆、有效很多。

當然,並不是訂立了規矩後,孩子就會立刻“變乖”,就會完全地去遵守。孩子可能還是會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能遵守規矩。對此,媽媽首先要學會克制自己,要做到心態平和,對孩子不吼不叫,不強求孩子去遵守,而是適當簡單地提醒一下,然後平靜地走開,從而避免爆發一場“家庭大戰”。還有,就是對孩子儘量少用負面評價,因為對他的負面評價多了,他也就“皮”了,認為“負面”才是正常的,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孩子“破罐破摔”。

當然,可以對孩子有適度的“懲戒”。比如,可以把“暫停時間”當成懲戒孩子的一種措施,讓他待在一個安靜的空間裡,而且那裡要沒有娛樂活動才可以。另外,這種懲戒應該是及時的、不拖拉的,因為較快地實施懲戒會讓孩子更容易將不守規矩與後果聯繫起來,從而更能將注意力集中到“受教育”這件事上。在實施懲戒措施時,應該保持中立,而且在語氣上要帶有同情感,以免孩子對此有抵觸心理。

要是孩子非常遵守規矩呢?可以適當獎勵。每個孩子各不相同,所以獎勵方式也應該是各式各樣的。不過,有一樣獎勵是大多數孩子所樂見的,那就是媽媽跟他一起玩耍。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他喜歡誰不喜歡誰的標準很簡單,那就是這個人會不會陪他玩兒。會陪他玩兒,他就喜歡;不會陪他玩兒,他就不喜歡。

有研究也表明,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因為可以跟媽媽一起玩耍而受到很大的激勵,即使是很短的幾分鐘,也會讓他們嚮往不已。既然如此,媽媽又怎麼能吝嗇自己的付出呢?跟孩子一起玩耍吧,一起做做遊戲,一起讀讀書,安靜地跟他待一會兒,甚至可以跟他來一次“枕頭大戰”……還有,應該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描述性獎勵——表揚,讓他更有成就感,這樣孩子就會更明白,原來守規矩不僅會讓自身成長,也會獲得他人的尊重與賞識。

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對孩子的獎勵,最好不是金錢和物質,甚至不要拿糖果獎勵。否則,很可能會親手培養出一個金錢與物質欲望極強的孩子,他做任何事都會衡量自己會得到怎樣的“甜頭”,沒有“甜頭”,對不起,他就不幹了。從小就這樣會“算計”、有“心計”,長大了還了得?可見,獎勵孩子也是有“藝術”的,一定要把握好。

總之,媽媽要盡一切可能讓孩子去守規矩。

當孩子自自然然、心平氣和地遵守規矩,把規矩內容都執行好的時候,他當然會很快樂,自然也會感覺很幸福。無論是對於孩子還是對於媽媽來說,立規矩、守規矩都是一件非常令人心安的事,會讓人有安全感。身心輕樂安穩即是一種幸福。所以說,好媽媽不吼不叫管教孩子,給他立規矩是一門幸福的教養課。

以上文本來自家庭教育新書《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魯鵬程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魯鵬程,家庭教育專家,著有家庭教育暢銷書《好媽媽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系列、《學好弟子規 教出好孩子》《孩子優秀是教出來的》等。以上文字來自新書《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圖片來自網路。

同時也會讓孩子意識到媽媽是說到做到的,這樣孩子才更願意去遵守規矩。只有把訂立的規矩堅持認真地落實下去,規矩才能真正顯現出好效果。

有了這幾點原則,規矩的訂立就會有章可循,執行起來也會輕鬆、有效很多。

當然,並不是訂立了規矩後,孩子就會立刻“變乖”,就會完全地去遵守。孩子可能還是會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能遵守規矩。對此,媽媽首先要學會克制自己,要做到心態平和,對孩子不吼不叫,不強求孩子去遵守,而是適當簡單地提醒一下,然後平靜地走開,從而避免爆發一場“家庭大戰”。還有,就是對孩子儘量少用負面評價,因為對他的負面評價多了,他也就“皮”了,認為“負面”才是正常的,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孩子“破罐破摔”。

當然,可以對孩子有適度的“懲戒”。比如,可以把“暫停時間”當成懲戒孩子的一種措施,讓他待在一個安靜的空間裡,而且那裡要沒有娛樂活動才可以。另外,這種懲戒應該是及時的、不拖拉的,因為較快地實施懲戒會讓孩子更容易將不守規矩與後果聯繫起來,從而更能將注意力集中到“受教育”這件事上。在實施懲戒措施時,應該保持中立,而且在語氣上要帶有同情感,以免孩子對此有抵觸心理。

要是孩子非常遵守規矩呢?可以適當獎勵。每個孩子各不相同,所以獎勵方式也應該是各式各樣的。不過,有一樣獎勵是大多數孩子所樂見的,那就是媽媽跟他一起玩耍。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他喜歡誰不喜歡誰的標準很簡單,那就是這個人會不會陪他玩兒。會陪他玩兒,他就喜歡;不會陪他玩兒,他就不喜歡。

有研究也表明,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因為可以跟媽媽一起玩耍而受到很大的激勵,即使是很短的幾分鐘,也會讓他們嚮往不已。既然如此,媽媽又怎麼能吝嗇自己的付出呢?跟孩子一起玩耍吧,一起做做遊戲,一起讀讀書,安靜地跟他待一會兒,甚至可以跟他來一次“枕頭大戰”……還有,應該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描述性獎勵——表揚,讓他更有成就感,這樣孩子就會更明白,原來守規矩不僅會讓自身成長,也會獲得他人的尊重與賞識。

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對孩子的獎勵,最好不是金錢和物質,甚至不要拿糖果獎勵。否則,很可能會親手培養出一個金錢與物質欲望極強的孩子,他做任何事都會衡量自己會得到怎樣的“甜頭”,沒有“甜頭”,對不起,他就不幹了。從小就這樣會“算計”、有“心計”,長大了還了得?可見,獎勵孩子也是有“藝術”的,一定要把握好。

總之,媽媽要盡一切可能讓孩子去守規矩。

當孩子自自然然、心平氣和地遵守規矩,把規矩內容都執行好的時候,他當然會很快樂,自然也會感覺很幸福。無論是對於孩子還是對於媽媽來說,立規矩、守規矩都是一件非常令人心安的事,會讓人有安全感。身心輕樂安穩即是一種幸福。所以說,好媽媽不吼不叫管教孩子,給他立規矩是一門幸福的教養課。

以上文本來自家庭教育新書《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魯鵬程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魯鵬程,家庭教育專家,著有家庭教育暢銷書《好媽媽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系列、《學好弟子規 教出好孩子》《孩子優秀是教出來的》等。以上文字來自新書《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