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童聊房產:房地產黃金時代不再,房地產的未來在哪裡

小童聊房產,閱讀量即將突破20萬,歡迎關注,留言討論

樓市調控

今年以來,針對樓市的調控政策密集出臺,涉及信貸、購房資質、土地供應、融資管道、市場監管等多個方面。

特別是央行禁止消費貸用於購房,並且多次發風控提醒,房貸視窗減少,門檻提高。

而個別開發商為了回籠資金,紛紛出臺政策,限制使用公積金,甚至還流傳出幾句順口溜,“現金往裡走,貸款靠邊走,公積金出門往右走”等等,反映了當前的種種問題

在業內看來,

樓市的商業邏輯將發生變化。“拍地蓋樓,快進快出”的房地產黃金時代不再,房企必須走向另一個小而精的時代,向金融化和專業分工轉型。

在此背景下,房企上半年成績單備受關注。

8月中旬起,A股、H股上市房企陸續發佈中報。多家房企業績顯著上漲,同時,行業分化局勢愈發明顯,部分中小房企的生存環境並不樂觀。

碧桂園登頂銷售榜

2017年上半年,碧桂園、萬科、恒大銷售額位居前三,均突破2000億大關,碧桂園已完成全年業績超七成,接近去年全年銷售總額。保利、綠地、中海、融創等4家企業銷售額突破千億大關,分別為1466億元、1331億元 、1273.2億港元和1088.5億元。

中原地產發佈的資料顯示,120家發佈半年報的A股上市房企合計營收4424億元,淨利潤494.7億元,

淨利潤率達到11.2%,同比上漲近兩個百分點。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稱,2017年全年房企平均淨利潤率將再度回歸兩位數,但全行業利潤依然不足銀行零頭。

融創、恒大降杠杆

在“吞下”萬達的13個文旅專案後,融創中國(1918.HK)中報預計,2017年下半年融創總可售資源約3879億元,

2018年總可售資源約6187億元。“未來,融創將繼續加強銷售、緩停拿地,以保證現金流充裕。”

“未來兩年融創的任務是降負債,”融創中國行政總裁汪孟德稱,“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到了釋放利潤的階段了,而不是現金流緊張。”他表示,未來隨著利潤大幅釋放,淨負債率自然會下降,“我們有信心在未來一到兩年,在2019年底把資產負債率和淨資產負債率降到雙70%的水準。”

恒大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夏海鈞稱,

今年年初,恒大啟動戰略轉型,“在發展模式上,由以往高負債、高杠杆、高周轉、低成本的‘三高一低’發展模式向低負債、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轉的‘三低一高’發展模式轉變。”

SOHO中國出售項目

今年6月以來,SOHO中國(0410.HK)先後整體出售上海虹口SOHO、光華路SOHO二期、淩空SOHO的舉動引發輿論關注,甚至有人質疑潘石屹要“跑路”。8月22日,SOHO中國發佈中報,董事長潘石屹表示,出售項目的資金用途首先用於還貸,優先還境外貸款。“不想承擔過多風險,收入和負債都是以人民幣計價。”

SOHO中國首席財務官唐正茂介紹,除了還債,處置資產的部分資金還成為現金流。截至6月30日,SOHO中國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4.41億元,銀行存款為2.53億元。

房企將迎“苦日子”?

“從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將會是內地房企最棘手、最難熬的一段時間。未來房企高價拿地,再高價賣出模式難以為繼。”綠城中國行政總裁曹舟男在半年業績會上表示。

不過,新城控股(601155.SH)副總裁歐陽捷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直言,“地還是要拿的”,只是策略發生了變化。在目前土地出讓縮減、價格受限的情況下,並購手段成為房企獲取戰略資源、擴大自身規模的一個非常重要方式。

中報資料顯示,碧桂園上半年新增土地投資1686億元,同比增長131.5%,新增土地投資的權益達到74.8%。萬科上半年也積極通過合作及並購拿地,上半年新增土地中64.7%建築面積的專案以合作方式獲得。

未來如何發展

存在變數的2017年下半場,房企角色從“開發商”轉型為“運營商”的路徑逐漸明晰。

龍頭房地產企業均提出了各自的多元化運營策略,涉及商業地產、旅遊地產、健康地產、特色小鎮等多個領域,並積極佈局租賃業務。

7月,富力以199.06億元收購萬達77家酒店,富力的酒店規模將超過100家,一舉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酒店運營商之一。富力地產董事長李思廉表示,未來富力將持續尋求擴大整體規模並整合酒店資產,以增加經常性收入及利潤的比例。

特色小鎮成為山水文園集團轉型的發力點。其董事局主席李轍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致力於將浙江山水主題小鎮打造成為行業標杆,“山水主題小鎮將成為我們的一個核心競爭力。未來5年我們打算做15個這種小鎮項目,抗衰老將成為標配植入。”

甚至有人質疑潘石屹要“跑路”。8月22日,SOHO中國發佈中報,董事長潘石屹表示,出售項目的資金用途首先用於還貸,優先還境外貸款。“不想承擔過多風險,收入和負債都是以人民幣計價。”

SOHO中國首席財務官唐正茂介紹,除了還債,處置資產的部分資金還成為現金流。截至6月30日,SOHO中國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4.41億元,銀行存款為2.53億元。

房企將迎“苦日子”?

“從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將會是內地房企最棘手、最難熬的一段時間。未來房企高價拿地,再高價賣出模式難以為繼。”綠城中國行政總裁曹舟男在半年業績會上表示。

不過,新城控股(601155.SH)副總裁歐陽捷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直言,“地還是要拿的”,只是策略發生了變化。在目前土地出讓縮減、價格受限的情況下,並購手段成為房企獲取戰略資源、擴大自身規模的一個非常重要方式。

中報資料顯示,碧桂園上半年新增土地投資1686億元,同比增長131.5%,新增土地投資的權益達到74.8%。萬科上半年也積極通過合作及並購拿地,上半年新增土地中64.7%建築面積的專案以合作方式獲得。

未來如何發展

存在變數的2017年下半場,房企角色從“開發商”轉型為“運營商”的路徑逐漸明晰。

龍頭房地產企業均提出了各自的多元化運營策略,涉及商業地產、旅遊地產、健康地產、特色小鎮等多個領域,並積極佈局租賃業務。

7月,富力以199.06億元收購萬達77家酒店,富力的酒店規模將超過100家,一舉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酒店運營商之一。富力地產董事長李思廉表示,未來富力將持續尋求擴大整體規模並整合酒店資產,以增加經常性收入及利潤的比例。

特色小鎮成為山水文園集團轉型的發力點。其董事局主席李轍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致力於將浙江山水主題小鎮打造成為行業標杆,“山水主題小鎮將成為我們的一個核心競爭力。未來5年我們打算做15個這種小鎮項目,抗衰老將成為標配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