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芳華》要看的三大理由:國慶長假大片紮堆,你準備好了嗎?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2017年暑期爆燃,被很多自來水觀眾二刷、三刷成為現象級的《戰狼2》,
也無可抗拒的走到了生命週期的最後階段。9月11日,單日票房跌破500萬,標誌著總票房已達56億的《戰狼2》徹底變冷正式進入謝幕表演期。

可惜,國慶前的近20天沒有什麼像樣的國產片來接棒再續暑期輝煌,所以暫時還只能眼睜睜看著好萊塢大片碾壓式表演。但到九月底,一大波國產大片就將重磅紮堆上映,毫無疑問都是瞄上了2017 國慶罕見的八天超長假期,

比較受關注的就有:成龍的《英倫對決》、李晨範冰冰的《空天獵》、沈騰馬麗的《羞羞的鐵拳》、馮小剛的《芳華》…

可我要說,雖然國慶檔國產電影大片雲集、題材眾多、精彩紛呈,但《芳華》卻是國慶首選必看,有三大理由:

其一,為了越戰,為了致敬真正的也是真實的英雄。可以這樣說,八十年代是中國改革開放發韌之初的年代,但也是理想主義仍甚濃的年代。生於八零年代及以前的中國人,有誰沒有看過《高山下的花環》?有誰沒有聽過英模報告會?有誰沒有激昂悲壯的唱過《血染的風采》…而當代中國史上這重要一頁、國人高度關注但卻很多年都沒有在螢幕上得到展現的對越自衛反擊戰,

在《芳華》中得到了真實殘酷的部分再現。這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擔當,《芳華》用這種方式提醒我們勿忘為保衛祖國而敢於流血犧牲的軍人、烈士和英雄。而其實他們有的就生活在我們身邊,而那些離開我們的英烈也離開的並不太久,他們可能就是我們的父親、兄弟或者兒子…我們不能忘記他們,
也不該忘記!致敬英烈!致敬《芳華》!

其二,為了編劇自己作品的嚴歌苓。在我看來,嚴歌苓是我們這個時代很有才華也很優秀的華文作家,提幾個她的作品吧:《陸犯焉識》、《小姨多鶴》、《金陵十三釵》、《第九個寡婦》、《幸福來敲門》…但更必須指出的是,1979年,21歲的嚴歌苓主動請纓真的奔赴對越自衛反擊戰前線,

成為一名戰地記者,也從此開始了她的創作生涯。這是一個真正與戰爭、與死亡親密接觸的青春,所以《芳華》也真的是嚴歌苓的青春記憶,當然是真實的、飽含感情的、也是有真正的藝術魅力的…單為了嚴歌苓,就值得一看。

其三,為了馮小剛導演。馮導的作品,看的人很多,一般人也都看了很多部。就說兩部,《集結號》和《唐山大地震》,這就已足夠奠定馮小剛在中國影壇的地位了。可我今天想說的還不止這個,我想通過《芳華》這麼好的題材和劇本作品來檢驗看看同樣曾經是名軍人也曾經熱血青春並創造出無數輝煌的馮小剛到底是真的已英雄遲暮還是仍然不忘初心寶刀未老。如果是前者,以後我只懷念馮小剛導演;如果是後者,我就更堅信《戰狼2》後必將開啟中國電影全面崛起的新時代,因為中國有不服輸、不自滿、有韌勁的老中青三茬接續的優秀導演、優秀人才。

夠了,有此三大理由,足矣!

就讓我們國慶見,一起去看《芳華》!一起去看父兄輩那火熱的青春和理想情懷…

(原創不易,若轉發轉載請告知,以示對文字的尊重。)

其三,為了馮小剛導演。馮導的作品,看的人很多,一般人也都看了很多部。就說兩部,《集結號》和《唐山大地震》,這就已足夠奠定馮小剛在中國影壇的地位了。可我今天想說的還不止這個,我想通過《芳華》這麼好的題材和劇本作品來檢驗看看同樣曾經是名軍人也曾經熱血青春並創造出無數輝煌的馮小剛到底是真的已英雄遲暮還是仍然不忘初心寶刀未老。如果是前者,以後我只懷念馮小剛導演;如果是後者,我就更堅信《戰狼2》後必將開啟中國電影全面崛起的新時代,因為中國有不服輸、不自滿、有韌勁的老中青三茬接續的優秀導演、優秀人才。

夠了,有此三大理由,足矣!

就讓我們國慶見,一起去看《芳華》!一起去看父兄輩那火熱的青春和理想情懷…

(原創不易,若轉發轉載請告知,以示對文字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