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廢舊的老廠房到國家級特色小鎮,這個小鎮如何“變廢為寶”?

從廢舊的老廠房到國家級特色小鎮

這裡如何“變廢為寶”?

從單一產業到多業態融合發展

這裡如何實現產城融合?

日前,山東淄博市淄川區昆侖陶瓷小鎮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的發展大幕正式拉開。

昆侖陶瓷小鎮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位於中國特色小鎮淄川區昆侖鎮的核心區,是在1954年建廠的淄博瓷廠老建築基礎上,投資7.5億元,秉承“修舊如舊,新舊升級”的設計理念,打造的集陶瓷加工、展示、展覽、大師工作室、陶瓷培訓中心、陶瓷孵化器、各配套服務工程等為一體的陶瓷文化特色產業基地。

01、變廢為寶,工業遺存保護的新樣本

9月6日,在昆侖陶瓷小鎮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的魔法餐廳內,張店區的孫素娥女士和孩子正在品嘗剛出爐的披薩,“陶瓷味的披薩,還是頭一回吃。”孫女士邊吃邊讚不絕口。她眼前正在“工作”的烤爐,是一條長46米、寬0.9米的陶瓷烤花窯改造而成的,曾烤出過88米長的披薩。

放眼觀望這個由陶瓷烤花車間改造成的餐廳:

色彩斑斕的大落地窗

木質長桌上擺放著西式餐具和燭臺

原來的燒制長台改造成的遊客體驗區……

處處流淌著現代元素

而走出車間,看到的卻還是原來的青磚外牆,讓人們仿佛經歷了一場時空的穿梭。

漫步在熙熙攘攘的園區內,陳舊紅磚的老廠房、鏽跡斑斑的老舊設備、不知年月的碎瓷片……60多年前的歷史痕跡依稀可見。

它的前身是建於1954年的原國有重點陶瓷企業淄博瓷廠。據瞭解,淄博瓷廠曾是淄博人的驕傲,更是全國陶瓷界矚目的焦點。1982年,淄博瓷廠生產的魯青瓷刻瓷文具榮獲德國慕尼克第34屆手工藝品博覽會金獎。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陶瓷藝術品在世界上獲得的第一枚金牌。
魯青瓷還數次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政要。然而上世紀90年代,全國陶瓷業不景氣,淄博瓷廠也破產了。只剩下一片破舊的老廠房,不知何去何從。

懷著對老瓷廠的那份特殊感情,1998年從淄博瓷廠走出去的任峰接手了瓷廠,在淄川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起, 創新設計理念,專門聘請德國標恒設計、臺灣簡學義大師等專業設計團隊現場駐紮全程設計,高起點規劃佈局;喚醒老物件,激發新活力,堅定“修舊如故、新舊升級”的老工業遺產保護、重塑、飾新、高效利用,構建生態化的文創價值體系。

“金剛音速”餐廳保留的球磨機、陶瓷博物館裡的泥漿池,大碾盤改建成音樂啤酒廣場,老廠房改建成陶瓷體驗區、琉璃坊、大師工作室、陶瓷學院、會展中心……高端的新式設計與舊廠有機地結合起來,讓人感歎設計者的獨具匠心。現如今的昆侖陶瓷小鎮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既保留了有60年歷史的老廠房、老設備,又融入了現代的藝術設計項目。文化創意讓這片象徵著淄博陶瓷工業輝煌與過去的老廠區浴火重生,成為國內第一個保護陶瓷工業遺產的文化創意園。

02、產業延伸,工業旅遊發展的新亮點

在兆霞陶瓷展廳裡,幾名從濱州過來的顧客正在挑選刻有“擼起袖子加油幹”圖案的特色陶瓷杯。田園風、文藝範,荷葉狀、樹皮式……展廳裡,有造型多樣的茶具、餐具、花器、香器,還有各種奇特的個性化定制藝術品。這只是1954文創園內商鋪的一個代表。

今年,1954文創園內新增商戶十幾戶。兆霞陶瓷、領尚琉璃面積新擴到1000多平方,還有新進的3D列印、奇石文玩、字畫等各種業態。據悉,整個園區總體規劃占地面積13.8萬平方米,整體規劃分為五期,打造文化、大師;旅遊;教育、會展;銷售四個平臺。涵蓋工業,陶瓷文化,教育,研發設計,展覽,體驗,餐飲,娛樂,休閒,旅遊等多種業態,將形成中國北方最大的特色文化產業園區。

下一步還要建設兩個觀光火車站,一個與1903年起開發的光正煤礦連成一線;另一個是張博鐵路的停靠站,兩個車站通過天橋連接,形成獨特的景觀。雕塑公園、過街天橋、賓館等也正在積極建設,真正讓這個老瓷廠活起來,擦亮工業旅遊這張“名片”。昆侖瓷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峰表示。

03、文化傳承,產城融合發展的新動能

在1954文創園大碾廣場的老窯棚,來自世界各地的45位國際陶瓷藝術家齊聚一堂,有的正認真製作,有的專心觀察並諮詢。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夏德武已經是第二次帶學生前來參加木火節,“今年的工作場地搬到了昆侖陶瓷小鎮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這是淄博陶瓷廠遺址,老窯棚雖然變成了工作室、展廳,但是這個遺址是歷史的積澱,是陶瓷文化的積累,這兒的歷史底蘊一如既往的深厚。”夏德武表示。

頭頂是外形為饅頭窯形狀的球幕影院,旁邊的牆體全部用木柴進行了裝飾,與對面的窯爐相互輝映……在陶瓷博物館,任何一個小小細節都體現出陶瓷文化元素。博物館大面積採用水泥色的鋼板,簡單大氣,又體現了工業元素的融合。在這裡,可以看到淄博瓷廠出身的陶瓷藝術大師及其藝術品,瞭解到淄博陶瓷史、陶瓷生產工藝展示,還可以進行陶瓷製作互動。淄博瓷廠曾經的員工工作場景照片被定制成一片片瓷磚貼在牆上,黑白照片下,滿是回憶。

作為國家住建部公佈首批中國特色小鎮,昆侖鎮——

依託強勁的政策支撐和發展機遇,加大產城融合力度,全力打造“昆侖陶瓷風情小鎮”,而它的核心區域就是1954文創園。正是陶瓷文化、傳統文化、美食文化等文化傳承,娛樂休閒、文化體驗、陶瓷藝術完美結合,才讓一個傳統老工業企業華麗轉身為一個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型文創園。

既保留了有60年歷史的老廠房、老設備,又融入了現代的藝術設計項目。文化創意讓這片象徵著淄博陶瓷工業輝煌與過去的老廠區浴火重生,成為國內第一個保護陶瓷工業遺產的文化創意園。

02、產業延伸,工業旅遊發展的新亮點

在兆霞陶瓷展廳裡,幾名從濱州過來的顧客正在挑選刻有“擼起袖子加油幹”圖案的特色陶瓷杯。田園風、文藝範,荷葉狀、樹皮式……展廳裡,有造型多樣的茶具、餐具、花器、香器,還有各種奇特的個性化定制藝術品。這只是1954文創園內商鋪的一個代表。

今年,1954文創園內新增商戶十幾戶。兆霞陶瓷、領尚琉璃面積新擴到1000多平方,還有新進的3D列印、奇石文玩、字畫等各種業態。據悉,整個園區總體規劃占地面積13.8萬平方米,整體規劃分為五期,打造文化、大師;旅遊;教育、會展;銷售四個平臺。涵蓋工業,陶瓷文化,教育,研發設計,展覽,體驗,餐飲,娛樂,休閒,旅遊等多種業態,將形成中國北方最大的特色文化產業園區。

下一步還要建設兩個觀光火車站,一個與1903年起開發的光正煤礦連成一線;另一個是張博鐵路的停靠站,兩個車站通過天橋連接,形成獨特的景觀。雕塑公園、過街天橋、賓館等也正在積極建設,真正讓這個老瓷廠活起來,擦亮工業旅遊這張“名片”。昆侖瓷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峰表示。

03、文化傳承,產城融合發展的新動能

在1954文創園大碾廣場的老窯棚,來自世界各地的45位國際陶瓷藝術家齊聚一堂,有的正認真製作,有的專心觀察並諮詢。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夏德武已經是第二次帶學生前來參加木火節,“今年的工作場地搬到了昆侖陶瓷小鎮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這是淄博陶瓷廠遺址,老窯棚雖然變成了工作室、展廳,但是這個遺址是歷史的積澱,是陶瓷文化的積累,這兒的歷史底蘊一如既往的深厚。”夏德武表示。

頭頂是外形為饅頭窯形狀的球幕影院,旁邊的牆體全部用木柴進行了裝飾,與對面的窯爐相互輝映……在陶瓷博物館,任何一個小小細節都體現出陶瓷文化元素。博物館大面積採用水泥色的鋼板,簡單大氣,又體現了工業元素的融合。在這裡,可以看到淄博瓷廠出身的陶瓷藝術大師及其藝術品,瞭解到淄博陶瓷史、陶瓷生產工藝展示,還可以進行陶瓷製作互動。淄博瓷廠曾經的員工工作場景照片被定制成一片片瓷磚貼在牆上,黑白照片下,滿是回憶。

作為國家住建部公佈首批中國特色小鎮,昆侖鎮——

依託強勁的政策支撐和發展機遇,加大產城融合力度,全力打造“昆侖陶瓷風情小鎮”,而它的核心區域就是1954文創園。正是陶瓷文化、傳統文化、美食文化等文化傳承,娛樂休閒、文化體驗、陶瓷藝術完美結合,才讓一個傳統老工業企業華麗轉身為一個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型文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