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八個月賣了250萬輛,為何大眾車毛病不少,卻越賣越好?

8月的汽車銷量出來了,大眾又斬獲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根據統計,一汽大眾(含奧迪進口車)8月總銷量達170494輛,今年1-8月累計銷售1198102輛;上汽大眾8月總銷量達151900輛,今年1-8的累計銷量為1253969輛。

也就是說,大眾在8月份單月就賣出了32萬輛,而1-8月累計總銷量達到245萬輛。還有進口大眾的資料未統計進來,如果加起來,總量很可能達到250萬輛。

雖然大眾的雙離合飽受詬病,雖然大眾的外觀和內飾備受指責。但是,即使非議再多,大眾也總是能在一片罵聲中笑到最後,

繼續做著中國汽車市場銷量的頭把交椅。不要說一般人買車就會想到大眾車,甚至那些在網上罵人的鍵盤車神會一邊罵一邊去買大眾的車,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前思後想,咖咖覺得有這麼幾點原因!

大眾是最早與中國車企進行合資合作的汽車公司之一,同時期還有與PSA合作的神龍汽車,都是先驅者。只不過,神龍一直處於先驅的地位沒有再走出一步,

而大眾卻做成功了。於是,許多規則都是大眾公司引進中國的,一定程度上由大眾而定。

1984年成立的上汽大眾和1985年落地的一汽大眾都見證了中國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階段,所以它對於消費者的瞭解自然也會比其它品牌更多一些,這一點可謂是大眾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的先天優勢!

此外,大眾自從90年代進入中國,長期作為公務車,老百姓多數會認為官車=好車。

特別是老三樣兒中的捷達、桑塔納憑藉著皮實耐用的特點,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一代老司機的集體回憶,不可否認,種種優秀的品質成為了消費者對這家德國品牌的第一印象!


大眾進入中國的時候,中國汽車工業處於起步階段,沒有太多的選擇,

大家都只能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導致保有量大,配件便宜,會修大眾車的人多,方便。除此之外,大眾的車型設計,又是與中國人的老實內斂、中庸之道不謀而合,無論是當時一汽大眾的捷達,還是上海大眾的桑塔納,甚至被紅旗明仕照搬設計的奧迪200,穩重和成熟都是它們吸引消費者的有力武器!

有面子,實用,認可度高,中國人,你懂的。汽車作為交通工具,

本就沒有好壞之分,有的只是消費者適合與否,只要能滿足消費者需要,銷量上的成績必然不會太差。縱觀大眾旗下的車型,雖然鮮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技術,也沒有多麼超前的設計,但正是各個方面均衡的產品力讓它們在銷量上處於不敗之地。


很多朋友愛以大眾汽車在美國銷量不行來調侃這個德國牌子,我也加入過這樣的調侃。但客觀的說,大眾在歐洲的江湖地位,基本是遙遙領先。Golf,Passat,Polo,在三個最大的細分市場分別是No.1,No.1和No.2。單大眾品牌的銷量就接近第二名和第三名之和。大眾在中國也是No.1。

大眾汽車在中國的產品,不談品牌力,至少有以下亮點:A 產品線齊全,覆蓋面廣。B 德國風格設計,簡約大氣經典,強調有功能性的設計感,符合國人審美。C 跟同級車比,產品的工藝質感和駕駛感受處於領先水準。


跟隨大眾成長起來的是中國汽車經銷商中最早,經驗最豐富,獲益最多,因為獲益而把自己發展的最健壯的經銷商體系之一。他們就像經銷商中的精英戰馬,受到精細的照顧和培養,有強大的戰鬥力。超過2000家大眾經銷商分佈在五湖四海的各個角落,他們比電視機裡的廣告更能代表一個品牌的形象。一家典型的上海大眾4S展廳的客戶體驗,要比一家長安馬自達強很多,比奇瑞強更多。

個人感覺,大眾在中國的定價策略是:居於主流品牌的頂部,保持對美日韓系品牌5-10%左右的溢價。現在大眾的POLO、寶來、桑塔納、朗逸、捷達入門車型都在10萬以內,價格在盒子品牌中算比較低的,再加上品牌影響力,就不能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在同價位選車時還是會選擇了大眾。

咖咖總評:大眾汽車在國內如此成功,不是一年兩年了。從普通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大眾不重視中國消費者,對品質問題遮遮掩掩的做法算不上厚道。沒有出眾的設計,家族套娃風格嚴重很難吸引更加年輕的消費者也是大眾亟待解決的問題,但它就是能憑藉一款款平凡的車型長期霸佔著銷量榜,雖然咖咖算不上大眾粉,但它已經贏得了我的尊重!


很多朋友愛以大眾汽車在美國銷量不行來調侃這個德國牌子,我也加入過這樣的調侃。但客觀的說,大眾在歐洲的江湖地位,基本是遙遙領先。Golf,Passat,Polo,在三個最大的細分市場分別是No.1,No.1和No.2。單大眾品牌的銷量就接近第二名和第三名之和。大眾在中國也是No.1。

大眾汽車在中國的產品,不談品牌力,至少有以下亮點:A 產品線齊全,覆蓋面廣。B 德國風格設計,簡約大氣經典,強調有功能性的設計感,符合國人審美。C 跟同級車比,產品的工藝質感和駕駛感受處於領先水準。


跟隨大眾成長起來的是中國汽車經銷商中最早,經驗最豐富,獲益最多,因為獲益而把自己發展的最健壯的經銷商體系之一。他們就像經銷商中的精英戰馬,受到精細的照顧和培養,有強大的戰鬥力。超過2000家大眾經銷商分佈在五湖四海的各個角落,他們比電視機裡的廣告更能代表一個品牌的形象。一家典型的上海大眾4S展廳的客戶體驗,要比一家長安馬自達強很多,比奇瑞強更多。

個人感覺,大眾在中國的定價策略是:居於主流品牌的頂部,保持對美日韓系品牌5-10%左右的溢價。現在大眾的POLO、寶來、桑塔納、朗逸、捷達入門車型都在10萬以內,價格在盒子品牌中算比較低的,再加上品牌影響力,就不能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在同價位選車時還是會選擇了大眾。

咖咖總評:大眾汽車在國內如此成功,不是一年兩年了。從普通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大眾不重視中國消費者,對品質問題遮遮掩掩的做法算不上厚道。沒有出眾的設計,家族套娃風格嚴重很難吸引更加年輕的消費者也是大眾亟待解決的問題,但它就是能憑藉一款款平凡的車型長期霸佔著銷量榜,雖然咖咖算不上大眾粉,但它已經贏得了我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