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黑人只能做音樂?不,他在好萊塢做導演也能拿金球獎!

今年6月底,一舉一動都頗受關注的《星球大戰》的韓索羅外傳,突然將它的兩位導演羅德和米勒開除,並讓朗·霍華德接鍋,導演們有著各自的風格,官方對誰更能駕馭這部外傳有自己的解釋,

尷尬的是電影裡的演員,比如還並不是主演的唐納德·格洛沃(Donald Glover)。

把你找來了,導演自己卻被開除了,片場氛圍一度十分尷尬。“這感覺就像是,爸媽離婚了你是那個孩子,或者你是家裡最小的一個孩子。年紀最大的孩子(主演)會儘量不讓這件事影響到你,

但你心中多少還是會很忐忑。”格洛沃在片中飾演的是藍多·卡瑞辛,他還曾與藍多曾經的扮演者比利·迪·威廉姆斯討教過對這個角色的詮釋。

唐納德·格洛沃是誰?脫口秀表演者、說唱歌手、演員、編劇、導演……這些都是他的頭銜,可怕的是,這些他都作出了成績。2006年成為《30 Rock》的編劇之一,進入影視圈;2008年以Childish Gambino的藝名發行了首張混音帶進入音樂圈;

09年以演員身份加入《廢柴聯盟》;

多棲發展的藝人很多,但作為音樂人的他拿了兩個格萊美提名,自己編劇導演又主演的首部劇集《亞特蘭大》(2016)便打敗常勝將軍《副總統》,

拿到了金球獎;現在《亞特蘭大》在爛番茄仍是100%的新鮮度,在豆瓣也有著8.7的高分。

對國內觀眾而言他可能還比較陌生,但如果你記得《火星救援》裡那位天才科學家,這個週末再去看《蜘蛛俠:歸來》的時候,你會再次發現他的身影,但所有的這些,

都比不上參演《星球大戰》系列更能證明你已經處在好萊塢的食物鏈頂端了。

不斷的折騰,並不斷的成功,這或許就是格洛沃的標籤。他是一個對自己對社會有很多思考的人,脫口秀表演者也好,編劇演員歌手等等都是,他不斷變化著自己的角色,想要潛入人們的意識,

並引發人們的思考,儘管這的確很難。

當我們在討論《中國有嘻哈》將嘻哈主流化,卻沒有解釋嘻哈的內核時,格洛沃在2016年的《亞特蘭大》則通過喜劇的形式,將年輕的黑人說唱歌手在美國的生存現狀,以玩笑的形式講出那些悲情的人生時刻。

在2015年,有一部同樣以嘻哈為主題的《嘻哈帝國》曾不斷創新收視記錄,到了2016,這部橫空出世的《亞特蘭大》僅一季就在評價上打敗了它。

《嘻哈帝國》講述的是那些已經成功的“高層”歌手,紙醉金迷與勾心鬥角的資源爭奪,目前已經播出了3季,《亞特蘭達》的第二季尚未確定回歸時間。“我不希望第二季僅僅是因為第一季還不錯,那我就去繼續去滿足這部分受眾,我希望的是,它足夠有爭議,能吸引更多的人來看。“

但格洛沃是個想通過“爭議”或者“另類”來證明自己的人嗎?的確,他的一些行為與好萊塢常規並不是十分一致甚至反主流的,比如籌備《亞特蘭達》期間,他請來了全黑人的編劇團體(包括弟弟),其中有一些根本沒有電視編劇的經驗,導演村井浩也沒有什麼劇集經驗,演員更是沒有用熟臉,而是選擇了那些有潛力的新人。同時,格洛沃沒有選擇傳統的工作室,而是將整個編劇團隊搬到了他在好萊塢的家裡,在這裡他們像沙龍一般的運營著編劇團隊。格洛沃認為,《亞特蘭大》的成功並不是想要證明他的方法更好,而更多的是想讓好萊塢知道,不是都得按照規矩來。

脫口秀表演者

這或許是他的另類表達,但在爭議性上,他又從不刻意。為了讓大腦整理出思緒,格洛沃會去看《行星地球》這樣的紀錄片,“這種包含了性與暴力,但同時又能跟小孩一起看的作品實在太棒了,你可以跟他們說’是的世界就是這樣‘。這也是我希望《亞特蘭大》能做到的,‘生活就是如此,我沒有刻意煽情或引起爭議’。“比起上一季,今年再度踏進《亞特蘭大》的片場,格洛沃的身份多了一個“父親”,他是一個1歲半男孩的爸爸了。

格洛沃總在同時做著很多事情,而且當下他已經會去考慮將來想做的事。現在他嘗試過的所有角色,早在他兒時就計畫好了,除了“婚禮策劃人”這個還沒有實現。“人們結婚那天是非常開心的,我總希望自己能為那種時刻製造一些特別的回憶,你需要給他們帶去的是一種體驗。”這是格洛沃對這個角色的期待,“但這與我的價值觀不同”,矛盾的是,他並不相信婚姻,至今他仍保持著女友的完全隱私,當然了,他是相信愛的。

格洛沃從小生活在離亞特蘭大半小時車程的格魯吉亞,父親在郵局工作,母親是一位日托經理,家裡除了他和弟弟妹妹,還有兩個領養的兄妹,以及一些來託管的孩子。“我見過在我家的小孩因為愛滋病死去,我見過人們被刀子捅,我見過毒販們討債。“格洛沃毫不避諱的講述這些經歷,有時他的情緒會主導談話,但是接下來這句則十分理性又堅定:”我想建造自己的世界,這樣我就可以讓它更安全。“

因為父母信仰的關係(耶和華見證者),他和弟弟從小就沒辦法像其他小孩一樣玩耍,《辛普森一家》都得偷偷的錄,高中時代,弟弟整日整日見不著他,那時候的格洛沃正在享受著不被管束的自由,去嘗試各種他早就想做的事,去寫作去學表演去參加演出,他什麼都學很快什麼也都做得好。

“我們一直在告訴自己,《廢柴聯盟》不會因為格洛沃的退出就死去,但是現在這部作品完結了,我們必須得承認,事實就是他的退出確實影響很大。”編劇丹·哈萌說到。與格洛沃合作過的人都十分信任並支持他,當初的《30 Rock》編劇一職,對多少20出頭的青年是個值得驕傲的工作,但當他提出要去當演員時,首席編劇蒂娜·菲就說,“一般有人想要去不顧一切的追尋夢想時,你總會勸他,追尋夢想可以,但是別放棄自己的收入來源,這是對對方的不確定,而對格洛沃來說,在這兒當編劇就是浪費他,快去出名吧。“

丹·哈萌對他的態度同樣如此,儘管格洛沃因為出色的即興發揮幫劇組省了不少力。”有一段過渡期,我們甚至在劇本裡直接寫到,故事在這裡怎樣怎樣發展,然後到這裡格洛沃的角色講了個笑話。現場就讓他即興發揮去了。“丹·哈萌回憶道在《廢柴聯盟》的片場時光。

作為黑人在好萊塢並不是那麼容易生存,格洛沃知道這需要時間,他會將自己比作動物學家珍·古道爾,而好萊塢就是那群猴子,“珍就這麼跟著他們,觀察他們,漸漸的他們就會發現,這個女人並不會偷他們的孩子也不會搶他們的食物,好吧那歡迎加入我們。”格洛沃現在已經獲取了“猴子”們的信任。當被問到覺得自己會是下一個路易C.K.或者史蒂夫·馬丁或者朗·霍華德時,他直接否定了,“我不想成為下一個誰,我要做朗·霍華德永遠做不到的事。“但他也提到希望自己能像斯派克·鐘斯那樣,能在任何時候做自己想做但事,同時得到合作夥伴信任,因為自己是可以幫他們賺到錢的。

“我是個好人,但我不喜歡人們總告訴我事情應該這樣或者那樣,因為生活本身就是個大謎團,而這個謎團般的社會現狀是由前人預設好的,”他停了一會兒,認真說道,“他們卻並不知道後來我知道了些什麼。”

我們可以知道的是,以Childish為藝名的音樂人可能再出一張專輯就會消失,因為格洛沃說Childish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他更喜歡《亞特蘭大》代表的朋克精神,他還可能會去拍一部音樂電影。就像他的朋友說的,格洛沃就算說要吃月亮我們也會相信,畢竟他是格洛沃,至今他想做的都做到了。

在2015年,有一部同樣以嘻哈為主題的《嘻哈帝國》曾不斷創新收視記錄,到了2016,這部橫空出世的《亞特蘭大》僅一季就在評價上打敗了它。

《嘻哈帝國》講述的是那些已經成功的“高層”歌手,紙醉金迷與勾心鬥角的資源爭奪,目前已經播出了3季,《亞特蘭達》的第二季尚未確定回歸時間。“我不希望第二季僅僅是因為第一季還不錯,那我就去繼續去滿足這部分受眾,我希望的是,它足夠有爭議,能吸引更多的人來看。“

但格洛沃是個想通過“爭議”或者“另類”來證明自己的人嗎?的確,他的一些行為與好萊塢常規並不是十分一致甚至反主流的,比如籌備《亞特蘭達》期間,他請來了全黑人的編劇團體(包括弟弟),其中有一些根本沒有電視編劇的經驗,導演村井浩也沒有什麼劇集經驗,演員更是沒有用熟臉,而是選擇了那些有潛力的新人。同時,格洛沃沒有選擇傳統的工作室,而是將整個編劇團隊搬到了他在好萊塢的家裡,在這裡他們像沙龍一般的運營著編劇團隊。格洛沃認為,《亞特蘭大》的成功並不是想要證明他的方法更好,而更多的是想讓好萊塢知道,不是都得按照規矩來。

脫口秀表演者

這或許是他的另類表達,但在爭議性上,他又從不刻意。為了讓大腦整理出思緒,格洛沃會去看《行星地球》這樣的紀錄片,“這種包含了性與暴力,但同時又能跟小孩一起看的作品實在太棒了,你可以跟他們說’是的世界就是這樣‘。這也是我希望《亞特蘭大》能做到的,‘生活就是如此,我沒有刻意煽情或引起爭議’。“比起上一季,今年再度踏進《亞特蘭大》的片場,格洛沃的身份多了一個“父親”,他是一個1歲半男孩的爸爸了。

格洛沃總在同時做著很多事情,而且當下他已經會去考慮將來想做的事。現在他嘗試過的所有角色,早在他兒時就計畫好了,除了“婚禮策劃人”這個還沒有實現。“人們結婚那天是非常開心的,我總希望自己能為那種時刻製造一些特別的回憶,你需要給他們帶去的是一種體驗。”這是格洛沃對這個角色的期待,“但這與我的價值觀不同”,矛盾的是,他並不相信婚姻,至今他仍保持著女友的完全隱私,當然了,他是相信愛的。

格洛沃從小生活在離亞特蘭大半小時車程的格魯吉亞,父親在郵局工作,母親是一位日托經理,家裡除了他和弟弟妹妹,還有兩個領養的兄妹,以及一些來託管的孩子。“我見過在我家的小孩因為愛滋病死去,我見過人們被刀子捅,我見過毒販們討債。“格洛沃毫不避諱的講述這些經歷,有時他的情緒會主導談話,但是接下來這句則十分理性又堅定:”我想建造自己的世界,這樣我就可以讓它更安全。“

因為父母信仰的關係(耶和華見證者),他和弟弟從小就沒辦法像其他小孩一樣玩耍,《辛普森一家》都得偷偷的錄,高中時代,弟弟整日整日見不著他,那時候的格洛沃正在享受著不被管束的自由,去嘗試各種他早就想做的事,去寫作去學表演去參加演出,他什麼都學很快什麼也都做得好。

“我們一直在告訴自己,《廢柴聯盟》不會因為格洛沃的退出就死去,但是現在這部作品完結了,我們必須得承認,事實就是他的退出確實影響很大。”編劇丹·哈萌說到。與格洛沃合作過的人都十分信任並支持他,當初的《30 Rock》編劇一職,對多少20出頭的青年是個值得驕傲的工作,但當他提出要去當演員時,首席編劇蒂娜·菲就說,“一般有人想要去不顧一切的追尋夢想時,你總會勸他,追尋夢想可以,但是別放棄自己的收入來源,這是對對方的不確定,而對格洛沃來說,在這兒當編劇就是浪費他,快去出名吧。“

丹·哈萌對他的態度同樣如此,儘管格洛沃因為出色的即興發揮幫劇組省了不少力。”有一段過渡期,我們甚至在劇本裡直接寫到,故事在這裡怎樣怎樣發展,然後到這裡格洛沃的角色講了個笑話。現場就讓他即興發揮去了。“丹·哈萌回憶道在《廢柴聯盟》的片場時光。

作為黑人在好萊塢並不是那麼容易生存,格洛沃知道這需要時間,他會將自己比作動物學家珍·古道爾,而好萊塢就是那群猴子,“珍就這麼跟著他們,觀察他們,漸漸的他們就會發現,這個女人並不會偷他們的孩子也不會搶他們的食物,好吧那歡迎加入我們。”格洛沃現在已經獲取了“猴子”們的信任。當被問到覺得自己會是下一個路易C.K.或者史蒂夫·馬丁或者朗·霍華德時,他直接否定了,“我不想成為下一個誰,我要做朗·霍華德永遠做不到的事。“但他也提到希望自己能像斯派克·鐘斯那樣,能在任何時候做自己想做但事,同時得到合作夥伴信任,因為自己是可以幫他們賺到錢的。

“我是個好人,但我不喜歡人們總告訴我事情應該這樣或者那樣,因為生活本身就是個大謎團,而這個謎團般的社會現狀是由前人預設好的,”他停了一會兒,認真說道,“他們卻並不知道後來我知道了些什麼。”

我們可以知道的是,以Childish為藝名的音樂人可能再出一張專輯就會消失,因為格洛沃說Childish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他更喜歡《亞特蘭大》代表的朋克精神,他還可能會去拍一部音樂電影。就像他的朋友說的,格洛沃就算說要吃月亮我們也會相信,畢竟他是格洛沃,至今他想做的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