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親愛的護士,當你老了,將何去何從?

作者:喜平

很多人說,護士也是吃的青春飯,一個護士的黃金年齡不過四十幾歲。

三十歲左右,有精力,有活力,有知識,有經驗,有幹勁,是最得領導喜歡的。年過四十還在臨床一線的護士,漸漸地眼睛花了,腳步慢了,拿著比別人高的獎金,會慢慢的遭到領導和同事甚至病人的嫌棄。真的是這樣嗎?問題的關鍵點是: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老護士?

如果你足夠優秀,可以努力升職,競選護士長,甚至競爭護理部主任,那你的事業又會是新的開始!如果你覺得身體在走下坡路,不能再適應高強度的護理工作,可以選擇想辦法離開臨床,去門診、供應室,去輔助科室、後勤部門。

但是,對絕大多數老護士來說,既升不了職,也無法離開,只有繼續當一名普通的老護士了。縱觀我們醫院每個病房,

都會或多或少出現老護士的身影。多年的工作習慣和經驗,使每個老護士都有自己獨特的工作及處事方式,各有特點,看到他們,你就能看到明天的自己。

我型我塑

以老賣老型:個別護士一直在一個病房幹了二三十年甚至更長,把自己當成元老,

覺得自己年齡大了,護士長應該對自己禮讓三分,少幹活理所應當,對新人指東道西,指揮別人做自己的工作。雖然“尊老愛幼”是我們應尊崇的美德,但為老不尊、以老賣老只會越發引起別人反感,貌似沾了年紀大的光少做了工作,其實你已經成為眾矢之的,離成為護士長的眼中釘不遠了!

和尚撞鐘型:有的護士老師快退休了,每天上班都在工作倒計時,“面子上”能基本完成自己一畝三分地的工作,

多幹點?可以啊,不過得先休息一會兒!領導有指示?好、好、好!年輕人有疑問?是、是、是!不會犯錯誤,也不能算榜樣,只能在大家的目光裡慢慢的變的若有若無,變的更老。

默默無聞型:很多護士是這一類吧?!沒有更高的目標,把做好本職工作看作自己的本份,從工作第一天起,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加班加點盡力把工作做到面面俱到,有時累了也會小抱怨一下,

但還是會努力完成工作。不爭名奪利也不張揚,幾十年如一日,即使腳步眼神不再敏健,甚至身體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舒服,仍然堅持在病房穿梭, 鋪床、打針、換藥、基礎護理,絲毫不馬虎!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的老師,是否會讓你心疼?護士長排班雖說會一視同仁,但有心的你會發現,這個老師的工作會悄悄地被安排的輕鬆點喲!

努力奮進型:有的護士非常優秀,也許機遇不佳,到頭來還是普普通通。但他之所以優秀,除了工作可圈可點,還因為有積極的、樂觀的心態,綜合素質高。他會把科室當成家,高效完成份內的工作,還會擺正自己的位置,幫護士長做質控,督促指導年輕護士,分享自己寶貴的工作經驗,為科室的發展獻言獻策。很多護士長深有體會,如果病房有一個努力奮進、德高望重的老護士協助,管理簡直就是“小case”! “病房有一老,好比有一寶”,哪個護士長不希望有個這樣的寶貝呢?

年過四十就要逐漸習慣被人稱作老護士了,當下還年輕的你可否制定了目標?升職?換崗?或是和絕大多數護士一樣,一直幹臨床?那你想成為哪種類型的護士?

以後延遲退休年齡,老護士會越來越多。其實,現在的護士,懂養生,會化妝,重健身,年齡差距不是很明顯,加上多年的經驗、閱歷,有的四五十歲的護士比年輕護士更顯得優雅、端莊、睿智,容易使病人信任。醫療行業工作經驗非常重要,一個醫院裡不可能只有年輕護士,我們從現在努力,老護士也會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努力奮進型:有的護士非常優秀,也許機遇不佳,到頭來還是普普通通。但他之所以優秀,除了工作可圈可點,還因為有積極的、樂觀的心態,綜合素質高。他會把科室當成家,高效完成份內的工作,還會擺正自己的位置,幫護士長做質控,督促指導年輕護士,分享自己寶貴的工作經驗,為科室的發展獻言獻策。很多護士長深有體會,如果病房有一個努力奮進、德高望重的老護士協助,管理簡直就是“小case”! “病房有一老,好比有一寶”,哪個護士長不希望有個這樣的寶貝呢?

年過四十就要逐漸習慣被人稱作老護士了,當下還年輕的你可否制定了目標?升職?換崗?或是和絕大多數護士一樣,一直幹臨床?那你想成為哪種類型的護士?

以後延遲退休年齡,老護士會越來越多。其實,現在的護士,懂養生,會化妝,重健身,年齡差距不是很明顯,加上多年的經驗、閱歷,有的四五十歲的護士比年輕護士更顯得優雅、端莊、睿智,容易使病人信任。醫療行業工作經驗非常重要,一個醫院裡不可能只有年輕護士,我們從現在努力,老護士也會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