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以及中醫防治糖尿病的飲食原則是什麼?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

(1)攝取適當熱量(限制總熱量):醫生要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勞動強度、運動量、有無併發症等制定食譜及決定一日總熱量,以維持標準體重,糾正代謝紊亂。

補充的營養要充足和保持平衡,確保兒童患者正常生長發育,成年患者能與健康者一樣參加社會活動和工作。

(2)適當補充蛋白質、糖及脂肪:①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含蛋白質為主的食物有魚、肉及其加工品,蛋類、大豆及加工品,牛奶等。成人每日每千克體重需要1.0克,兒童2.0克,孕婦及哺乳期婦女1.5~2.0克,有併發症時,應按醫生指導決定。②糖是人體熱能的主要來源,

雖然應限制攝糖量,但不應限制過嚴,否則也會給機體帶來不良影響。我們每日吃的穀類、芋類、南瓜、藕等及含糖多的蔬菜,大豆以外的豆類,栗子及水果等,都含有很多的糖類。③脂肪供給人體必要的脂肪酸及脂溶性維生素(A、D、E),產熱量相當於蛋白質的2倍。奶油、花生米、葷油是脂肪類食物,動植物脂肪的比例應為1∶1。

1克糖及1克蛋白質都產熱4千卡,而1克脂肪產熱9千卡。吃脂肪過多時,熱量就會過剩。

(3)適當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礦物質及維生素對人體很重要,必須補足。在感染、併發其他疾病或控制不良的情況下,更要多補充些。在新鮮蔬菜、水果、海帶及蘑菇中含量最多,每天都應食用。飲食療法必須持之以恆,

應結合患者的愛好、飲食習慣、經濟條件、生活方式及勞動強度等制定切實可行的食譜。

(4)飲食分配:早飯要少,午飯及晚飯要多吃些,一般三餐熱能比例為1/5∶2/5∶2/5。

(5)酒類及飲料:儘量不吃或少吃。

(6)微量元素:注意補充鋅和鉻等。

(7)纖維素:食物中要有足夠的纖維素。

中醫防治糖尿病的飲食原則是什麼?

(1)限制過食米麵、水果。

(2)少食肥甘厚味油膩之品。

(3)少食食鹽。

(4)禁食芳香辛燥助火化熱之食品。

(5)禁煙酒。

(6)少食多餐。

不同類型的糖尿病飲食治療有無不同的重點要求?不同類型的糖尿病在飲食治療中應有不同的重點要求。

對2型肥胖患者應降低飲食中的熱能攝入量,減輕體重,從而改善症狀;對1型病人除飲食應定時、定量和定餐外,還要掌握好胰島素、飲食、活動量三者之間的平衡關係,根據活動量的增減,靈活調整胰島素、飲食量和餐次。用降糖藥物或胰島素治療的非肥胖2型患者也應採用類似1型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