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澳大利亞悉尼或上海香港生活的我們會很累,卻為什麼不選擇離開

一篇香港蝸居的文章引起熱議:

“在地狹人稠的香港,租金最高的並非山頂豪宅或國際金融中心,而是全港十八區中最貧窮的深水埗。那些隱藏在街角巷尾的籠屋、劏房、棺材房,

每呎(約0.09平方米)租金最高可達300港元,大約有20萬香港市民生活在其中,那是霓虹燈也無法照亮的地方。”

香港擁有1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因歷史、地理環境及政治等原因,土地開發率僅23.7%。其中用作住宅用地的僅77平方公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739萬市民的住房需求。

稀缺的住宅促使房價一路高漲,同樣價格租住的房屋品質越來越差。

為了節省空間,廁所和廚房也常常被合併在一起,洗菜、煮飯、如廁,都發生在同一個空間裡。至於吃進嘴裡的飯菜,是否會有衛生問題,也容不得住客細想。

據政府最新公佈的數字,劏房居民已接近20萬。這不是一個冰冷的數字,而且一個個鮮活的普通人,他們也許是茶餐廳的服務員、商場保安、清潔工......他們同樣依靠雙手建設城市,城市卻沒能還以他們一片安身的沃土。

而同樣的故事,也在香港以外發生。

根據美世生活成本的排名,香港確實是最高的。 中國內地最高的是上海,澳洲最高的是悉尼。

這些香港、上海、悉尼這樣的大城市裡活的有如盛世螻蟻一般的人們為什麼不肯離開?

香港:留下的人少,離開的人多

這是個小小的、冷漠的、繁忙的都市。城市本已夠狹小,地形又複雜,於是只有約百分之三十的土地被開發,卻要同時承擔八百萬的人口。你永遠要不斷穿插在擁擠的人群,人群永遠行色匆匆在摩天大樓的夾縫中。

維港的燈火再炫目,你終究要回到那個幾乎轉不開身的居室。哦不,也許連居室都稱不上;面對這樣的“蝸居”生活,為什麼那麼多人仍是不肯離開香港呢?

因為香港確實是個好地方,作為發達經濟區,它相比於內地,工資高,福利待遇好,醫療體系完善,環境污染低,食物安全,犯罪率低。這裡學術環境、市場開放,國際化,出國、海外投資都很方便。

這個城市各項規則繁複細緻到令人哭笑不得─亂穿馬路要罰款,坐小巴不系安全帶要罰款,高層住戶任由冷氣機滴污水也是犯法……也由於完善的規則和港人對規則的尊重,香港如一台精准的鐘錶高效有序地運行,反過來得以在如此逼仄的環境和有限的資源裡儘量提供給你生活的體面和尊嚴。

在香港,好玩好吃的都有。很多人都覺得應該不惜一切留在香港,拿個永久居民身份,在這安家。

但事實確實也是殘酷的,香港在過了經濟騰飛的黃金期後,已經進入一個穩定的社會結構,穩定到其社會階層的流動,幾乎為零。畢業生很難看到希望能過得比上一代人更好了。

香港智庫思匯政策研究所(CivicExchange)2016年6月在香港隨機選取了1500名民眾做抽樣調查,結果顯示,66%的人認為香港不適合下一代成長,42%的人認為如果有機會,將選擇移民離開香港。

移民潮,在香港這座本身就由大量移民組成的小島,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來拍打一次,卷走大量的人心和財富。

“香港是一座移民城市”,這句話,不僅僅是說大批人移民到香港,同時也是在說有大批人離開這裡。

2010年之後,香港社會的各種矛盾日益加劇。而造成這種矛盾的“罪魁禍首”,就是房價。

一個普通香港人,如果想買50㎡的房子,需要不吃不喝30年。如果想住豪宅,80㎡在香港就算大房子了,需要不吃不喝48年。

網友戲稱普通人在香港買房需要做到以下五點:

1找個月入約3萬的老婆;

2不要吃早餐;

3午餐要吃麵包,不能超過一塊;

4瘋狂加班;

5不要買超過1000元的物品。

只能說香港真是寸土寸金。

但和大陸這邊一大片控訴高房價的聲音不同,香港人反而更多的是對於房價下跌的恐懼。

因為在97年金融風暴的時候,香港人已經經歷過一次房價下跌的痛苦了,

房價太高買不起,房價下跌又害怕,這就是矛盾的香港人。

未來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讓財富保值的民眾,移民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對現在的香港人來說,移民比大陸簡單一些。

經過幾輪的移民潮,香港家庭或多或少都有些海外關係,再加上香港國際都會的氛圍和從小接受的英式教育,融入國外生活更加容易。那種有“大陽臺”,住幾百平房子的生活,是多少香港人夢寐以求的。

另外,香港的經濟在上一輪的進出口貿易黃金期後,已經變得結構十分單一。香港經濟主要都在服務業和金融業上,而這兩個行業又是在建立在房地產上的。而像互聯網及新興科技領域,新技術教育與研發的資金投入,不及深圳市的十分之一。

而事實上,更多人覺得香港失去最多的核心價值,是開放和包容,是互相體諒達至共贏的精神。

一個大都市總會有排外的噪音。而且,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出現再奇葩的言論和行為都不足為奇。

香港就如一艘行將沒有油的巨船,船上人卻為了去哪個港口加油而大打出手,留下巨輪獨自在海中打轉。

香港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總的來說,留下的人少,離開的人多,去留沒有對錯,只有自己覺得適不適合。

上海:從“逃離北上廣”,到“逃回北上廣”循環往復

北上廣之中,生活成本最大的要數上海。

對於在上海工作的外地年輕人來說,如果不是家裡大富大貴,那買房基本就是不可實現的夢想,而房租便是一項巨額支出,一項不得不支付的沉沒成本。

只要決定來上海發展,就必須面對這一問題。尤其是這兩年房價一路飆升,租房的市場價也是半年一漲,一漲就是幾十個百分點,原本就很高的房租更是高不可擔了。

許多“滬漂”的年輕人自然選擇了租房蝸居。不過“蝸居”也有學問。在位於南京西路的靜安別墅社區,每個月花2200元可以住進一間9.5平米的小房間,同樣的價錢在浦東新區楊園三村可以租到將近40平米的房子。

住在不同的區域,生活的形態也迥異。每個人最重視的因素不盡相同。有的人情願住在偏遠的地方,每天上下班來回加起來三個多小時。有的人選擇住在市中心,房間非常之小,或者為分攤租金和別人合住,過著蝸居生活。

房子終究是一個殼子,從裡面走出來什麼人才是價值的本身

房子大概是選擇北上廣的年輕人進入社會之後第一個會面對的難題,或者說需要克服的坎。

一線城市的房子,對於在這座城市打拼的人來說,就是這座城市的入場券,和諾亞方舟的船票。

倒不是說買房就是唯一標準,而是買房的資本和能力,直接反映了你在這座城市的市場價,和你繼續有資格留在這裡打拼的底氣。

在上海,可以說房價就是當代的戶籍制度,用市場的力量,擠掉了那些物質上留不下來的人。在這座城市租房的人,就如同只擁有一張暫住證一樣,內心終究不踏實。而現實是,這幾年租金會越來越高,對一部分人來說,買不起房,甚至可能會租不起像樣的房子。

房產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你在這座城市的階級,有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如同年薪10萬和年薪100萬的上海,不是同一個上海;在這座城有房和沒房,也是不一樣。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多,剛畢業後有時間的資本,租著房擠著地鐵做著一線城市的夢想,但是,三五年之後呢,如果沒有父母支持,大多數人可能依然買不起房,而且可能這輩子都買不起稍微體面一些的房子了,還有將來子女的教育負擔。”

你看到這座城市的繁華,當它轉過身後,其實是巨大的深淵,很多人在懸崖邊,每一天都使勁全力,希望爬上去,不要掉下去。把自己扔進城市的黑夜,盡力用雙手,撕開一道微弱的光,那束光,是最後一道希望。城市就是我們的逃亡地,我們在一次次的逃亡賽中,撿回一條命。

一直很喜歡狄更斯《雙城記》的開篇語:“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名正在或曾在北上廣深工作或讀書的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已經離開和在考慮離開北上廣深的受訪者達71.0%,家鄉在縣級市的受訪者和家鄉在中部地區的受訪者離開北上廣深的願望最強烈。

促使受訪者離開或想離開北上廣深的首要原因是房價高(64.4%),其次是生活成本高(46.9%)。

32.4%的受訪者曾經離開一線城市又回去。

從“逃離北上廣”,到“逃回北上廣”,再到無奈揮別,回到家鄉,中國年輕人和大都市恩怨羈絆的劇情,一直在上演。

悉尼:造夢天堂

悉尼的房地產市場大繁榮已經持續了幾年的時間,房價一年平均能漲10萬澳元。

悉尼的人口基本上分成了兩組,一是坐擁價值數百萬澳元房產的房主,一是成年累月租房的租客。

然而,房產市場持續繁榮改變的並不僅僅是房價。

房地產繁榮的結果是澳洲社會出現了“階級與階級之間的不平等”、“世代與世代之間的不平等”,其“贏家”是自己或父母在優越地點擁有房地產的。

而作為移民,如不是家底殷實,在悉尼買房已是舉步維艱,更別說是好的地段。

根據ING Direct銀行一項新調查,由於房地產市場熱潮的持續,超過四分之一的澳洲人推遲了人生的重大決定,如個人職業發展、結婚生子等。

由於房價不斷攀升,澳洲年輕人對在房產市場中立足感到艱難,許多人不得不作出重大犧牲。這不只是減少海外渡假和物質享受,也包括一些人生的安排。

更多的悉尼人為了攢夠首付,不得不過上蝸居生活。

在悉尼市中心鱗次櫛比的商業樓宇間,穿插散落著一些公寓樓。由於生活和交通較便利,很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居住在這裡。他們通常是幾人合租一套幾十平方米的公寓以減輕經濟壓力。

在悉尼這個國際化大都市里,澳大利亞的年輕人們正經歷著“蝸居”生活,在追求事業發展的同時忍受著高房價之痛。

澳大利亞的高福利背後是無處不在的高稅收,年薪在$37,001至$87,000之間的年輕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比例高達32.5%(收入超過$37000後,除每$1都需繳納32.5%的稅之外,還需繳納$3275)。

如此計算下來,每月一二千澳元的房租或房屋貸款,自然讓澳大利亞年輕人們苦不堪言,心中“居有其屋”的夢想也只能讓位於幾人合租一套公寓房的現實。

究其原因,既有政府政策難以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的緣故,也有諸如高福利高稅收這樣的收入分配結構性緣由。然而,高昂的房價和生活成本並未阻擋年輕人奔向大城市的步伐,因為壓力本就與機遇並存。

在悉尼讀書,之後決定生活在悉尼的我,常常走在高樓聳立之間,感覺自己那樣的小,小到可以不存在,也小到好像沒有你,這個城市仍然能夠日益繁榮。

每次路過海港大橋,看著兩岸閃爍的燈光,都會想要是在這樣的美好的地方有屬於自己一席之地該有多好。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想要出國?國外大城市房價一樣高,有太多未知,很難融入,語言障礙,一切從頭開始,舉步維艱。出國似乎被定義為是精英階層的特權。

但我一直都覺得精英階層反而在哪裡生活都行,而恰恰是我們這些沒有背景的普通女孩才最應該去大城市。

就像全世界的金融女說起紐約,就像全世界的科技精英說起矽谷,悉尼對我來說就是一座造夢天堂。

在悉尼仿佛什麼都有可能發生,你在隨處可見的咖啡館隨便撞上一個年輕人,穿著t恤牛仔褲,就有可能是身價過億,而也許就是五六年前,他還在某個大學的圖書館裡寫著代碼。

在澳洲的我們都曾經是最最普通的男孩女孩,來求學,然後留下來工作,又或者另赴他鄉生活,這些精彩生活的可能性,只有大城市才能給。

在澳洲,你會發現不是只有做老師,不是只有去銀行,考公務員才能被人認可。

大城市給你最遼闊的選項,給你最廣闊的眼界和舞臺,其實這些,我們普通女孩,比所謂的精英階層還要需要。

家鄉的女孩生活軌跡都差不多,就是到年齡了結婚,生一個孩子,生兩個孩子。

而在悉尼,周遭的價值觀絕對不會將女人的一生與結婚生子綁定。

普通女孩,如何過出不普通的生活,當然需要有自己的能力,然而我覺得更需要的是一個生機勃勃,寬容,包容一切可能性的大環境。

這個大不在疆域的遼闊,不在土地的廣袤,而是你會發現,這裡的人才竟然這麼多,每個人都能創造出新的東西來,那些創意、想法是你在小城鎮費勁了努力,心思,都很難接觸到的。

這個“大”,是你繞了幾個彎,就能找到一家好吃不貴的特色餐廳,它可能在最高檔的商場,也可能在轉角小路的大排檔。隔壁桌的人可能珠光寶氣也可能褲腳帶著泥濘。

這個“大”,還是你在週末的時候,約上朋友去看一場音樂劇,說走就走開車去海邊,看晚霞染遍天邊。

而不是淹沒在,“你怎麼還沒結婚”,“年齡大了,孩子都不好生了”,“你賺錢多有什麼用,還不是沒有老公”這些口水裡,如此一生。

在這裡,有人攀升,有人跌落,有人日進鬥金,也有人忙忙碌碌只為一頓飽飯。

在希望和失落同時推著人往前的城市裡,每個人為了內心的小火苗不斷奔跑,都是在真正活著。

我們會抱怨工作、房價、交通,可我們卻是一邊罵著,又一邊熱烈的愛著,愛著這個城市把我們塑造成更有希望的樣子。

“悉尼就是有這樣的魅力,就算很累,也不捨得離開。”

這裡有最好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生生不息,充滿著奮鬥的力量。

每一分鐘都有熱氣騰騰的感覺,而不是終年如一日的暮鼓晨鐘。

如果你選擇了悉尼,那就意味著要比其他人付出幾倍多的努力。當夢想最終實現,得到的也是多於其他人幾倍的成就感。

END

王小波曾經說: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快樂和痛苦本來就分不清,我只求它貨真價實。

“蝸居”在大城市,究竟是毫無意義的痛苦還是“追夢”必須付出的代價,誰都無法斷言。

大城市帶給你的負能量,也是逃避不了,選擇不了的。城市越大,人的存在感就會越低,可往往是更大的城市,它的包容才會大,你在哪裡從來都是來去自由,不管你要離開,還是要重新來過,它都不會拒絕。

亦如香港、上海、悉尼,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長軌跡,也都會經歷成長的痛。正像組成它的最小單位——奮力拼搏的每個人一樣,黯然離開或忍隱堅守,都是成長年輪中無法磨滅的一環。

人生的選擇本就沒有對錯,我們也無需用任何單一的價值觀來“規範”自己。

可是拋下社會主流文化的聲音,放下所有其他人對我們的期待,你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推開門,邁出去,這座城市的太陽就在前面等你。

這個城市各項規則繁複細緻到令人哭笑不得─亂穿馬路要罰款,坐小巴不系安全帶要罰款,高層住戶任由冷氣機滴污水也是犯法……也由於完善的規則和港人對規則的尊重,香港如一台精准的鐘錶高效有序地運行,反過來得以在如此逼仄的環境和有限的資源裡儘量提供給你生活的體面和尊嚴。

在香港,好玩好吃的都有。很多人都覺得應該不惜一切留在香港,拿個永久居民身份,在這安家。

但事實確實也是殘酷的,香港在過了經濟騰飛的黃金期後,已經進入一個穩定的社會結構,穩定到其社會階層的流動,幾乎為零。畢業生很難看到希望能過得比上一代人更好了。

香港智庫思匯政策研究所(CivicExchange)2016年6月在香港隨機選取了1500名民眾做抽樣調查,結果顯示,66%的人認為香港不適合下一代成長,42%的人認為如果有機會,將選擇移民離開香港。

移民潮,在香港這座本身就由大量移民組成的小島,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來拍打一次,卷走大量的人心和財富。

“香港是一座移民城市”,這句話,不僅僅是說大批人移民到香港,同時也是在說有大批人離開這裡。

2010年之後,香港社會的各種矛盾日益加劇。而造成這種矛盾的“罪魁禍首”,就是房價。

一個普通香港人,如果想買50㎡的房子,需要不吃不喝30年。如果想住豪宅,80㎡在香港就算大房子了,需要不吃不喝48年。

網友戲稱普通人在香港買房需要做到以下五點:

1找個月入約3萬的老婆;

2不要吃早餐;

3午餐要吃麵包,不能超過一塊;

4瘋狂加班;

5不要買超過1000元的物品。

只能說香港真是寸土寸金。

但和大陸這邊一大片控訴高房價的聲音不同,香港人反而更多的是對於房價下跌的恐懼。

因為在97年金融風暴的時候,香港人已經經歷過一次房價下跌的痛苦了,

房價太高買不起,房價下跌又害怕,這就是矛盾的香港人。

未來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讓財富保值的民眾,移民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對現在的香港人來說,移民比大陸簡單一些。

經過幾輪的移民潮,香港家庭或多或少都有些海外關係,再加上香港國際都會的氛圍和從小接受的英式教育,融入國外生活更加容易。那種有“大陽臺”,住幾百平房子的生活,是多少香港人夢寐以求的。

另外,香港的經濟在上一輪的進出口貿易黃金期後,已經變得結構十分單一。香港經濟主要都在服務業和金融業上,而這兩個行業又是在建立在房地產上的。而像互聯網及新興科技領域,新技術教育與研發的資金投入,不及深圳市的十分之一。

而事實上,更多人覺得香港失去最多的核心價值,是開放和包容,是互相體諒達至共贏的精神。

一個大都市總會有排外的噪音。而且,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出現再奇葩的言論和行為都不足為奇。

香港就如一艘行將沒有油的巨船,船上人卻為了去哪個港口加油而大打出手,留下巨輪獨自在海中打轉。

香港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總的來說,留下的人少,離開的人多,去留沒有對錯,只有自己覺得適不適合。

上海:從“逃離北上廣”,到“逃回北上廣”循環往復

北上廣之中,生活成本最大的要數上海。

對於在上海工作的外地年輕人來說,如果不是家裡大富大貴,那買房基本就是不可實現的夢想,而房租便是一項巨額支出,一項不得不支付的沉沒成本。

只要決定來上海發展,就必須面對這一問題。尤其是這兩年房價一路飆升,租房的市場價也是半年一漲,一漲就是幾十個百分點,原本就很高的房租更是高不可擔了。

許多“滬漂”的年輕人自然選擇了租房蝸居。不過“蝸居”也有學問。在位於南京西路的靜安別墅社區,每個月花2200元可以住進一間9.5平米的小房間,同樣的價錢在浦東新區楊園三村可以租到將近40平米的房子。

住在不同的區域,生活的形態也迥異。每個人最重視的因素不盡相同。有的人情願住在偏遠的地方,每天上下班來回加起來三個多小時。有的人選擇住在市中心,房間非常之小,或者為分攤租金和別人合住,過著蝸居生活。

房子終究是一個殼子,從裡面走出來什麼人才是價值的本身

房子大概是選擇北上廣的年輕人進入社會之後第一個會面對的難題,或者說需要克服的坎。

一線城市的房子,對於在這座城市打拼的人來說,就是這座城市的入場券,和諾亞方舟的船票。

倒不是說買房就是唯一標準,而是買房的資本和能力,直接反映了你在這座城市的市場價,和你繼續有資格留在這裡打拼的底氣。

在上海,可以說房價就是當代的戶籍制度,用市場的力量,擠掉了那些物質上留不下來的人。在這座城市租房的人,就如同只擁有一張暫住證一樣,內心終究不踏實。而現實是,這幾年租金會越來越高,對一部分人來說,買不起房,甚至可能會租不起像樣的房子。

房產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你在這座城市的階級,有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如同年薪10萬和年薪100萬的上海,不是同一個上海;在這座城有房和沒房,也是不一樣。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多,剛畢業後有時間的資本,租著房擠著地鐵做著一線城市的夢想,但是,三五年之後呢,如果沒有父母支持,大多數人可能依然買不起房,而且可能這輩子都買不起稍微體面一些的房子了,還有將來子女的教育負擔。”

你看到這座城市的繁華,當它轉過身後,其實是巨大的深淵,很多人在懸崖邊,每一天都使勁全力,希望爬上去,不要掉下去。把自己扔進城市的黑夜,盡力用雙手,撕開一道微弱的光,那束光,是最後一道希望。城市就是我們的逃亡地,我們在一次次的逃亡賽中,撿回一條命。

一直很喜歡狄更斯《雙城記》的開篇語:“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名正在或曾在北上廣深工作或讀書的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已經離開和在考慮離開北上廣深的受訪者達71.0%,家鄉在縣級市的受訪者和家鄉在中部地區的受訪者離開北上廣深的願望最強烈。

促使受訪者離開或想離開北上廣深的首要原因是房價高(64.4%),其次是生活成本高(46.9%)。

32.4%的受訪者曾經離開一線城市又回去。

從“逃離北上廣”,到“逃回北上廣”,再到無奈揮別,回到家鄉,中國年輕人和大都市恩怨羈絆的劇情,一直在上演。

悉尼:造夢天堂

悉尼的房地產市場大繁榮已經持續了幾年的時間,房價一年平均能漲10萬澳元。

悉尼的人口基本上分成了兩組,一是坐擁價值數百萬澳元房產的房主,一是成年累月租房的租客。

然而,房產市場持續繁榮改變的並不僅僅是房價。

房地產繁榮的結果是澳洲社會出現了“階級與階級之間的不平等”、“世代與世代之間的不平等”,其“贏家”是自己或父母在優越地點擁有房地產的。

而作為移民,如不是家底殷實,在悉尼買房已是舉步維艱,更別說是好的地段。

根據ING Direct銀行一項新調查,由於房地產市場熱潮的持續,超過四分之一的澳洲人推遲了人生的重大決定,如個人職業發展、結婚生子等。

由於房價不斷攀升,澳洲年輕人對在房產市場中立足感到艱難,許多人不得不作出重大犧牲。這不只是減少海外渡假和物質享受,也包括一些人生的安排。

更多的悉尼人為了攢夠首付,不得不過上蝸居生活。

在悉尼市中心鱗次櫛比的商業樓宇間,穿插散落著一些公寓樓。由於生活和交通較便利,很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居住在這裡。他們通常是幾人合租一套幾十平方米的公寓以減輕經濟壓力。

在悉尼這個國際化大都市里,澳大利亞的年輕人們正經歷著“蝸居”生活,在追求事業發展的同時忍受著高房價之痛。

澳大利亞的高福利背後是無處不在的高稅收,年薪在$37,001至$87,000之間的年輕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比例高達32.5%(收入超過$37000後,除每$1都需繳納32.5%的稅之外,還需繳納$3275)。

如此計算下來,每月一二千澳元的房租或房屋貸款,自然讓澳大利亞年輕人們苦不堪言,心中“居有其屋”的夢想也只能讓位於幾人合租一套公寓房的現實。

究其原因,既有政府政策難以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的緣故,也有諸如高福利高稅收這樣的收入分配結構性緣由。然而,高昂的房價和生活成本並未阻擋年輕人奔向大城市的步伐,因為壓力本就與機遇並存。

在悉尼讀書,之後決定生活在悉尼的我,常常走在高樓聳立之間,感覺自己那樣的小,小到可以不存在,也小到好像沒有你,這個城市仍然能夠日益繁榮。

每次路過海港大橋,看著兩岸閃爍的燈光,都會想要是在這樣的美好的地方有屬於自己一席之地該有多好。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想要出國?國外大城市房價一樣高,有太多未知,很難融入,語言障礙,一切從頭開始,舉步維艱。出國似乎被定義為是精英階層的特權。

但我一直都覺得精英階層反而在哪裡生活都行,而恰恰是我們這些沒有背景的普通女孩才最應該去大城市。

就像全世界的金融女說起紐約,就像全世界的科技精英說起矽谷,悉尼對我來說就是一座造夢天堂。

在悉尼仿佛什麼都有可能發生,你在隨處可見的咖啡館隨便撞上一個年輕人,穿著t恤牛仔褲,就有可能是身價過億,而也許就是五六年前,他還在某個大學的圖書館裡寫著代碼。

在澳洲的我們都曾經是最最普通的男孩女孩,來求學,然後留下來工作,又或者另赴他鄉生活,這些精彩生活的可能性,只有大城市才能給。

在澳洲,你會發現不是只有做老師,不是只有去銀行,考公務員才能被人認可。

大城市給你最遼闊的選項,給你最廣闊的眼界和舞臺,其實這些,我們普通女孩,比所謂的精英階層還要需要。

家鄉的女孩生活軌跡都差不多,就是到年齡了結婚,生一個孩子,生兩個孩子。

而在悉尼,周遭的價值觀絕對不會將女人的一生與結婚生子綁定。

普通女孩,如何過出不普通的生活,當然需要有自己的能力,然而我覺得更需要的是一個生機勃勃,寬容,包容一切可能性的大環境。

這個大不在疆域的遼闊,不在土地的廣袤,而是你會發現,這裡的人才竟然這麼多,每個人都能創造出新的東西來,那些創意、想法是你在小城鎮費勁了努力,心思,都很難接觸到的。

這個“大”,是你繞了幾個彎,就能找到一家好吃不貴的特色餐廳,它可能在最高檔的商場,也可能在轉角小路的大排檔。隔壁桌的人可能珠光寶氣也可能褲腳帶著泥濘。

這個“大”,還是你在週末的時候,約上朋友去看一場音樂劇,說走就走開車去海邊,看晚霞染遍天邊。

而不是淹沒在,“你怎麼還沒結婚”,“年齡大了,孩子都不好生了”,“你賺錢多有什麼用,還不是沒有老公”這些口水裡,如此一生。

在這裡,有人攀升,有人跌落,有人日進鬥金,也有人忙忙碌碌只為一頓飽飯。

在希望和失落同時推著人往前的城市裡,每個人為了內心的小火苗不斷奔跑,都是在真正活著。

我們會抱怨工作、房價、交通,可我們卻是一邊罵著,又一邊熱烈的愛著,愛著這個城市把我們塑造成更有希望的樣子。

“悉尼就是有這樣的魅力,就算很累,也不捨得離開。”

這裡有最好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生生不息,充滿著奮鬥的力量。

每一分鐘都有熱氣騰騰的感覺,而不是終年如一日的暮鼓晨鐘。

如果你選擇了悉尼,那就意味著要比其他人付出幾倍多的努力。當夢想最終實現,得到的也是多於其他人幾倍的成就感。

END

王小波曾經說: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快樂和痛苦本來就分不清,我只求它貨真價實。

“蝸居”在大城市,究竟是毫無意義的痛苦還是“追夢”必須付出的代價,誰都無法斷言。

大城市帶給你的負能量,也是逃避不了,選擇不了的。城市越大,人的存在感就會越低,可往往是更大的城市,它的包容才會大,你在哪裡從來都是來去自由,不管你要離開,還是要重新來過,它都不會拒絕。

亦如香港、上海、悉尼,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長軌跡,也都會經歷成長的痛。正像組成它的最小單位——奮力拼搏的每個人一樣,黯然離開或忍隱堅守,都是成長年輪中無法磨滅的一環。

人生的選擇本就沒有對錯,我們也無需用任何單一的價值觀來“規範”自己。

可是拋下社會主流文化的聲音,放下所有其他人對我們的期待,你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推開門,邁出去,這座城市的太陽就在前面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