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神秘的新型遠端警戒雷達亮相,中國海軍艦艇防空能力讓美日擔心

網上出現的圖片,圖中雷達可能是中國新型艦載遠端雷達,

注意天線採用線狀陣列

近日網上出現了可能是中國新型艦載遠端警戒雷達的圖片,從相關圖片來看,這型雷達與歐洲SMART-L雷達相近。應該是中國海軍新一代多波束對空警戒雷達。

如果消息屬實,這型雷達應該會替代中國海軍052C和052D等艦艇上面的517米波遠端警戒雷達,執行水面艦艇遠端對空警戒任務。

新世紀中國海軍確立以航空母艦為發展主旨之後,對於水面艦艇性能就提出了更高要求,

特別對空探測性能,由於戰時航母編隊可能受到來自不同方向、飽和攻擊,因此要求艦艇配備相控陣雷達、垂直發射系統、中遠端艦空導彈來攔截對方作戰飛機和反艦導彈,例如中國海軍052C、052D和055三型驅逐艦就配備有這樣多面陣有源相控陣雷達。

配備517米波雷達的052C驅逐艦

052D驅逐艦保留了這個雷達

從雷達探測距離公式我們可以知道,雷達探測距離越遠相應功率就要更大,而雷達功率越大,對於艦艇能源供應壓力就越高,美國海軍最新伯克F3型驅逐艦因為採用更大功率雷達,

不得不再增加一部燃氣輪機發電機,以滿足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能源需要,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當052C、052D驅逐艦上面相控陣雷達全部開機工作的時候,那麼對艦艇能源供應壓力是非常大的,那麼就需要另外一種功率相對較小的雷達,用於平時對空警戒值班和中低威脅環境下對空探測。

從海外資料來看,052C和052D型導彈驅逐艦均配備了517型對空探測雷達,它工作在米波,

採用全相參體制,八木天線,可以利用較小尺寸天線得到較大無線電孔徑,從而增加雷達探測距離,因此雷達可以配備在中小艦艇上面,另外米波雷達對於隱身目標具備良好探測能力,對方反輻射導彈也不容易攻擊米波雷達,不過米波雷達有一個比較明顯優點,那就是探測精度較差,不能直接為艦空導彈系統提供目標指標,另外米波雷達採用一個較寬波束實現全空域覆蓋,
因此存在較多探測盲區,目標資料刷新速率較低,對於中國海軍來說,可能還需要更加先進遠端警戒雷達。

配備SMART-L遠端警戒雷達的德國F124護衛艦

SMART-L雷達天線與國產新型艦載雷達相近

採用DBF技術之後,SMART-L雷達具備較好探測性能

從相關圖片可以看到這個雷達天線呈現長方形,這是遠端警戒雷達比較典型特點,這個形狀天線發射出去的波束在水準方向變窄,高度方向展寬,也就是一個垂直扇形,這樣掃描一周可以獲得所有高度目標資訊,在圖片上似乎可以看到天線由多個線狀陣列組成,一般而言這樣線狀陣列多採用天線振子,這可以說明雷達工作頻率比較低,這一點與SMART-L雷達相同,(後者工作在L波段,採用24個線狀陣列,發射的時候使用其中16個,接收則全用),這樣似乎可以推測這型國產艦載遠端警戒雷達應該工作在L波段,它也是遠端警戒雷達常用的1個波段,這個波段介於米波和S波段之間,與前者相比,它的探測精度更高,與後者相比,它的探測距離更高,更適合對抗隱身目標,此前052導彈驅逐艦上就配備有L波段遠端對空警戒雷達。

採用DBF技術的國產JYL-1遠端警戒雷達

天線由多個線狀陣列組成也可以說明這部雷達是一部三座標多波束雷達,所以筆者才會認為它與歐洲SMART-L雷達相當或者相近,雷達發射出去多個波束,並且波束工作範圍還有一定重疊,從而實現對警戒空域更好覆蓋,這一點要比米波雷達優越的多,並且它可以利用目標斜距和仰角,根據球面三角來得到目標高度,從相關資料來看,國產三座標多波束雷達已經運用了先進數位波束形成技術(DBF),這是SMART-L雷達一個關鍵技術,例如國產JYL-1對空警戒雷達就採用了這樣技術,它的優點就是利用天線每個陣元獲得的資訊,通過後端數位信號處理實現波束形成,這樣就可以實現單個或者多個獨立可控波束,波束靈活多變,得到超分辨和低副瓣的性能,實現波束掃描、自校準和自我調整波束形成等,從而有力提高雷達探測性能,能夠在惡劣電磁環境探測目標。

換裝新一代遠端警戒雷達,中國海軍艦艇作戰能力將會進一步提高

對於中國海軍水面艦艇來講,用這樣的三座標多波束遠端警戒雷達替代米波雷達之後,將會有力增強艦艇在激烈對抗環境下空情態勢資訊掌握能力,提高編隊對空防禦能力,同時還可以在這個雷達基礎上研製一型縮小型S波段單面陣雷達,類似於SMART-S MK2,增強中小艦艇、出口型艦艇作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SMART-L雷達天線與國產新型艦載雷達相近

採用DBF技術之後,SMART-L雷達具備較好探測性能

從相關圖片可以看到這個雷達天線呈現長方形,這是遠端警戒雷達比較典型特點,這個形狀天線發射出去的波束在水準方向變窄,高度方向展寬,也就是一個垂直扇形,這樣掃描一周可以獲得所有高度目標資訊,在圖片上似乎可以看到天線由多個線狀陣列組成,一般而言這樣線狀陣列多採用天線振子,這可以說明雷達工作頻率比較低,這一點與SMART-L雷達相同,(後者工作在L波段,採用24個線狀陣列,發射的時候使用其中16個,接收則全用),這樣似乎可以推測這型國產艦載遠端警戒雷達應該工作在L波段,它也是遠端警戒雷達常用的1個波段,這個波段介於米波和S波段之間,與前者相比,它的探測精度更高,與後者相比,它的探測距離更高,更適合對抗隱身目標,此前052導彈驅逐艦上就配備有L波段遠端對空警戒雷達。

採用DBF技術的國產JYL-1遠端警戒雷達

天線由多個線狀陣列組成也可以說明這部雷達是一部三座標多波束雷達,所以筆者才會認為它與歐洲SMART-L雷達相當或者相近,雷達發射出去多個波束,並且波束工作範圍還有一定重疊,從而實現對警戒空域更好覆蓋,這一點要比米波雷達優越的多,並且它可以利用目標斜距和仰角,根據球面三角來得到目標高度,從相關資料來看,國產三座標多波束雷達已經運用了先進數位波束形成技術(DBF),這是SMART-L雷達一個關鍵技術,例如國產JYL-1對空警戒雷達就採用了這樣技術,它的優點就是利用天線每個陣元獲得的資訊,通過後端數位信號處理實現波束形成,這樣就可以實現單個或者多個獨立可控波束,波束靈活多變,得到超分辨和低副瓣的性能,實現波束掃描、自校準和自我調整波束形成等,從而有力提高雷達探測性能,能夠在惡劣電磁環境探測目標。

換裝新一代遠端警戒雷達,中國海軍艦艇作戰能力將會進一步提高

對於中國海軍水面艦艇來講,用這樣的三座標多波束遠端警戒雷達替代米波雷達之後,將會有力增強艦艇在激烈對抗環境下空情態勢資訊掌握能力,提高編隊對空防禦能力,同時還可以在這個雷達基礎上研製一型縮小型S波段單面陣雷達,類似於SMART-S MK2,增強中小艦艇、出口型艦艇作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